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軌道交通對城市GDP和就業的影響有多大?

發佈時間:2024-03-18 16:53:51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戴躍華 | 責任編輯:丁泉蓮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軌道交通的里程長度已經成為區分城市等級,考驗城市財力、人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一、中國的軌交正在推動世界城市化

根據中國交通運輸部統計,截至2023年末,55個城市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線路306條,運營里程10165.7公里,車站5897座。4大直轄市,23個省(自治區)的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已經全部實現軌道交通覆蓋。北京以836公里的運營總里程首次超過上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最長的城市。55座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中,約一半的運營里程超過100公里。

從客運量方面看,北上廣三座城市的客運量均超30億人次,軌道交通分擔率均超過50%,成為城市居民選擇最多的出行方式。

表1截至2023年末中國27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100公里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

從全球來看,根據維基百科的相關統計,截至2022年末,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無論是運營里程、開通站點和線路數量都穩居世界第一,並且遙遙領先。中國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數量是美國的3倍多,里程數是美國的近8倍,線路數和站點數量均是美國的4倍。與高鐵、動車一樣,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正在成為中國中大型城市內部的毛細血管,並構成了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推動力。

表2截至2022年末,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排名前10的國家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二、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經濟推動力有多大?

眾所週知,買房時地鐵周邊的房價要明顯高於沒有地鐵區域的房價。人們基本都認識到,軌道交通本身並不會産生利潤(據説全球90%的地鐵都是在虧錢)。軌道交通本身只是虧得多與少的問題,但對城市的經濟推動(包括地價和房價的提升)才是軌道交通的真正戰略意義。但城市軌道交通能夠推動城市經濟提升多少?真的只有紅利沒有缺點嗎?

有學者研究過地鐵開通對城市GDP的影響,發現開通軌道交通能夠提升城市GDP增速1.08%-1.37%。此外,城市地鐵站密度每增加10%,貢獻0.054個百分點給當年的GDP增速。儘管普遍意義上如此,但是對於城市經濟增速的異質性影響也普遍存在,研究表明,軌道交通對經濟的帶動效應以城市人口是否達到615萬作為分水嶺。超過615萬人的城市,軌道交通的開通能夠帶動經濟增速提升3%,而低於615萬人的城市,軌道交通的開通僅僅能夠帶動經濟增速提升1%。

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地鐵的開通也會帶來就業上的一些好處。比如有學者認為,城市軌道交通的開通能夠使得城市整體的就業率提升9%左右,得益於軌道交通能夠使得中心城區的企業可以大規模雇傭城市週邊的勞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城市把軌道交通伸到了周邊城市。比如上海地鐵延伸到昆山,南京地鐵延伸到了馬鞍山,同城化和都市圈一體化的今天,跨城軌道交通以及跨城通勤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但研究表明,與高鐵相似,跨城軌道交通也會加劇中心城市與周邊區域的不平等。擁有地鐵密度較高的城市往往在新地鐵站開通之後,經濟和産業密度更高,中心城區與周邊區域的工作與居住功能劃分的更加清晰,經濟不平等因此加劇。 

三、經濟增長真的能夠抵消掉地鐵建設和運營的成本嗎?

國家發改委的《城市軌道交通申報新輪規劃建設條件》中曾經有三個“3”的城市要求,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滿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産總值滿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滿300萬人的城市才可以申報地鐵項目,輕軌項目則相應減半。

毋庸置疑,地鐵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巨大,當前軌道交通的平均建設成本高達10億元每公里,年平均運營成本接近1200萬元每公里。也就是説,一個擁有100公里的地鐵里程長度的城市,光地鐵建設費用就需要1000億元(早期地鐵建設費用較低,這裡只是估算,並不一定精準),每年的運營費用將近12億元。

我們來算算這筆賬。假設一個計劃開通100公里軌道交通的城市,其GDP平均增速為5%,開通運營地鐵使得城市GDP增速提高到5.15%(考慮到軌道交通對大城市GDP增速的提升達到3個百分點),光抵消掉每年的運營費用就需要城市的GDP超過8000億元。附加上建設成本,可能對城市經濟規模門檻的要求更高。目前,中國地鐵里程百公里的最後1名無錫(地鐵里程110公里)2023年GDP為1.55萬億,差不多勉強能夠做到經濟帶動與成本支出相平衡。從這層意義上説,軌道交通是城市GDP進入萬元俱樂部的“富人遊戲”也並不為過。那三個“3”的要求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者 戴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