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文化

【文化拾遺 魅力泉州】閩南千年漁村蟳埔:簪花成海引客來

發佈時間:2024-01-30 16:52:1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吳冠標 | 責任編輯:丁泉蓮

“我來泉州就是想體驗‘簪花圍’,拍給我的泰國朋友們看,他們肯定也會想來玩的!”29日,來自泰國的華人張愛玲面對鏡頭,頭戴“簪花圍”,背靠“蚵殼厝”,擺出各種姿勢,展現著最美好的自己。

(1月29日,泰國華人張愛玲走進蟳埔村,頭戴蟳埔女“簪花圍”拍照。吳冠標攝)

當天,記者隨著“何以中國向海泉州”網路主題活動走進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的蟳埔村,探訪這座因“簪花圍”而火爆“出圈”的漁村及其背後的故事。

據蟳埔社區黨支部副書記莊群介紹,坐落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港北岸的蟳埔村曾是無數遠洋商船的出發地,早在唐宋時已開始開發,至今有千年曆史。原名為“前埔村”,由於盛産紅蟳等海産品,村民習慣稱“蟳埔”。

蟳埔女以勤勞持家的品質而聞名,為方便海邊勞作,身著大裾衫、寬筒褲,佩戴頭飾“簪花圍”和耳飾“丁香鉤”成為了蟳埔女的典型特徵。2008年,“蟳埔女習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今的蟳埔村,可謂“花海”。來自五湖四海的女孩們頭戴“簪花圍”行走在街巷中,將小小的漁村堵得水泄不通。

“再苦再累,只要頭上有花,日子就不會太苦。”蟳埔女文化推廣者黃麗泳從十幾歲就開始推廣蟳埔女文化。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蟳埔女”,她説服抵觸鏡頭的奶奶阿姨們做模特,用村裏的舊物件搭建民俗展示區,抓住一切機會講課推介。

近年來,蟳埔女“簪花圍”的爆火,讓黃麗泳倍感欣慰。除了接待明星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團,走進學校開設蟳埔女研學課程外,她還隨著文旅部門到各地參加各種推介會、文博會等活動,向外推介蟳埔女文化,甚至把它帶上了國際時裝周的舞臺。

(1月29日,蟳埔女在向遊客們展示“簪花圍”的過程。吳冠標攝)

而“簪花圍”熱潮,也讓蟳埔村民千年來的謀生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村民從漁場轉戰商場,從售賣魚貨轉入民俗、文創、餐飲等領域,成為新時代浪潮中的新“討海”人。

“今生簪花,世世漂亮。蟳埔女頭上的簪花圍,是我們漁家人的情感和記憶,也見證了一代代‘海的女兒’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黃麗泳如是説。

而今,傳統與時尚、歷史和現實在這個千年小漁村融匯交織,熱情的蟳埔村民,歡迎著各地的人們來到這裡,感受“海風千萬里,不如花開四季簪”的美好。

(記者吳冠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