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文化

昌江:芒果之鄉有點潮

發佈時間:2024-05-20 15:27:55 | 來源:海南日報 | 作者:張文君 | 責任編輯:盧曉茜

昌江小夥符會能在自家果園裏跳街舞推介芒果。 (程小丹 攝)

“兄弟們,街舞+芒果,有沒有搞頭!海南昌江,芒果之鄉,套袋、防水、防蟲害,現摘現發,等你來嘗。”近日,一段昌江黎族自治縣“95後”小夥符會能用街舞為家鄉芒果代言的視頻線上上廣為傳播,獲得不少網友的點讚。一時間,昌江芒果頗受關注。

作為“中國芒果之鄉”,當前,昌江約3.9萬畝芒果陸續上市。由於氣候等因素,昌江與三亞、陵水等地相比,大部分芒果到4月底才開始成熟上市。而這一時期,廣西、雲南等地芒果也將同步競逐市場。昌江有何底氣,提升芒果市場競爭力,讓更多芒果飄香四方?

打好品質牌

加大種植投入優化特色品種

5月16日,走進昌江石碌鎮的中天農科芒果基地,只見每個芒果都套上了一個黃色的袋子。

“這種袋子可以防水防蟲,有了袋子,就能讓芒果少接觸露水、雨水,從而少生病。此外,袋子能遮光,可以促進芒果轉色,提升芒果‘顏值’。”昌江中天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文成忠説。

文成忠隨手打開一個袋子,露出一個表皮淡黃色、果型有點像象牙的芒果。他介紹,這種芒果叫“紅玉”,耐儲存,1月開始挂果,3月用袋子套果,5月底就能上市。

早在20世紀90年代,文成忠就開始跟隨父母開荒地種芒果,如今共種了約100畝芒果。他介紹,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昌江芒果種植戶大多種植呂宋芒、紫花芒等,隨著市場和品種改良優化,不少種植戶改種臺農、紅玉等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昌江芒果種植面積約3.9萬畝,種植的品種包括臺農、紅玉芒、貴妃芒、金煌芒、雞蛋芒、象牙芒等。

記者在基地注意到,每棵芒果樹下有一個環形的平臺,被用於澆水、施肥。“我們採用傳統種植管理,確保芒果口味原汁原味。”文成忠説,比如6月采收完紅玉芒後,就會進行修枝,11月在平臺裏埋入有機肥;開花後,根據實際生長情況,追肥、打水肥,長果2個月左右就開始套袋。

“想要種出好芒果,要舍得投入。每産1斤紅玉,需要投入成本2.2元左右。”他説,由於昌江冬季氣溫相比三亞、陵水等地更低,芒果生長週期長,上市較晚。但由於當地冬季晝夜溫差大,乾旱少雨,有助於芒果積累糖分,因此甜度相對較高。

2018年2月,原農業部批准對“昌江芒果”實施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據了解,目前,海南芒果年産量為90萬噸,全産業鏈産值超160億元,種植區域分佈在三亞、樂東、陵水、東方、昌江等市縣,是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海南培育推廣了一些高附加值的優質特色芒果品種,打造了一批芒果全産業鏈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

打好市場牌

線上線下發力拓展銷售渠道

“昌江雞蛋芒,吃起來有濃濃的椰香味,又叫‘椰香芒’,口感綿密。”5月15日,在位於昌江十月田鎮的昌江種子場芒果種植基地,一個個青綠飽滿、表皮光滑的雞蛋芒已綴滿枝頭,村民忙著採摘。一旁,林義明手持手機,面對直播鏡頭侃侃而談。

林義明是昌江電子商務協會會長,也是一名水果經銷商。當天,他在該基地收購了3000多斤雞蛋芒。

有著20多年經銷經驗的林義明,目前已與昌江各地的芒果基地建立了合作關係。“昌江哪的基地或種植戶有銷售需求,我們就去哪收購。”他説,隨著這些年的積累和發展,他的客戶群進一步擴大,銷售渠道也更加多元。

2000年,林義明開始從事芒果經銷工作,彼時的他主要把芒果拉到海口的批發市場、水果店銷售。如今,他與全國多個水果批發市場有著穩定的合作,每年通過電話溝通後,直接將上萬斤的芒果大訂單發往相應的市場。“同時,我們與400多家電商企業與個體戶、100多家全國高端精品水果店進行合作,助力芒果銷售。”

“當前已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萬多個雞蛋芒訂單。”林義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些天,他奔走于昌江相關芒果基地收購雞蛋芒。放眼整個海南,除了東方、樂東等地有少量雞蛋芒,就屬昌江多一些。

和林義明一起到芒果基地的,還有來自廣東的水果批發商溫志強等人。“來海南收購水果,找林總就對了。”溫志強笑著説,他從事水果經銷僅3年,他更喜歡找像林義明這樣的當地人作為“仲介人”“媒人”收購芒果,“今年打算收購約2萬斤芒果,銷往廣東市場。”

在昌江,像林義明這樣的經銷商還有許多,他們活躍在芒果基地和市場之間,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

除了線下經銷商,電商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020年,昌江全面啟動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工作,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該縣著力打造昌江農村電子商務“一中心,五體系”,即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縣、鎮、村三級電子商務物流體系,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農村電子商務公共品牌和行銷體系,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體系、農産品供應鏈溯源服務體系。

據了解,憑藉過硬的品質和良好的口碑,海南芒果遠銷新加坡、俄羅斯、加拿大、波蘭等13個國家和地區。

打好産業牌

提升品牌知名度助力農文旅發展

近年來,昌江大力發展芒果産業,走出了一條以“芒果産業為龍頭”的農業經濟發展新路子。經過數十年的精心培育,芒果産業已成為昌江農業的主導産業之一,是農村經濟的核心支柱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來源。

昌江十月田鎮保平村村民符開寧種了10多畝雞蛋芒,這些年,通過種植雞蛋芒,他養大了3個孩子,還在老家蓋了樓房。

他告訴記者,相比其他品種,雞蛋芒的産量雖然偏低,但價格更好。“雞蛋芒收購價每斤4.5元至5元,而且價格比較穩定。”符開寧説,今年自家雞蛋芒産量預計有1萬斤,産值約5萬元。

家在昌江石碌鎮牙營村的符會能種植了20多畝的芒果。從他記事起,父母就在種芒果,從小便對芒果有著特殊的感情。

昌江縣委、縣政府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實施“科技興芒、芒果強農”發展戰略,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發展芒果種植,芒果産業得到迅速發展。為提高昌江芒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形成品牌效應,昌江多年來持續舉辦芒果節、促銷會、芒果擂臺賽等活動。通過不斷地宣傳促銷,昌江芒果的影響力和關注度持續提升。

“我希望通過更多有趣的方式,讓大家關注昌江芒果。”符會能説,在未來的創作中,他將考慮從家鄉特色中汲取靈感,並融入昌江地域文化等元素,助力芒果産業發展。

近年來,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推出芒果採摘體驗鄉村旅遊線路,讓更多村民吃上“旅遊飯”。

同時,昌江以“春賞木棉紅、夏品芒果香、秋遊棋子灣、冬登霸王嶺”全域全季旅遊為主題,做大做強旅遊品牌。小小芒果成為推介地方特色的重要載體。

記者了解到,當前,海南正在大力推進芒果全産業鏈培育發展,圍繞芒果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資訊化、生態化、産業化和三産融合的發展思路,加快各環節培育發展。

(記者 張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