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讓網路普法護航美好生活

發佈時間:2024-03-01 16:23:32 | 來源:南通網 | 作者:鄒鴻清 | 責任編輯:丁泉蓮

2月28日,2024年“全國網路普法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天津舉行。啟動儀式後,全國網路普法行·京津冀站活動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網上網下同步開展。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以來,短短30年,我國已形成了全球最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網民規模達10.7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6.4%,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8.84億,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35億,網約車用戶規模達4.72億……這些“數字”背後,不僅見證了我國網際網路資訊技術快速發展轉化為助推群眾美好生活的力度,也見證了網際網路法律法規持續不斷完善過程。

網路立法是夯基壘臺、固本強基的工作,是依法治網的基礎和前提。國家經濟社會與新技術新應用發展到哪,法治建設就覆蓋到哪;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需求在哪,法治建設就跟進到哪。近年來,我國從實際出發,出臺了一系列與網路相關的法律法規,從《網路安全法》到《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從《個人資訊保護法》到《反電信網路詐騙法》,從《未成年人保護法》到《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從《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到《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網路法律體系,為網路強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良法善治安天下。網路法治宣傳作為全面依法治國和網路強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法治建設的“擴音器”“金話筒”“連心橋”。中央網信辦組織開展“全國網路普法行”系列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路強國的重要思想,推進網信系統“八五”普法規劃,精心打造的法治宣傳活動品牌。更要堅持與時代發展合拍、與治網實踐同頻、與網民需求共振,精心謀劃好網路普法系列活動。網路普法做到位,要創新形式,通過可視化、新語態、互動式增強普法親和力、感染力和影響力,讓廣大網民更進一步尊法守法、守信踐諾,真正把“紙上的法律”轉化為“行動中的法律”、內化為網民“心中的信仰”。

網路普法成效如何,關鍵看網際網路是否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作。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涉網監管執法部門要建立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系統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網治網的能力;網際網路平臺落實好依法辦網主體責任,加強從業人員法律法規學習,做好優質內容供給和規範週到服務;青少年作為上網用網的重要群體,由於法律法規知識缺乏和網路安全防範意識相對薄弱,要引導和規範他們網上行為,防止不良資訊帶來影響。

“e法e同行,護航新征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全國網路普法行”活動中來,讓網路普法更好護航美好生活!

(作者 鄒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