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跨國公司關注中國“新質生産力”

發佈時間:2024-03-27 11:20:3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馬宇平 秦珍子 | 責任編輯:晁亞婷

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前,沙特阿美總裁阿敏·納瑟爾就注意到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最近提到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他表示:“已經清晰地看見了新的(合作)領域。”

這家實力雄厚的傳統能源供應商,不想只做中國能源貿易的生意。納瑟爾説:“中國絕非僅僅是一個市場。”他認為,在石化産品、低碳建材、數字技術等5個關鍵領域開展投資與合作,能為雙方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納瑟爾舉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關鍵材料方面優勢顯著,沙特阿美和沙烏地阿拉伯十分關注太陽能、風能、氫能和合成燃料産業的發展,這些領域的合作將是“強強聯合”。

一系列數據描繪了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論壇上提到,中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約萬億元新增投資需求和2000多億元新增消費需求;在工業、農業、建築等七大領域推動設備更新,有望形成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開展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有望釋放萬億元規模的市場潛力;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2030年前每年至少需要新增投資兩萬億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裏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從高速度增長向高品質增長是正確的路徑選擇。從中期來看,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貢獻者。

除了市場潛能,中外企業代表高度關注中國營商環境的改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坦言,在內地的投資和發展中,他們感受到了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優化,特別是在放寬外資準入、簡化審批流程、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強化市場監管和增加透明度等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為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遇。

中國經濟如何保持可持續和高品質發展,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金澤培認為,中國適時提出的“新質生産力”概念,強調以技術突破和産業轉型作為創新和培育新動能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通過加強與全球先進企業的合作、引進其技術和管理經驗,也有益於反哺新質生産力,促進其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産力將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並將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提升中國的競爭力。

鄭柵潔表示,中國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不僅能發展自身,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注入更多更強動力,為跨國公司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

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長博樂仁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新質生産力的核心是“高技術、高效率、高品質”,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為企業帶來希望。

博樂仁舉例説,汽車製造商比亞迪使用了西門子的軟體和硬體實現數字化連接,從而提高了生産效率;而在需要成百萬零件的造船業,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先在虛擬世界中把船“造”好,再將船放回到現實世界,讓製造業的效率更高。

“我再次強調新質生産力。”博樂仁説,通過利用工業AI等技術,企業能夠實現生産力200%的提升,同時降低20%的能耗。他認為,“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更好的合作”。

西門子的中國合作夥伴有60家。“沒有合作,我們是不能獨自實現這些技術的進步,我們需要更加地開放,更好地合作”。博樂仁補充説。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也特別強調了合作。在他看來,“工業系統的現代化取決於協作和開放。”博世在中國建立了34個製造基地和26個研發中心,有近5.8萬名員工,和中國本土夥伴一起開展研發、生産各方面的合作。

高品質的合作需要高水準的開放。跨國公司的代表們注意到,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來自多個政府部門的聲音都表示,中國的大門將越開越大。

“中國主動向世界各國開放市場,不斷擴大合作商機,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持續釋放。”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向中外嘉賓介紹中國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

郭婷婷指出,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瘦身”,中國目前正在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推進電信、醫療等領域擴大開放。3月22日,商務部出臺的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將有力提升服務業的開放程度。

鄭柵潔也表示,在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方面,將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和投資經貿合作,共同開展科技攻關,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準開放,更大力度引進外資,加快出臺2024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繼續支援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建設,擴大數字産品等市場準入,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

工業和資訊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表示,中國已明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我們將不斷擴大高水準開放,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深化與世界各國企業互利合作,共同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體系。”

此次論壇上,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石道成提到,1973年,力拓成為第一家向中國供應鐵礦石的外國公司。幾十年來,該公司與中國的合作夥伴一起,幫助降低鋼鐵行業的碳排放強度,幫助幾內亞等發展中國家釋放新的資源,為數字交易和跨境貨幣結算創造新的解決方案。

石道成認為,與中國的合作,不僅使雙方受益,也對包容、穩定和互利的經濟全球化起到了促進作用。

與中國合作了41年的惠普公司參與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及轉型。惠普公司總裁恩裏克·洛雷斯介紹,2005年,惠普在重慶建立了第一個全球服務中心,今天重慶已經成為惠普在中國最大的製造基地,提供世界級的高品質産品和服務。惠普還在重慶設立了研發中心。

“中國一直是我們未來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説。

(記者 馬宇平 秦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