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旅遊

精雕一朵花 飄香一座城

發佈時間:2024-05-17 13:34:44 | 來源:廣西日報 | 作者: 許丹婷 | 責任編輯:盧曉茜

城市禮品展銷中心。

桂花文化體驗館裏的網紅打卡點之一—黃金大道。

桂花公社。

學生研學實踐活動。 (本版圖片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萬點黃金蕊,滿城桂花香。五月,並非桂花盛開的時節,然而在桂林市桂花公社景區,依然可以聞到桂花的幽香。景區的“桂花之美”,驚艷了無數遊客。

桂林,桂樹成林,是我國桂花産量最多的地區。近年來,桂花公社景區以桂花文化為主題,將桂花文化展覽、觀光旅遊和體驗式趣味性購物相結合,形成政府“推”桂花、農民種桂花、企業“用”桂花、媒體“傳”桂花、市場賣桂花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途徑。2023年12月,在第十屆中國旅遊産業發展年會上,桂花公社以花為媒“桂花香裏看桂林”入選旅遊新業態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近日,記者走進桂花公社,看該景區如何立足桂花資源,打造桂花景點,開發桂花産品,傳播桂花文化,培育新型旅遊業態,由一朵花催生大産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1一朵花造就新景點

走進桂花公社,迎接客人的是一株高大的桂樹,樹齡已達180多歲,再往裏走,矗立眼前的是一株更為巍峨的參天桂樹,樹齡高達380多歲。罕見的桂花古樹,吸引不少遊客打卡拍照。

“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桂花樹!雖然還沒到秋天,卻已能想像到滿園桂花飄香的樣子了。”來自上海的遊客余先生讚嘆道。

桂花公社佔地30多畝,由桂花文化主題公園、桂花文化體驗館、桂花樹下度假酒店三個部分組成。憑藉全新的景觀和體驗,桂花公社在2021年建成開放當年即晉陞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桂花文化主題公園不大,但景色優美。園區內遍植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山石之間、道路兩邊,桂花樹或高大挺拔,或老根盤曲,或枝葉纏繞,或清瘦遒勁。除了桂花樹,公園還建有人文景觀池、桂花文化長廊等,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全面展示桂花的美,為遊客提供了“賞桂”的好去處。

5月的黃昏,漫步于主題公園,仍能看到四季桂零星綻放,微風吹過,有暗香盈袖,遊客深為陶醉。

桂花文化體驗館堅持文化潤景,更是美不勝收。館內共有迎賓圖、桂香廳、桂味·人間美味展館、桂冠廳、桂心廳等展廳,全方位展示桂林這座城市與桂花的淵源,遊客來到這裡,可聞、可看、可聽、可嘗、可觸,體驗一場全感官的桂花盛宴。

逛累了,還能入住桂花樹下度假酒店。一進酒店,遊客就能聞到淡淡的桂花香,酒店設施突出桂花元素,處處充盈清幽雅致的氣息。在這裡,遊客還能享受悠閒的下午茶時光,品嘗桂花公社自製的桂花茶、桂花咖啡等,全身心享受桂花文化的滋養。

今年“五一”假期,桂花樹下度假酒店入住率達到90%以上,營業收入26萬元。

2一朵花帶來新玩法

“桂林桂樹隨處可見,但你見過上萬年的桂花籽嗎?你仔細觀察過桂花有幾片花瓣嗎?你學過如何識別桂花種類嗎?你聽過桂花與狀元的故事嗎?”

在桂花公社的桂花文化體驗館——全國首家以桂花文化為主題的體驗館,這些全部都能了解到。

近日,一群小小研學家走入桂脈展廳,講解員讓大家尋找一顆上萬年的桂花種子。孩子們找了一會兒,才發現它就靜靜地貯存在頭頂的小小星球裏。

講解員告訴大家:“這顆種子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種子,在桂林甑皮岩遺址公園發現的,至今有上萬年曆史,證實了中國最早的桂花來源於桂林。”

景區為小小研學家們設計了尋找的樂趣,通過尋找這顆不起眼的種子,了解古人類時代的生活場景,了解桂花的地理分佈、生長習性以及桂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等知識。

在桂冠展廳,可以了解到三元及第陳繼昌的故事。桂林歷史上一共出了8位狀元,而陳繼昌更是連中三元。展廳通過全影投息技術,再現陳繼昌當年鄉試、會試、殿試、金榜題名、桂花宴感恩的過程。同時,展廳提供了“狀元考試”、打卡狀元章等體驗活動,深受遊客青睞。

在館內,遊客還可以通過留影七彩桂花雨、感受童年搖花樂趣、踏步桂花金光大道,在嘖嘖讚嘆中感受桂花世界的夢幻之美。

“我們還針對研學旅遊,開發了非遺桂花糕、桂花香囊、桂花精油皂製作及桂花籽培育等課程,為大家提供全新的桂花玩法。”講解員説。

在手工DIY區,孩子們在糕點師傅手把手的示範下,動手制做一份桂花糕,其樂融融。“這是我第一次做桂花糕,要帶回家給媽媽品嘗。”一位小朋友舉起剛做好的桂花糕,臉上充滿了自豪。

3一朵花擦亮新名片

桂花不僅可觀可聞,還可食用,這造就了桂林入秋後更為亮麗的風景——把桂花收集、篩選、清洗,進行深加工,創造出一系列獨特的“桂花産品”。

在桂林公社的桂林城市禮品展示廳,用桂花製作的産品琳瑯滿目,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精油、桂花護膚品等吃的、用的應有盡有,品種多達五六十個。在展示廳,不少遊客對這些桂花伴手禮怦然心動,紛紛選購。

“沒想到桂花還能做出這麼多好東西。一些産品很精緻,完全稱得上國潮産品、國貨精品!”一位來自江蘇的遊客稱讚道。

如今的桂花公社,已成為桂林“桂花産品”的龍頭企業。在桂花公社中,有4條“神奇”的生産線特別引人注目:只見一朵朵桂花進入生産線,出來後便“變”成了桂花糕、桂花酥、桂花茶、桂花蜜等各種産品,過程之快,讓人目不暇接。

“生産線的引入,既充分保留了手工工藝的精髓,又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桂花公社景區總經理陳彥宏説。

桂花公社每年收購周邊農戶新鮮桂花約150噸,進行桂花精油提煉、幹桂花加工、食品生産,並研發了桂花系列日化産品、文創産品。2023年,部分“桂花産品”銷售額為:桂花糕1500萬元、桂花酥400萬元、桂花茶200萬元、桂花蜜200萬元。

這些“桂花産品”已成為桂林的靚麗名片,給桂林城市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我們的目標是將桂花系列産品打造成跟雲南鮮花餅、台灣鳳梨酥一樣知名的城市禮品和城市名片。”陳彥宏表示,希望通過“桂花産品”讓世界各地的人們了解桂林桂花文化,把桂花的美好傳遞出去,讓人們能從山水之外,領略桂林的物産之美和文化之美。

4一朵花催生新動能

桂林是全國五大桂花主産地之一,産量佔全國桂花總産量的60%。近年來,桂花公社以“聚焦桂花,開發桂花”為目標,推動地方特色經濟産業發展,以“三産結合、文旅融合”的新思路,開創了桂林“農業+旅遊”“文化+旅遊”“旅遊+食品”的新業態,催生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帶動農戶增收。圍繞桂花種植、采收、烘乾、深加工等,當地已形成完整的産業鏈,為農民增收開拓了新路子,滿枝的桂花變成“金餑餑”落入農戶的錢袋中。

在靈川公平鄉和龍勝各族自治縣平等鄉、泗水鄉等地,漫山遍野種滿了桂花樹。“每棵桂花樹約産20斤鮮桂花。按2023年鮮桂花價格,每棵成年桂花樹年産值為500余元,按一畝地20棵算,畝産值為1萬餘元。”靈川縣文旅部門負責人説。

種植桂花的村民説,以前砍木頭是論立方米賣,每立方米木材售價不到1000元,現在種植的桂花按斤賣,採花不傷樹,也不再挖樹賣,有效保護了生態資源。

有些村民依託自家的桂花樹園,在附近開農家樂,平時每天能接待七八桌客人。到了桂花花期,每天客人排著隊等吃飯。目前,參與“桂花産業”的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提高了46%。

帶動周邊就業。桂花公社圍繞一朵花,致力於發展深加工産業,開發系列産品,推動産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不少就業崗位。“從收購桂花到加工桂花,從銷售桂花産品到景區開發,公司已為當地創造了五六百個就業崗位。”陳彥宏説。

帶動城市消費。各地遊客聞香而來,桂林的“桂花經濟”持續升溫。據統計,桂花公社每年吸引遊客超過20萬人次,2023年桂花産品全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同時,也帶動城市交通、住宿、餐飲等相關消費增長。

“淡淡的桂花香,濃濃的桂林情。”來自北京的遊客張先生説,一聞到桂花香,就會想起桂花公社的蓬勃生機,想起在桂林這座城市的歲月靜好。

(記者 許丹婷 通訊員 李志雄 鄒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