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智庫

遼瓷唐風——遼三彩雞冠壺丨文物裏的三交史

發佈時間:2023-12-13 12:11:33 | 來源: 中國民族報 | 作者:姜仕煒 | 責任編輯:馬蓮蓉

雞冠壺是遼代特有的陶瓷器型,亦稱“馬鐙壺”“皮囊壺”。它是模倣契丹人經常使用的皮囊容器的樣式燒制而成陶或瓷壺,因壺的上部有雞冠狀孔鼻而得名。遼代雞冠壺以三彩居多,因與唐三彩相似,考古學界將其稱為遼三彩。遼三彩雖然整體品質不如唐三彩,卻富於強烈的地域特色和時代特色,體現了契丹遊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融。

(遼代白釉橫樑雞冠壺。來源:遼寧省博物館網站)

雞冠壺源於契丹遊牧生活

雞冠壺在遼代也被稱為攜瓶,它的式樣大體可分為五種,即扁身單孔式、扁身雙孔式、扁身環梁式、圓身環梁式和矮身橫樑式,通常以壺身所保留的皮囊容器特點的多少來區分年代早晚。後世出土的遼三彩雞冠壺多為綠、黃、白單色釉,胎質細軟,作淡紅色,施化粧土,而唐三彩的主要釉色是藍、黃、白,且以藍為主。

多數學者認為雞冠壺是一種源於契丹人遊牧生活的器物,最開始是皮質的,但在炎熱的季節,皮囊中存放的酒、奶等飲品容易變質,給生活帶來不便。在契丹人逐漸學習掌握中原地區的陶瓷燒制技術後,一種專門用於盛放液體,又便於騎馬時攜帶的器物——雞冠壺應運而生。雞冠壺延續了契丹人常用的皮囊樣式,上部有雞冠狀凸起,有用來穿繩索的孔,部分雞冠壺還特意在壺面上燒制出皮扣、繩印,甚至燒制出十分逼真的皮革縫製痕跡。

由於陶瓷良好的密封性,盛放酒水不易變質,雞冠壺很快在遼朝推廣開來。但雞冠壺在由皮囊變為精美的陶瓷器的同時,也具有易碎的缺點,導致其實用性有所下降,因此,這種雞冠壺在遼代貴族中使用較多,並逐漸成為一種裝飾品。

目前發現的遼代瓷器中,雞冠壺佔據了較大比例。從考古發掘出土情況來看,內蒙古赤峰遼應歷九年(959年)遼駙馬墓出土的白瓷、綠釉雞冠壺,扁身單孔,是雞冠壺的早期形式。河北遷安遼開泰六年(1017年)韓相墓出土的綠釉帶蓋雞冠壺,是稍晚的扁身雙孔樣式典型器。遼寧出土的白瓷雞冠壺和綠釉雞冠壺,是遼晚期盛行的圓身環梁式典型器。

在遼代,遼河流域曾有三處燒制陶瓷的窯場,雖然存在時間較短,但燒制了不少精品陶瓷。其中遼陽的冮官屯窯是遼代燒制遼三彩的重要窯場。冮官屯窯所産遼三彩胎質較硬,呈褐色,少數呈淡黃色,胎上施化粧土,再施彩釉,有單色、雙色和多彩等多種。該窯燒制的遼三彩多為日常生活用具,器形主要有穿帶壺、兔形壺、雞冠壺、蓮花式盤、印花暖盤、三角形碟等,造型簡樸、豪放,極富契丹風格。

契丹與中原文化交流的見證

雞冠壺只在遼代大量燒制。它的出現是契丹人學習中原文化並應用到契丹文化中、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最好物證。三彩器是唐代文化藝術、製作工藝發達昌盛的重要物證,遼代制瓷技術繼承了唐代陶瓷遺風,融入契丹風格,燒制的陶瓷獨具特色。

遼三彩與唐三彩一樣,並不算真正的瓷器,瓷器的燒造溫度要達到1300℃以上,而陶器只要800℃至900℃,因此遼三彩是一種陶器,也叫低溫鉛釉陶器。其釉色主要有綠、黃、白三色,兼有黑釉、紫釉、紅釉、醬釉等色彩。從顏色看,遼三彩與唐三彩最大的區別是遼三彩以“綠黃白”三色中的綠為主,沒有藍色。從燒制工藝上看,遼三彩多數施釉較薄,釉層易脫落,底足部無釉。只有少數精品遼三彩挂釉至底足部,且釉色濃重,具玻璃樣光亮色澤,堪與唐三彩媲美。

之所以説遼三彩繼承中原唐風,除了顏色以外,遼三彩與唐三彩的紋飾題材都是以花草、動物為主,遼三彩以生活中常見的花草紋飾為主,包括蓮花、芍藥、牡丹等,雖然這些植物在唐三彩中屬於罕見的紋飾,但在當時的遼朝卻十分常見,正如宋人姜夔《契丹歌》中描述的:“春來草色一萬里,牡丹芍藥相間紅。”所以,遼三彩的紋飾是當時社會生活及居住環境的反映,呈現了1000多年前遼朝社會的生活場景。

另外,遼代墓葬隨葬習俗的變化也反映出契丹與中原之間文化交流的歷史。遼早期墓葬中多出土金銀器,而遼中晚期墓葬多出土遼三彩。研究者分析,遼早期,契丹人多學習中原文化,逐漸放棄了原有的原始而樸素的葬俗,開始流行中原地區的厚葬,所以多隨葬金銀器。隨著攀比之風日盛,遼朝統治者不得不詔令禁止,貴族便轉而尋找其他替代品,學習唐朝貴族隨葬唐三彩習俗,遼三彩便被大量用作隨葬品,這也反映了契丹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學習借鑒。


(作者 姜仕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