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有風來丨盤盤“龍圖騰”,這些“龍”知識請查收

發佈時間:2024-02-18 13:01:36 | 來源:浙江日報 | 作者:李嬌儼 | 責任編輯:馬蓮蓉

中國人素稱“龍的傳人”,自古以來“龍”便是中華文化的圖騰。關於龍的知識,你知道多少?

最近,浙江自然博物院聯合麗水市博物館、嘉興博物館、海鹽縣博物館、甌海博物館,推出“龍程萬里——2024辰年生肖賀歲展”,通過“龍韻傳世”“形神之變”“祥龍瑞彩”三個單元,將多件與龍有關的標本及不同類型的歷史文物展現給觀眾。

一起走進展覽,盤盤關於“龍圖騰”的知識吧!

展覽的第一單元,名為“龍韻傳世”。作為展覽的開篇,該單元主要從起源、文化等角度講起,是為觀眾準備的一張科普書卷,也是啟發人們對龍文化探究欲的序幕。讀懂龍文化之源,也就擁有了打開龍韻傳世至今秘密的鑰匙。

“龍”的文化在中國可以追溯幾千年。傳説,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為龍身人首,華夏民族的祖先炎帝也長得“龍顏而大唇”,死後更化為赤龍。因此,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

實際上,遠古時期,生産力低下,科學技術並不發達,面對神秘的自然,人們試圖用動物作為一種神靈,用以祈求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約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原始部落———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中存有“龍文化”的遺跡,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堆塑”。

有學者推測,查海石堆塑龍肩負保護整個聚落人們生命和財産安全,使其免遭侵犯的神聖使命,又有阻擋鬼魂邪祟的能力,印證了古人對龍的崇拜。

近代以來,“龍”逐漸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為公眾所普遍認知,這其中,聞一多是“龍圖騰”概念重要的闡釋者。

在《伏羲考》中,聞一多説:龍“是一種圖騰,並且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具體來説,“所謂龍者只是一種大蛇。這種蛇的名字便叫做‘龍’。後來有一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併了,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

龍似之物的説法,也早在歷史上存在過。宋代學者郭若虛總結“龍有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民間畫龍有“九像説”,即“頭像牛,身像鹿,眼像蝦,嘴像驢,須像人胡,耳像狸貓,腹像蛇肚,足像鳳趾,鱗像魚”。在第二單元“形神之變”的現場,展出的鹿、雕、牛、蛇、虎、兔等動物標本,均來自於浙江自然博物院。我們近距離觀察動物外貌與龍形象之間的相似之處,才能理解龍形象的創造源頭,回溯先民對祥瑞徵兆的願想,探究神獸之美的發現之始。

總之,龍是上古先民想像中的神物,它威力無比,變幻萬千,無所不能。作為中華民族的靈物,它貫穿于整個歷史長河之中,龍文化也深深地紮根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

龍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足見我們對於龍的熱愛和鍾情。

如五代、北宋之際的畫家董羽,擅長畫龍水海魚,他曾奉召在端拱樓的四壁上畫龍水圖。他精心繪製,花了半年時間才完成。一天,宋太宗攜嬪妃上樓,皇太子年幼,看見了四壁的驚濤駭浪和張牙舞爪的龍,嚇得驚呼。宋太宗立刻下命將壁畫涂掉,董羽也因此不得恩遇。

雖然畫家鬱鬱不得志,但這也從側面説明瞭其畫龍之技出神入化。董羽在所著的《畫龍輯議》中説,“畫龍者,得神氣之道也。”貴在血目生威,朱須激揚,鱗介中藏著雲煙,鬃鬣肘毛爪牙中,噴射和潛伏著雨露,一旦點出眼珠,就會踴躍騰空,飛揚而去。

在南宋時期,還有一位擅畫龍的畫家陳容,創作了一幅驚世之作——《九龍圖》。《九龍圖》是陳容對龍形象的深入探究和理解。這幅畫以紙本墨筆淡設色的形式,生動地描繪了九條龍的各種神態,展現出了龍的神秘與威嚴。《九龍圖》也被搬到了展覽現場,製作成可活動的冊頁,供觀眾翻閱欣賞。

這幅畫曾被耿昭忠收藏,後來藏入清內府,清末為恭親王奕䜣所有。1917年,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以25000美元的價格,從山中定次郎手中購買了這幅畫。如今,這幅畫也被收錄入“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宋畫全集》中。

畫中,九條龍于雲霧縈繞、險山急湍之間,或張牙舞爪,或嬉戲搏鬥。構圖飽滿,墨色淋漓。龍的威武霸氣,似能穿透筆墨,撲面而來。夏文彥在《圖繪寶鑒》中評價陳容畫龍,“得變化之意,潑墨成雲,噀水成霧。”

本次展覽第二單元“形神之變”中,洪武雲龍紋銅鏡、黃地褐釉龍紋瓷瓶、“雙龍戲珠”木提梁盒……來自各個博物館的文物景觀,讓我們一覽浙江省內龍的形神之變。“龍”的形象也在歷史變革下發生變化,從抽象化的原龍紋發展到具象化,走向寫實風,龍紋不斷演變,呈氣魄宏大深沉之勢……

龍之神奇,也由想像落入紙張上、器物上。

中國民間自古即流行崇龍習俗。

第三單元“祥龍瑞彩”,是整個展覽的尾聲,介紹了龍在當今時代,賦予普羅大眾的意義。如在民俗文化中,“舞龍燈”“賽龍舟”等陪伴我們至今,它們的繁盛同樣來源於中華民族對龍的崇拜信仰。

舞龍,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在古時,這是一年中大型節日裏的節目之一。舞龍燈則起源於人們對龍的崇敬,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祐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早在宋代,就有了龍燈。吳自牧在《夢梁錄》記載了南宋城中的龍燈:“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南宋大詞人辛棄疾也曾寫下了“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詞句。

可以想見,元宵節的夜晚,城中人頭攢動,夜幕中燈火通明,一雙巨龍耀眼奪目,蜿蜒盤旋,威風凜凜……

到明清時期,舞龍燈之風更盛。時至當代,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舞龍燈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表演技巧精湛,且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漢族民間舞蹈藝術,深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

傳統舞龍作為一種民俗事項,它的繁盛源於人們對龍的崇拜信仰,人們以舞龍的形式對龍進行詮釋,對龍的神性和靈氣認識作以表達。我們在民間民俗活動中生存、發展,歌頌著龍的美好。

對龍的信仰,也存在於各個民族中。

正月舞龍是客家地方的傳統習俗,在我國的廣西賀州、廣東梅州、台灣苗栗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每年的正月五日以後,舞龍及鞭炮迎龍活動逐漸展開,到了正月十五日更是達到了高峰。這個習俗至少可以遠溯到宋朝。

炸龍則是一種最原始的肢體舞蹈,那一條條舞動的長龍,串串炸開的鞭炮,如潮般涌動的人流,無不令人熱血沸騰,每一個親歷過的人都會是終生難忘的。

從正月初十至十五,一連幾天,廣西富川古明城神樓裏從早到晚香火繚繞,人聲鼎沸,樓下的花街鞭炮聲絕於耳,喜慶熱烈。按照傳統習俗,在上燈期間,有的戶主會連續幾天宴請親朋好友和整條街道的男女老幼,街坊鄰里則敲鑼打鼓、舞龍舞獅以示慶賀,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每天傍晚,人們酒足飯飽以後,都到街上觀看舞龍和炸龍。

龍年的熱鬧,便化作滿城煙火。

經歷數千年的創造、演進、融合與涵育,龍最終昇華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文化標誌、信仰載體和情感紐帶。龍文化所代表的中華民族精神,也與時代浪潮相呼應,激發著華夏子孫對未來的無限信心和期望。

(作者 李嬌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