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活力健康滿城 奏響幸福樂章

發佈時間:2024-06-07 13:48:03 | 來源:雲南日報 | 作者:王璐瑤 | 責任編輯:盧曉茜

江川區生態環境提升。供圖

江川區江城鎮侯家溝村人居環境整治。本報通訊員李冉攝

近年來,玉溪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康中國重要論述和關於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刻領會健康事業的深層次內涵,以打造“玉溪之變”標誌性工程的決心和意志,抓好愛國衛生這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6月2日,玉溪市推進健康縣城建設現場會舉行,通過現場觀摩江川區各鄉鎮在人居環境、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的轉變與發展,以會代訓、交流互鑒,進一步深化全市上下開展愛國衛生新“7個專項行動”的決心與動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舒適相宜

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

在易門縣方屯中學附近,雜草叢生的空地變身寬敞便利的停車場;一度缺乏管理的自建房美食文化城迎來了專業的物業服務團隊,昔日的混亂無章被細心打理所取代……今日的易門縣,正迎來“顏值”蝶變。

近年來,易門縣以春夏秋冬為節點,在抓實日常工作的同時,突出每個季節的工作重點,策劃了具有易門品牌度和標識度的“凈顏行動四季會戰”,44名縣級領導作為網格長,建立“三個責任清單”機制,劃定97個網格,著眼于問題,制定行業部門責任清單、網格單位責任清單、街道社區責任清單,細化15個領域、61個方面的責任事項,保證問題處理到位,將基層治理的觸角延伸到各個角落,成為玉溪市健康縣城建設的典範。

除了城區,玉溪市的鄉鎮也舊貌換新顏。“村莊越來越乾淨,推開家門不臭了,幸福感特別強。”説起家鄉的變化,江川區江城鎮侯家溝村村民宋竹煥欣喜不已。侯家溝村等鄉鎮充分動員群眾力量,構建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巾幗帶動、群眾參與的村莊治理新模式。陳家頭村的婦女從“陳嫂”到“晨掃”再到“誠嫂”,聯合創辦玉溪誠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每年增加近15萬元收入。玉溪各鄉鎮、村組通過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整合“百千工程”“美麗家園”資金,在村內實施雨污分流、升級垃圾收轉運體系等項目,對村莊環境、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從城市到鄉鎮,玉溪市人居環境顯著提升。全市上下通過紮實開展“綠城市”“治污染”專項行動,中心城區5條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從2020年的12.75平方米提高到2023年的13.97平方米;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9.44%;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佔比、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均達100%。

安全第一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在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建的活禽交易市場,每個商戶都有獨立門面,商鋪門口設置活禽養殖區,一排排籠架整齊排列,籠架下的寬槽有效避免了排泄物帶來的污染問題,商戶們在專門的清潔宰殺區按標準化流程作業,透明衛生。

另一邊,江川區九溪鎮,一家名為“一品羊肉”的餐館成為食客口中的美談。踏入餐館,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映入眼簾,透過透明玻璃窗,後廚明廚亮灶乾淨無油污,廚師們身著整潔制服,在操作臺上忙碌,食材分門別類,密封保存。餐館對生物防治措施的嚴格遵守,有效防止了害蟲侵擾,讓食客吃得安心。餐館用心的經營不僅贏得了顧客的廣泛好評,更在2024年5月迎接省級病媒生物防制技術評估工作中,獲得省疾控中心消毒病媒領域首席專家周曉梅的高度認可。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像這樣的農貿市場和餐廳在玉溪還有很多。以九溪鎮為例,為保障食品安全,全鎮針對農貿市場小吃攤無“三防”、無油煙凈化設備等問題,新建小吃區,並對標“食安心”工作清單制定針對性工作方案,以市場內商戶為單位,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監督管理,掃清食品安全監管死角;通過“定期整治一排查一整改一再檢查反饋”的模式,新規範達標餐飲服務單位45個,全鎮餐飲服務單位均達到3個100%。在一系列舉措推動下,“特色美食小鎮”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近年來,玉溪市堅持治理與規範、監管與服務相結合,取締黑作坊。通過開展“食安心”“除四害”專項行動,玉溪的食品抽檢率、風險分級管理率均高於標準要求。以農貿市場、小餐館、公廁等為重點,紮實推進“除四害”專項行動,9個縣(市、區)鼠、蚊、蠅、蟑密度控制水準均達到國家C級標準,重點行業和單位防蠅、防鼠設施合格率均大於95%,紅塔區和九溪鎮、戛灑鎮、裏山鄉4項密度通過省級復核驗收。

全民向上

點亮健康新生活

晨曦微露,江川區三街社區被活力喚醒,籃球場已是一片熱鬧景象,“村BA”的熱潮讓這裡成了社區的健康磁場。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社區成功承辦江川區首屆“村BA”等賽事,一場場草根籃球賽不僅點燃了30余支隊伍的競技激情,更吸引了線上線下超過50萬人次關注,轉化為100余萬元的經濟收益。

籃球場旁,一座溫馨的健康小屋靜靜佇立,它是社區健康管理的新地標。居民們在鍛鍊之餘,紛紛走進小屋,利用自助健康監測設備測量血壓、血糖數值,學習如何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健康。

近年來,三街社區充分利用社區剩餘用地,積極打造健康社區“10分鐘健身圈”,截至目前,已建成體育場地總面積達3500平方米,包含3個專業化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2個乒乓球場以及14個其他健身場所,可同時容納300余人進行鍛鍊。

如今,三街社區不僅是鍛鍊的場所,更是社區慢病管理的前沿哨所,它整合了體育活動與健康管理功能,讓預防走在治療之前,讓健康意識深入人心,成為玉溪市打造基層群眾衛生健康需求新陣地的生動實踐。為更好地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近年來,玉溪市持續鞏固提升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在公立醫院改革與高品質發展示範項目中實施縣鄉村一體化慢病管理服務體系項目,實現縣鄉慢病管理中心全覆蓋,多舉措降低高危人群發病風險,全市高血壓、糖尿病規範管理率均超過90%。

依託“勤鍛鍊”“管慢病”“家健康”專項行動,玉溪市廣泛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健康知識普及和群眾性健身活動,居民健康素養水準從2022年的24.2%提高到2023年的27.8%,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從38%提高到39.9%。同時,全市還建成3個國家級、9個省級慢性病防控示範區,各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處於全省最低水準,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從2022年縣(市、區)“零達標”到2023年“全達標”。通過實施HPV2疫苗“健康惠民工程”,2023年為初一年級女生免費接種10244人、接種率達99.81%,成為全國首個實施9歲至30歲全年齡覆蓋惠民的城市。

(記者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