首頁 >  新聞

賣不完的演出票該打折嗎?

發佈時間:2024-06-07 13:47:06 | 來源:解放日報 | 作者:諸葛漪 簡工博 | 責任編輯:盧曉茜

“有點懷念當初演出開場後在門口‘撿漏’的日子。”上周,西城男孩上海演唱會舉行,望著場內空出來的座位,歌迷吳先生想,“如果票價能浮動,上座率會不會更高?”不過,同樣是舞臺演出,有些觀眾卻希望票價“堅決不打折”。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資訊採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達11.90萬場次,同比增長72.71%。演出市場持續豐富活躍之時,該不該讓票價隨行就市? 

該打折差別定價是市場理性的體現 

5月28日,西城男孩巡迴演唱會上海站開場。資深粉絲吳先生第一時間搶了票,“我的位置可以看清全場,上座率確實一般。演出方和購票平臺能不能隨行就市,推出更靈活的票務政策?”吳先生注意到,臨近演出時,有部分平臺曾推出折扣票,“但折扣一直固定,還是缺乏市場機制”。 

“差別定價是市場理性的體現。”吳先生認為,不想冒風險的人可以先購票鎖定座位,後期如果有餘票可以逐步打折,直至臨開場時大折扣清倉,“當然也應該保障提前購票消費者的權益,比如現在演唱會的座位大多是開盲盒,但應該讓率先以原價購票的觀眾享有同價位中最好的座位或優先選座。” 

“倫敦西區有尾票,百老彙有Rush Ticket,當天甚至能買到兩折左右的票。”曾在海外留學和工作的魏女士以低價享受過不少好劇,“大熱劇就不要想‘撿漏’,想以低價觀看舞臺演出,就要做好搶不到票的準備。”在她看來,靈活的票務定價策略既能滿足不同需求的市場,也能讓觀眾更理性消費。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適量推出打折票能形成口碑推廣,有助於節目“破圈”。平臺數據也顯示,2023年打折票累計為用戶節省票價數千萬元,深度經營尾票的演出平均上座率增加5%—10%。 

不該打折文化消費需要一定門檻 

市民陳女士卻持反對意見。今年5月底,她花980元購買了舞臺劇《枕頭人》的VIP票,並專程前往外地觀看。然而就在演出前幾天,該劇推出520半價活動,同一場次坐在身邊的一些觀眾,花440元就買到原價880元的座位。“一開始就搶票的觀眾都是真粉絲,可出品方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嗎?”在社交媒體上,陳女士看到許多和自己一樣第一時間購票的觀眾表達的不滿。 

針對不少舞臺演出“全場半價”,市民秦先生認為,“哪個在乎聲譽的品牌會隨意打五折?”從事銷售工作的他坦言,如今很多品牌為維持形象會嚴控打折,即便打折也是面向長期消費的核心群體,“全場半價無異於飲鴆止渴,這一次可能確實起到促銷作用,但傷害的是核心消費群體,大家都等待打折怎麼辦?” 

“舞臺演出是文化産品,花錢少的人不會珍惜。”市民尹先生曾觀看過一次舞臺演出,身邊不少人是低價購票甚至拿贈票而來,玩手機、隨意鼓掌的現象頻繁出現,“文化消費還是需要一定門檻保持品質的。” 

(記者 諸葛漪 簡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