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風采

雪域天路養護人——記西藏工匠獲得者高錢勝

發佈時間:2024-04-11 12:27:12 | 來源:西藏日報 | 作者:王傑學 楊斌 | 責任編輯:盧曉茜

圖為高錢勝(左一)和他的團隊在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段進行路基病害整治和檢查。

理解高錢勝要從他腳下走過的路開始。

青藏鐵路唐古拉南站至聯通河站區間全長146公里——其中74公里常年凍土,72公里無人區,平均海拔4700米,最低氣溫零下47攝氏度,每年8級大風70多次,6個全球海拔最高車站,海平面一半不到的含氧量,也是青藏鐵路養護難度最大、病害最多、自然環境最差的管段。冰天雪地,生命極限,是這裡留給人類的印記。

高錢勝和他的團隊就負責這段鐵路線路的維保工作。十餘年來,他頂嚴寒、冒風雪、抗缺氧、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從一個區間到另一個區間。無論哪段路,他都堅持走了一條自己的路,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養護難題,圓滿完成青藏鐵路凍土橋頭路基換填整治工程、隧道災害預防工程等重點項目的施工任務,創造了世界高原凍土鐵路養護的奇跡。

高錢勝,中共黨員,工程師,2011年進入中鐵十二局集團鐵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從那時起,他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獻給了青藏鐵路的養護事業。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以人民利益為重,將青藏鐵路的安全暢通視為己任。

青藏鐵路的養護工作極具挑戰性。線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氣候條件惡劣,凍土病害頻發。凍土問題是世界公認的鐵路養護難點,冬季的凍脹、夏季的融沉會讓鐵路路基起伏不穩定,進而影響行車安全,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列車脫軌。

然而,高錢勝並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作為世界性的難題,治理多年凍土段融沉沒有成熟的經驗,只能依靠自主創新。青藏線屬於高原鐵路,線路變化較大,各項變化數據無處參考,為了儘快掌握線路動態變化的規律,充分了解在不同季節、不同溫度、不同運營能力和運作速度情況下的線路變化,高錢勝帶領各個工區工長深入現場,進駐無人區,採集數據,分析原因,為掌握現場第一手資料獲得了準確詳實的依據,他在零下20攝氏度的雪域高原一待就是一天。為了保證凍害地段的設備品質,確保青藏鐵路行車安全,他深入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南、扎加藏布等地,帶領員工堅持夏季每週一次、冬季每月三次徒步對各凍土觀測點進行檢查以獲取氣候、溫度等數據,用腳步丈量146公里的線路。

高錢勝深入鑽研凍土病害的成因和機理,不斷追求養護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勇挑重擔,直面挑戰。針對管內青藏鐵路多年凍土線路路基及附屬設施病害高發等情況,他積極探尋有效的預防措施,帶領幹部職工轉變傳統檢修思路,尋求科學、合理的檢修方式。合理配置生産資源的投入,確保車間管轄的線路設備品質的安全和穩定。對於凍土線路,他實施精細化管理,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工區和個人,全天候觀測線路的實際變化,並根據觀測結果制定針對性的養護措施。還將每次作業的過程詳細記錄下來,日統計、月匯總、季分析、年總結,積累了大量一手數據,為凍土線路的進一步有效整治奠定數據基礎。

高錢勝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更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在管理多年凍土區設備方面,他既能夠精準診斷問題,又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針對唐古拉至安多區段設備穩定性差的問題,他提出了土護道、熱棒、片石護坡和幹砌路肩等防護補強措施,有效減少了路基外界熱量的傳導、對流和輻射,保障了軌道設備的穩定,確保了行車安全。

自2020年至2022年,他結合車間及線路的實際情況,全面使用軌檢車波形分析精準指導維修作業、使用問題庫清單模式確保設備的全面管理、全面推廣精準測量指導維修作業、落實路基及附屬設備的4年全面檢修計劃。

在他的帶領下,安多車間逐步形成了“動態與靜態檢測結合分析、線路設備精準維修、道岔設備精細維修、大修與維修結合開展”的檢修思路。這種新思路的推廣應用,成功地解決了凍土路基變化導致線路設備品質無法有效提高的難題,有效地保障了青藏鐵路行車安全。車間管內線路設備品質有了明顯提升,一線作業生産效率也有了顯著提高。

目前車間管內線路設備有明顯的提升,線路TQI有明顯的下降,車間全員檢修思路有明顯的轉變,一線作業生産效率有明顯提升,車間安全生産得到有力的保障。

除了凍土日常養護難題外,青藏鐵路格拉段措那湖地區的大橋積沙問題也是高錢勝面臨的一大挑戰。

青藏鐵路格拉段措那湖地區940#大橋(K1533+483)是改變風向的人為屏障,橋址右側成為最大的風積區,路堤和橋梁設備右側積沙量遠大於線路左側。高錢勝帶領團隊,先後共清理措那湖風積區積沙約50萬立方米,同時又增設了高立式PE防沙網、PE大方格防沙網、低立式PE防沙網、挂(插)板式擋沙墻,大大降低了風沙侵蝕積沙數量,積沙量明顯較右側偏少,減輕了養護管理壓力。

在他的努力下,高原多年凍土和風沙區段設備管理逐漸科學化、常態化,這一成就得到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工務系統各級的一致讚許。2019年,他參與的《青藏鐵路格拉段風沙防治技術攻關QC小組》榮獲全國優秀品質管理小組稱號。

中國鐵路總公司、北京林業大學等機構的專家組對青藏鐵路格拉段風沙治理措施和工程現狀進行了考察,實地察看了措那湖以水治沙的風沙治理工程現場,並在拉薩召開了青藏鐵路生態保護暨荒漠化防治考察研討會,與會專家一致對青藏鐵路沿線防沙治沙措施給予高度評價。

多年來,安多車間先後獲得國家級“工人先鋒號”、先進黨小組、自控型標桿車間等一系列榮譽。而高錢勝也贏得多項個人榮譽,先後獲得中鐵十二局集團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勞動競賽個人“一等功”,2023年,榮獲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充分展現了當代傑出青年的風采。此次他獲得“西藏工匠”這一殊榮,無疑是對他身處平凡的崗位,卻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愛和執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不平凡的成績,贏得廣泛讚譽和尊重的又一肯定。

“越是艱苦越是差的地方,總得有人去堅守。我們幹的工作你説多偉大,我並不認為多麼偉大,但是這些普通的工作總得有人做。我們就想把我們普通的工作做好,保障我們負責的設備和管理的線路能夠一直安全穩定。”高錢勝説。

身處世界屋脊,高錢勝懷揣著實現自我價值的堅定信念,繼承和弘揚“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他始終恪守“守住匠心、不忘初心”的莊嚴承諾,用汗水和智慧保障著青藏鐵路安全暢通。  

(記者 王傑學 通訊員 楊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