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香格里拉國家公園的“綠色守護者”:人不負山,山不負人

發佈時間:2023-12-15 11:55:16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馬蓮蓉

在青藏高原的深處,有一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那就是被譽為人間仙境的香格里拉國家公園。2015年,香格里拉國家公園被列為全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2020年9月,香格里拉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順利通過國家評估驗收。自成立以來,香格里拉國家公園繪就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在這幅畫卷中,有一群平凡人,他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香格里拉國家公園、守護家園。他們一生堅定的夢想就是讓這裡的青山如黛,綠水潺潺。無論從青春年少到鬢鬢白髮,他們都無怨無悔地在這片土地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香格里拉國家公園護林員——都傑

洛茸村位於香格里拉國家公園內寧靜而美麗,全村共有36戶196余人。而藏族大叔都傑的家就在洛茸村,他是這個村莊的護林員,土生土長的他從父親手中接過巡山護林的接力棒,已經堅守了20余載。

都傑的父親經歷過迪慶州“木頭財政”時期,村民砍樹建房、賣木材、打獵,一年忙到頭也賺不了多少錢,卻眼睜睜看著青山綠水毀於刀斧之間。作為護林員的父親,從小教導都傑要好好守護家鄉山林。

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迪慶眾多林區的居民放下了油鋸、斧頭,從“伐木人”變成“種樹人”,告別“木頭財政”後,迪慶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一批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就在這時,都傑義無反顧地擔任起了護林員。

都傑面臨的困難超乎想像。曾經一段時間,村民們將執拗的都傑孤立起來。面對村民的不理解,都傑沒有放棄,他巡山時比以往更加認真,在山上遇到村民,都傑就拉著他們講政策,或是從自己為數不多的護林員報酬中買點鹽巴、茶葉到牛場裏走訪,和村民們談心。

通過多年的努力,都傑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保護森林成了村民們的自覺行動。沿著迪慶木頭財政時期留下的採伐小道,都傑都會詳細記錄下沿途遇見的動物。如今,採伐小道旁已經變得鬱鬱蔥蔥。“由於砍伐森林和捕獵,良好的生態環境受到影響,森林裏的野生動物數量也不斷減少。那時,麂子、獐子等動物幾乎被打沒了,但現在,村裏經常有獐子、馬鹿等動物來覓食,村民們有時看到受傷的動物,還會主動救治並放歸山林。”都傑説。2005年,香格里拉國家公園建設完成後,洛茸村村民享受到了國家公園生態補償資金,村民們更是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著國家公園內的一草一木,人不負山,山不負人在這裡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

1702604120517.png

香格里拉國家公園碧塔海保護所護林員——沈加海

而另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叫作沈加海。他是碧塔海保護所的一名彝族護林員,已經有多年的工作經驗。1993年,碧塔海保護所成立。保護所共有4名護林員,彝族小夥沈加海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年來,他和隊友們騎著馬馱著物資巡山,勇擒盜獵分子,嚴格查處森林火險。為了森林防火安全需要和管護工作更加有力,沈加海把煙戒了。

2005年,香格里拉國家公園成立後,為加強公園管理,反補社區居民並提供就業機會,州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普達措旅業分公司成立,在公園就業的社區群眾佔了公司總員工的32%。沈加海由於工作能力突出,從保護所調至公司,幹的還是護林員。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品質的提高,園區內的野生動物也逐漸增多。群眾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但仍有部分盜獵分子在林中下套捕獵野生動物。沈加海曾有一天一次便拆除了6個捕獵裝置。巡山護林工作除了依靠“硬手段”,沈加海還有自己的軟辦法。他沒上過一天學,卻精通彝語、藏語、納西語、傈僳語四門少數民族語。在與村民的常年溝通間,沈加海還幫著大家幹農活,村民們也把他當成了他們的兄弟、朋友。

在沈加海眼中,碧塔海自然保護區格外迷人。他能區分出每一棵樹木的年齡,山中哪出現了新的動物,他都如數家珍。“有了這片美麗的森林,我的人生無比充實。”他説。

正是這群護林員們,他們用熱愛書寫著香格里拉守護者的故事,也用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圖文均來源於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