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風采

除夕,一起看“龘龘龘龘看春運”直播“龍”車站裏的青春故事

發佈時間:2024-02-06 13:45:0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周偉 | 責任編輯:晁亞婷

(在鄭州開往煙臺的K1596次列車上,一個小朋友在列車員的幫助下製作好拉花紙龍,興奮地向家人展示。張強袁安民攝)

(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曲靖車務段青年志願者李靈梅引導乘坐公益慢火車的老鄉們候車。李鈺蓮攝)

(春運期間,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淄博工務段周村線路工區青工石強採取徒步巡檢形式,全面排查線路病害。郭修山攝)

旅客平安抵達,貨物安全送達,越幹越有勁兒——這是奮戰在春運一線70萬鐵路青年的心聲。

在全國各地,有很多火車站的名字都與龍有關。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龍年春運又有什麼新特點、新變化?我們在經濟大動脈上探訪各地關於“龍”的火車站歷史與現狀,記錄堅守在鐵路一線的青春故事。

除夕當日,中國青年報社還將聯合全國鐵道團委開展“龘龘龘龘看春運”直播活動,帶領你了解全國16個“龍”車站的故事,走近眾多奮戰在春運一線的鐵路青年,感受流動中國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敬請關注。

揮灑青春汗水,暢通鋼鐵巨龍

“晚上一場風,道心上又積了厚厚的沙子,我們大清早就要趕去清沙。”持續了一夜的風還沒有完全退去,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哈密基礎設施段巴特綜合維修車間技術員王軍林,就帶著一支年輕的清沙隊伍,準備出發前往清沙現場了。

哈(密)羅(布泊)鐵路沿途經過巴特、黑龍峰等9個車站,直接挺進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羅布泊。黑龍峰站,是哈羅鐵路上的一個小站,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站,預計春運期間將有120列5400車的鉀肥經過這裡。

黑龍峰站附近區段,曾被治沙專家認為是全國遭受沙害最嚴重的鐵路線路之一。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沙成了這裡的標簽,尤其是春運期間,清沙更成為這裡的日常。農時不等人,為了將近35萬噸鉀肥能順利投入到春耕中去,王軍林這個90後小夥子被委以重任——帶領一支清沙青年突擊隊挺進荒無人煙的戈壁荒漠。從此,青年抗風鬥沙就成了這裡一道獨特的風景。

昨晚刮了一夜風,沙子又掩埋了鋼軌。在趕往清沙作業現場的路上,坐在汽車裏能夠清晰聽見風吼的聲音。“每天都這樣,像是跟我們示威一樣,誰怕誰啊!”王軍林説。

“上行無車,下行無車,可以上道作業。”8點30分,清沙作業正式開始。清沙隊員戴好手套、防風鏡、飛巾等防沙全套保護用品,分頭進行清沙作業,凜冽的寒風裹著沙子,打在棉衣上“沙沙”作響,揚起的沙子嗆得人喘不過氣,即便“全副武裝”,但細細的沙子還是會鑽進頭髮裏、耳朵裏、嘴巴裏,讓人感覺説不出的難受。

“挖了多少鍬早記不得了,有些青年上班剛一年,手心就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王軍林説。

每次清沙,風沙的聲音會完全掩蓋住他們説話的聲音,只能聽到沙子打到頭燈上的聲響。時間長了,他們也形成團隊獨有的小默契,只需要一個手勢,便知道對方的意思。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人與風、人與沙反覆較量著。黃沙,被一鍬一鍬揚了出去,軌枕一根接著一根露了出來,持續了近6小時的清沙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去年除夕,年夜飯剛端上桌,就接到通知,黑龍峰附近線路沙害嚴重。我們50多人放下筷子就上了清沙戰場,從晚上8點一直清到第二天上午,回到家後才吃上了一頓餃子。”王軍林回想這一年的清沙故事,説一幕幕畫面“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中播放”。

有人問他們,累不累?王軍林回答説:“累!為什麼能堅持?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大都是農民的兒子,我們知道有了好的鉀肥,農作物才能更好生長。從這裡運輸出的鉀肥也可能銷往我們的家鄉,保障了鉀肥運輸,自己的家鄉也會變得更好啊!”

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全國華人老家”洪洞縣龍馬鄉的“龍馬站”,是晉陜蒙地區西煤東運的重要通道,承擔著臨汾、洪洞地區的煤炭貨物集運業務,年貨運發送量達200萬噸。

“身處‘龍馬站’,就要弘揚‘龍馬精神’,錘鍊精湛的業務技能,為‘電煤保供’貢獻青春力量。”龍馬站貨運員吳夢瑤介紹説,站區有臨汾綜合段車務、工務、電務、供電專業青年職工7名,他們晝夜堅守在瓦(塘鎮)日(照)線貨運主戰場,細緻檢查貨運裝載加固,耐心走訪貨源潛在客戶,主動承擔掃雪除冰任務……

萬家燈火團聚時,汽笛聲聲。一列列滿載煤炭、貨物的萬噸重載列車,穿山洞、跨峽谷,自西向東,橫跨晉冀,如鋼鐵巨龍蜿蜒賓士在瓦日線上,彰顯了大山小站電煤保供的“國之擔當”。

被譽為“港口生命線”、隸屬於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的龍(口)煙(臺)鐵路地處環渤海經濟圈,這條線路上的龍口市站內活躍著煙臺車務段、青島工務段等5個單位的30余名團員青年。

每天兩趟始發列車,1000人的旅客發送量,這就是春運裏龍口市站的日常。龍口市站坐落于渤海之濱——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境內,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煙臺車務段管內的三等客運站。看似體量小、不起眼的小站,承載的卻是當地市民的出行期盼。

龍口市古稱“萊子古國金黃縣”,雖然位列全國百強縣第8位,但縣內辦理客運業務的火車站只有龍口市站。2017年12月,龍煙鐵路通車,2018年1月22日龍口市站正式投入運營。

“龍口市站的旅客大部分是老年人,他們對電子産品、設備使用不熟悉,我們會幫助有需要的老年旅客購票、提供換乘方案、協助刷證進站,對有需要的旅客還會提供輪椅幫助。”車站青年客運員張仁靜説。

副站長韓季成也深有體會,“車站老年旅客較多,忘帶身份證、不會使用自助設備的情況很多,我們會在兩趟列車檢票時,組織青年志願者有針對性地為旅客提供幫助。”韓季成今年35歲,剛到車站工作不足1年,今年也是他在龍口市站的第一個春運。

作為車站最年輕的副站長,春運期間韓季成每天都要實時監督車站的行車作業、客運組織,對設備設施進行巡視檢查。春運期間,他發現、解決了多處安全隱患。“站雖小,但保安全、保暢通的責任可一點不小。”用韓季成的話説,工作看似簡單、重復、枯燥,但鐵路安全無小事,安全上容不得半點馬虎。

雖然旅客發送量不多,車站的施工作業可一點不少,“今年以來車站的大小施工多達30余次”。韓季成説,為給旅客提供安全舒適的乘車環境,所有的施工在春運前已經全部結束。據了解,車站的這些施工作業大部分都是為濰(坊)煙(臺)高鐵開通做準備。

2024年,濰煙高鐵即將開通,龍口市站也將正式融入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開啟真正意義上的“高鐵時代”。“對於龍口人來説,這算是龍年最好的新年禮物了吧!”韓季成説。

扮靚城市窗口,喜迎八方來客

春運期間,浙江龍遊火車站出站口人頭攢動。自動檢票機前,客運員有序引導,旅客將身份證放在機器上,隨後目視攝像頭,“人”“證”“票”合一,閘機門打開,迅速通過檢票機出站,乘旅遊大巴前往龍遊石窟景區。

龍遊站位於浙西金衢盆地龍遊縣,是連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點交通節點,素有“四省通衢匯龍遊”之稱,規模宏大、氣勢磅薄的龍遊石窟吸引了眾多旅遊者前來打卡。為了服務好眾多到龍游來的旅客,金華車務段團委精心細化春運方案,創新服務舉措,提升服務技能,組織近20名車站青年職工利用休班時間參與旅客志願服務,結合實際推出7條服務措施,實行“檢驗合一、售服合一、應急監控合一”客運服務新模式,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在祖國南端,海南島亞龍灣擁有7000米長的銀白色海灘,沙質細膩,年平均氣溫和海水溫度均在20多攝氏度,終年可游泳,被譽為“天下第一灣”。春運期間,亞龍灣站在車站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完善親人式、無縫式、雙語式等“六式”服務法工作流程,為冬日旅途增添溫暖。

春運期間,洛陽龍門站志願者李文治和其他成員尤為忙碌:服務重點旅客,接聽電話,推著輪椅、拎著行李,一次次往返于站臺與候車室。

洛陽龍門站是鄭西高鐵全線最大的中間站,位於河南洛陽市洛南新區,東臨伊河,北面與洛陽市政府相望,南臨萬安山,有世界文化遺産龍門石窟。春運首日,車站圍繞“龍行龘龘,龍門尋龍記”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車站青年職工身著漢服,為旅客送上精心準備的龍年主題快閃節目表演,邀請旅客參與互動答題,並在服務台、候車室進行特色文化章打卡留念,讓旅客在溫馨出行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根植紅色沃土,續寫老站榮光

福建龍岩之名源於先民在岩洞中祭祀真龍,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是紅軍的故鄉、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地之一,也是福建省重要礦區、林區,是海西品牌最多的旅遊區,更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實踐地。

“老區紅色故事,我們每個人都能講上一段。”近年來,紅色研學客流成為龍岩站的主要客流之一。講上一段紅色故事,再説説交通如何接駁、度假遊紅色遊怎麼結合,隨著老區紅色旅遊越來越紅火,“大家都從客運員變成了講解員”,龍岩站黨支部書記葉鵬説。

坐落于北京燕山深處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青龍橋車站,因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北)京張(家口)鐵路聞名天下。站區內紅色的尖頂、青色的墻壁、古樸的百葉窗、男女分開的候車室,凸顯了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承載著百年京張的歷史變遷。

110年後的今天,青龍橋站儼然成了一座“博物館”,紮根小站的京鐵人用汗水和智慧講述著精彩紛呈的小站故事;世界一流的京張高鐵從車站地下4米穿過,實現了地上與地下的立體交匯,將“人”字彙聚成一個“大”字。作為鐵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車站累計接待參觀者近百萬人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千余場次。春運伊始,北京北站組建“青年宣講隊”,將百年京張文化與智慧京張文化相融合,賦予車站新時代的文化內涵,引領當代青年傳承百年京張和京張高鐵精神。

在祖國的北端,大興安嶺南麓與松嫩平原過渡地帶、雅魯河畔,有一座比青龍橋站歷史更久遠的車站——建於1901年的龍江站。車站貨運業務主要以糧食為主,年發送量60萬噸。春運前不久,齊齊哈爾車務段挖掘中東鐵路歷史,通過大量的圖片史料和遊戲互動,開展沉浸式教育活動,引領青年將愛國精神厚植於心。

出生於2000年的白嘎力,2023年8月畢業後被分配到齊齊哈爾車務段龍江站。今年,他順利出徒,加入到全段首批獨立頂崗的00後隊伍中。2024年春運,對他來説是工作後的第一場“大考”。

作為龍江站年齡最小的連結員,他的家遠在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平日裏基本以站為家,主動擔負清理衛生、車站除雪等工作,在同事們有困難時隨叫隨到,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龍江小太陽”。

連結員主要負責完成車輛的解編、取送、對位等作業內容,是運輸生活生産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春運以來,龍江站運量日益增加,日均調車作業漲到60余鉤,開行始發列車兩列。連結員長時間在室外作業,需要在冰天雪地裏與鐵輪“共舞”。白嘎力説,迎面而來的寒風“刮在臉上就像刀割一樣,哈出的熱氣瞬間在圍脖和帽檐上凝結出了霜花”。儘管作業環境艱苦,但白嘎力排風摘管、撤設防溜、檢查車輛毫不含糊。

白嘎力説今年不打算回家過年,“我屬龍,從內蒙古來到黑龍江,又工作在龍江站,龍年春節我也在崗。我的工作能幫助更多的人過一個平安幸福年,我感覺非常開心,渾身總有使不完的勁兒。父母也很支援我,覺得我是他們的驕傲。”

進入春運以來,白嘎力主動請纓,利用休班時間到客運幫班作業,協助旅客購票、搬運作李、引導站序。白嘎力説:“看到旅客平安抵達,我越幹越有勁了。”這也是奮戰在春運一線70萬鐵路青年的心聲。

(記者 周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