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河北平泉:辦展思路“破圈” 喚醒“沉睡”文物

發佈時間:2023-12-12 10:51:56 | 來源:河北日報 | 作者:曹錚 | 責任編輯:米思婕

(11月16日,來自哈爾濱的遊客參觀平泉市博物館。河北日報記者 曹錚 攝)

在平泉市西山上的澤州園景區內,有一座“就日館”。這裡曾是遼代驛館,因契丹民族崇日而得名。如今,平泉市博物館就在這座頗具遼代風格的“回”字形建築內。11月16日,記者走進這座深居山間的博物館,感受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

“從相容並蓄的角度看,遼文化在保持遊牧民族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中原文化等方面元素而自成一體,獨具魅力。”平泉市博物館館長高雷介紹,作為遼文化發祥地之一,平泉市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遼代文化遺存。平泉市博物館館藏文物1.8萬餘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420件,包括雞冠壺、三彩劃花卉罐、花式口三彩盤、鎏金雲頭形龍鳳銀冠等大量珍貴遼代文物。

“走,我帶你去館裏‘尋寶’。”説話間,記者隨著高雷走進展廳,追溯遠去的歷史記憶。

步入博物館“契丹風韻”展廳,一幅數字地圖前圍滿了觀眾。伴隨著地圖上不斷遊移的光影和古戰場場景再現視頻,講解員為觀眾介紹以數字技術呈現的古代“契丹疆域圖”。

“這是河北省縣級博物館裏不多見的一幅動態古代疆域地圖。”2016年博物館進行數字化改造提升時,高雷就在思考如何動態展示古代契丹疆域的變化。“中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各個王朝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史。在中國歷史上,契丹作為北方遊牧民族,曾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高雷介紹,透過數字化地圖,觀眾能夠直觀感受其發展軌跡。

漫步展廳,不少藏品的展陳設計都應用了數字技術。在VR精品文物數字互動體驗區,觀眾只需伸手輕輕滑動大螢幕,就能旋轉遼代黃釉劃牡丹花雞冠壺等文物影像,360度無死角查看局部細節,就連底部的落款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來自哈爾濱的遊客王先生,被AR增強現實互動體驗區吸引著。他拿起印有遼綠釉雙猴攀系列刻花帶蓋雞冠壺的圖板,一個放大版的文物3D建模影像,瞬間“躍”上眼前的大螢幕。隨著圖板的轉動,螢幕上的3D文物也跟著旋轉,同時顯示文字介紹。“能跟文物進行互動,感覺很神奇。”王先生饒有興致地體驗著。

“雞冠壺因頂部形狀酷似雞冠而得名,是遼代陶瓷的典型器物,為我們了解遼代文明打開了一個窗口。”平泉市文化學者王恩山,對遼代歷史文化頗有研究,時常帶外地朋友到博物館參觀,有時也會即興講解。當天,他陪著十余位哈爾濱遊客看展過程中,興致勃勃地聊起了家鄉的歷史文化特色。

王恩山説,契丹很早就使用皮囊盛水裝酒,方便攜帶,但存放時間長了容易變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原的制瓷工匠模倣皮囊的外形燒制出陶瓷雞冠壺。中原技藝與契丹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相互融合,使得雞冠壺在遼代流行開來。在王恩山看來,展廳裏各式各樣的雞冠壺,式樣上既有相似之處,又帶有各自的時代特徵,是民族間相互學習、相互融合的縮影。

將新媒體技術應用於文物展陳,為博物館帶來了更多流量。在高雷記憶中,每逢節假日,館裏兩個互動體驗區的觀眾最多。近幾年,平泉市博物館年接待量達到10萬至15萬人次。

1.8萬餘件館藏文物,僅382件長期在展。如何“喚醒”更多沉睡在庫房裏的文物,是高雷思考最多的問題。

“為了盡可能多地展示平泉歷史文化遺存,博物館內展陳文物每年的更新率保持在5%至10%之間。此外,我們開闢專門展廳,策劃了精品石器、青銅器等不同主題的臨展。”高雷説。

在辦展思路上不斷“破圈”,讓平泉市博物館文物的知名度也不斷擴大。“近幾年,館裏文物‘出差’是常態。遼代農耕用具、白釉荷花盤、花式口三彩盤等文物,曾受邀到河北博物院、承德博物館、瀋陽博物館、秦皇島博物館參展。”高雷樂見越來越多文物走出平泉。他説,將平泉文物展出去,提升縣級博物館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是近幾年平泉市博物館“朋友圈”不斷擴大的重要原因。

採訪快結束時,高雷的手機鈴聲響起。“是博物館同行打來的,協商邀請館裏幾件文物過去參展。”高雷表示,如果文物和觀眾之間的距離是100步,當它們向你走了99步,來到家門口,那麼最後一步,希望觀眾能毫不猶豫地迎上前去,隔著悠長歲月,感受來自平泉的“最炫民族風”。(記者 曹錚)

(原標題:辦展思路“破圈”喚醒“沉睡”文物——平泉市博物館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