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旅遊

當“江南水鄉”遇見“魅力海西”

發佈時間:2024-05-24 13:40:5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盧曉茜

初夏的江南,鳥鳴蟲吟,微風暖陽。在“人間天堂”杭州,山水風光相映成趣,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剛結束“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感恩奮進——浙江·青海文化旅遊互動年”啟動儀式不久,2024年“浙青一家親·共築山海情”文化走親活動又馬不停蹄走進了杭州市、湖州市、嘉興市、寧波市,山呼水應、山海情深,浙青兩省又一次“心連心手牽手”,深化友誼、共謀發展。

“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的浪漫風采

5月15日至21日,“浙青一家親·共築山海情”文化走親演出活動分別在浙江音樂學院、湖州師範學院、嘉興大學、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舉行。海西州民族歌舞團將高原的壯麗與文化的多彩完美交融,帶來了一場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演員們用熱情洋溢、自由奔放的歌舞和豐富多彩、斑斕多姿的藝術形式,傳遞了各族兒女手足相親、團結奮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力量與心聲,讓在場的觀眾仿佛置身於海西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之間,從聽覺、視覺、氛圍、情感等方面全方位感受海西的多彩與魅力。精彩的演出使浙江百姓深刻感受海西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以前對青海知之甚少,今天看了宣傳片和歌舞表演後,我體會到了青海的美麗以及海西的魅力。我必須找個充裕的假期帶家人一起去一趟。”杭州市民肖海威説著伸出大拇指。

“聽著慷慨激昂的音樂,看著婀娜多姿的舞蹈,海西這片陌生的土地仿佛在我眼前展開了一角。這場晚會不僅讓我們欣賞到了海西的民族服飾,感受到了海西的民族文化,更讓我們領略到了屬於海西人民的豪邁與熱情。跨越千山萬水,我們在這裡相遇,浙青一家親!”湖州師範學院老師陳馨感慨地説。

“這次的演出非常精彩,蒙古族的歌聲舞蹈,讓我們感受到了廣袤的大草原和粗獷大氣的民風民俗。藏族歌手演唱的歌曲《天路》《青藏高原》非常嘹亮,非常好聽,非常震撼,希望今後能夠多組織這些活動,讓我們感受到兩省之間深厚的情誼。”寧波市民殷越説。

“節目非常震撼,很有特色,我們現場師生反響非常好,很多人都説想去青海走一走了。”嘉興大學團委書記張婧嫄講道。 

幾場活動,“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海西州不僅讓大家聽見了她的聲音、看見了她的樣子,更是走進了浙江人民的心裏。

從三江之源到絲茶之府,當雄壯之美與靈秀之美相遇,這不僅是一次文化旅遊的宣傳推介,也是海西人民感恩浙江無私支援的情誼表達,更是浙青兩省進一步深化兩地文化交流、促進雙方文旅市場共同繁榮發展的實際行動。

“江南水鄉”與“魅力海西”的深度交流

5月17日至21日,“浙青一家親·共築山海情”專場推介會分別在湖州、嘉興、寧波舉辦。每場推介會上,海西州都可謂帶著滿滿的誠意,圍繞投資環境、文旅資源、農牧産業開展專題推介,併為浙江籍遊客重磅推出景區、星級飯店、州內航班等一系列優惠措施,充分表明瞭兩地交流合作、互惠互利、廣交朋友的熱誠願望。很多市民在看了推介視頻後表示,海西的山川湖泊令人神往,海西是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希望有機會能去一趟。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全面宣傳推介海西的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同時也將為州內農牧業生産經營主體投資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我們堅信,通過我們不斷努力以及浙江援青的加持,我們有能力、有信心讓海西優質農畜産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農牧企業參展商青海雲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淑琴稱讚道。

海西州委農辦主任、州農牧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全明在推介活動結束後説:“我們這次農畜産品推介是以‘神奇柴達木’品牌為牽引,以浙江廣闊的消費市場為導向,助力海西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走出去,更好促進海西綠色有機農畜産品附加值的整體提升,進一步擴大‘神奇柴達木’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促進海西農業加速轉型。”

“5月14日,我們帶著高原人民的熱情來到浙江,各地黨委政府和宣傳、旅遊、文化等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50余家省內外知名旅行社、旅遊協會和重點文旅企業及20余家媒體代表共3000余人次參加此次活動。我們與四市文化旅遊協會、旅行社及文旅企業簽約32個項目,簽約資金達4億元。我們的文藝演出場場爆滿,氣氛相當熱烈,線上觀演人數累計達20萬人次。活動期間,我們還開展‘快閃’活動4次,發佈各類宣傳視頻30余條,累計覆蓋人群超過500萬人次。”海西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州文體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金山講道。

此次文旅農牧推介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地呈現了海西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和農畜産品特色,借助浙江平臺渠道的“舟船之力”,深層次推動海西文旅農畜産品“揚帆出海”,不斷提高“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的美譽度。

浙青兩地共築未來

從2010年起,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浙江省對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的重大戰略部署。從此,一條飽含真情厚意和生機活力的紐帶,越過萬水千山,在“江南水鄉”與“魅力海西”間架起了一座友誼之橋。浙江省委、省政府把開展對口支援工作作為加快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政治任務,從政策、項目、資金、産業、智力等方面多層次、全方位給予鼎力支援和無私援助,為海西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對口支援15年來工作成果豐碩,進一步鞏固發展了浙青山海相連、人文相親的兄弟友誼,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

“本次文化走親活動我們以‘浙青一家親·共築山海情’為主題,通過文旅宣傳、農牧推介、攝影展覽、文藝表演等形式,持續講好70年來海西故事,15年來浙江援青故事,通過走親戚、拉家常,助力海西‘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和‘國際旅遊目的地’建設,不斷增進浙青兩省人民感情。幾場活動下來,不僅拉動海西農畜産品消費,促成兩省産業協作,還産生了整體的、聯動的、系統的宣傳效果,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海西多元的民族文化、奇特的自然風光、獨有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更好地促進了浙青兩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浙江省援青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長,海西州委副書記、副州長詹茂偉在活動結束後總結道。

山海相連、情感相通,浙青兩地再一次共赴“詩與遠方”之約,浙江省援青指揮部助力海西文旅農牧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15年援青故事也將不斷續寫新的篇章。

(浙江省援青指揮部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