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優化服務助綠色出行

發佈時間:2024-02-21 16:33:48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徐達 | 責任編輯:馬蓮蓉

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列車,從“摩託大軍”到自駕新能源汽車……這些年,不僅春運出行人數屢創新高,出行方式也在悄然改變。這個春節,人們駕駛著新能源汽車,繪出一幅綠色低碳的春運圖景。數據顯示,2.1萬個充電樁分佈在各地高速公路服務區,僅從農曆小年到正月初三,全國高速公路上累計充電量就達到4990萬千瓦時。

不過,高速路網新能源汽車通行量大幅增長,充電配套設施等建設卻未能滿足急劇增長的使用需求。尤其在節假日,車多樁少、排隊時間長、充電設施不匹配等問題困擾著新能源車主。今年春運以來,不少地方遭遇雨雪冰凍天氣,路面濕滑、續航驟降等,加劇了新能源車主的焦慮。為此,全國多地高速公路採取增加充電供給等措施,保障新能源車輛順利出行。例如,儲能式應急充電車首次在杭州春運中應用,及時滿足車主充電需求;國網湖北電力提供“移動充電倉+移動充電樁”等多模式服務,應對“潮汐式”充電。

要看到,新能源汽車在充電便利性、充電效率、穩定供電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新能源車企需加快推動技術創新,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汽車低溫適用性和安全性,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需求。各地也應以春運期間的服務保障為契機,優化完善充電網路佈局,加快構建高品質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加速重點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營服務水準,讓綠色出行更順暢。

春運返程高峰仍在持續,各地各部門要在繼續做好春運組織協調和服務保障、以最大努力確保交通物流暢通高效的同時,積極提倡和保障綠色出行,以科技手段提升出行體驗,為經濟社會平穩運作和人民群眾綠色便捷出行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 徐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