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旅遊

八方遊客前門打卡感受北京老字號魅力

發佈時間:2024-02-19 10:57:51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曹政 | 責任編輯:馬蓮蓉

image.png

(春節假期,前門大街周邊老字號生意興隆,在張一元總店,市民遊客排隊選購茶葉。本報記者 鄧偉 攝)

張一元的花茶、瑞蚨祥的絲綢、東來順的涮羊肉……大柵欄老街不過300米,但春節假期裏想幾分鐘就從東口走到西口卻不可能。街上老字號一家接一家,都拿出看家本領吸引顧客。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不得不放慢腳步,挨個“打卡”體驗。

“一進店,香味就往鼻子裏鑽,戴著口罩都能聞到茶香。”從山東來的遊客郭先生擠進了位於大柵欄的張一元總店。他的手機上寫滿了提前做好的攻略,老北京地道的茉莉花茶正是其中的必選項。買什麼品種、買多少,他早已提前做好功課。店內首層,東西兩側櫃檯各擺了三台秤,6個口同時售賣,但每支隊伍都還排著十多位顧客。置身於人群中,能聽到五湖四海的口音。

從江蘇來北京遊玩的陳先生對茉莉花茶不太懂,張望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您是想送給長輩?茉莉花茶有些特別,只聞花香不見花,茶葉經過多次窨制,把茶與茉莉花分離。”站在櫃檯裏的經理馮楓主動為他講起茉莉花茶的特別之處。一番介紹後,他也不再猶豫,連連下單買了幾款這裡獨有的花茶。

提起茉莉花茶,馮楓就説起來沒完。他從18歲便到大柵欄的張一元上班,如今已經有24年。春節正是店裏最忙碌的時候,人多時能從店內排到店外的街上。老北京過年串門講究“六件禮”,茶是不可或缺的。外地遊客來北京遊玩,也常常帶點老字號的花茶當伴手禮。櫃檯銷售火爆,也讓庫房上貨格外忙碌,每天晚上這一家店就得配送三大車、20多噸的茶葉。

老字號裏的茶有講究,服務也有講究。顧客選好了品種,店員打開大茶桶把茶葉倒在秤盤上,頃刻間茶香涌了出來。“半斤包兩袋,二兩包一袋,一兩包一袋。過年圖個喜慶,再裝個紅盒。”無論顧客提多少要求,馮楓都笑著答應。受了多年訓練,每包的重量不差絲毫,時間也控制得十分精準。從顧客提要求到稱茶、裝茶、打包,再到最後遞到顧客手中,全程不超過1分40秒。臨了還得貼心地提醒一句:“紙包容易跑味兒,您到家記得裝茶葉桶裏。”

每逢假期,前門的老字號都會吸引不少遊客。馮楓粗算了一下:每天店裏有一半顧客都是遊客。從口音上分辨,東北、河北、山東等地的顧客更多,南方顧客也不在少數。很多外地顧客來了一次便加上微信,線上直接下單訂茶,即便是春節假期,每天線上都能賣出去幾百單,快遞小哥一天得來拉三趟。

自打到這裡上班,這24年馮楓沒有一個春節假期是正常休息的。今年則更加忙碌,他從去年12月到現在沒休息一天。“無論是市民,還是遊客,能喜歡老北京的花茶,我都打心裏高興!”他早已習慣了春節的忙碌節奏。

如果説張一元靠的是香氣醇厚,那麼不遠處的瑞蚨祥則是憑傳統手藝引來遊客、連門口的招牌都能讓人駐足留影。各种老北京美食更是充滿誘惑。下午四點多,東來順就已經排了60多個號,都一處燒麥館裏也早早滿座。這是屬於老字號的魅力。北京人來這裡重溫傳統的年味兒,而遊客們則想親身體驗京城獨有的傳統和風情。

(記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