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風采

在這個雕塑展裏,看廣州百年風情

發佈時間:2024-04-16 14:03:09 | 來源:廣州日報大洋網 | 作者:李巧蓉 | 責任編輯:晁亞婷

《爬趟櫳》

大洋網訊近日,“廣州百年風情——萬兆泉雕塑作品展”在佛山祖廟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由祖廟博物館聯合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文化公園萬兆泉工作室共同舉辦,共計展出民間陶塑工藝大師萬兆泉的69件雕塑佳作,包括萬兆泉的“廣州百年風情”雕塑作品系列。

萬兆泉,1944年出生,廣東省東莞虎門人,2010年榮獲傳承廣州文化的100雙巧手之“廣州巧手”稱號,2012年榮獲“首屆廣東民間文化技藝大師”稱號。

據主辦方介紹,萬兆泉“廣州百年風情”雕塑作品系列創作于1998年,曾獲廣東美術50年經典作品提名獎。古樸粗獷的技藝手法、極具年代感與嶺南煙火氣的題材內容、飽含廣府鄉俗回憶的細膩情感,該作品系列深得廣府文化圈及海內外華人的認可與喜愛。

主辦方表示,此次展覽全新構思,將雕塑作品系列分為“百姓”“謀生”“成家”和“啟蒙”四個單元,著眼於以作品再現富有嶺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廣府風物、世態百業、民俗禮教和粵語境意等,原汁原味地展現百年廣州的風土人情與風貌,以此與觀眾共同緬懷那份獨有的嶺南歲月與集體回憶。像作品《爬趟櫳》,趟櫳是一種獨特的中國傳統門廊系統,主要流行于嶺南地區,尤其是廣州的西關地區。趟櫳是一種橫向開闔的活動柵欄,通常由十幾根堅硬的圓木條構成,這些圓木條的數量通常是單數。嶺南地區天氣炎熱潮濕,住所講究通風透氣,趟櫳門正是起到這種作用。

還比如作品《雞公欖》,雞公欖可謂最地道的廣式糖果,舊時北京路一帶身著彩色公雞服裝的小販總愛吹著嗩吶沿街叫賣。此件作品中,賣欖的人用竹和紙製成外表鮮艷、中間空的大公雞,賣欖者立於其中,將“公雞”挂在身上,邊走邊叫賣“雞公欖”,還配以長笛吹奏的雞鳴聲來吸引顧客,地域特色顯著。

展覽將持續至5月12日。

(記者 李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