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族科普

上海:筆墨丹青繪就絲路精神

發佈時間:2023-12-08 15:38:55 | 來源:解放日報 | 作者:陳俊珺 | 責任編輯:米思婕

(楊正新《沙漠駱駝》圖片由上海中國畫院提供)

(張雷平《交河故城》圖片由上海中國畫院提供)

(張培成《玄奘西行》圖片由上海中國畫院提供)

今天,“山高水長頌絲路——2023年上海中國畫院年展”開幕。展覽匯聚了上海中國畫院老中青三代畫師創作的60余幅作品。這些佳作或具象或意象地挖掘了“一帶一路”的文化歷史內涵。

古樸的溫暖    

走進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只見上海中國畫院老中青三代畫師都拿出了看家本領,用自己獨到的藝術視角與極富個性的表現力闡釋著“一帶一路”這一主題。

從年屆百歲的林曦明的《清漓秀色》、陳家泠的四條屏《向日葵》、施大畏的《我們的歲月No.3》、陳琪的《高山杜鵑花》、毛國倫的《天馬行》,到汪家芳的《西嶽華山》、樂震文的《嵐飛生翠》、程多多的《綠水青山》……令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交河故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是古絲綢之路必經的重要城市,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之一。經過歲月的雕琢,這片廢墟蒼涼而絕美,就像一位歷經風雨滄桑的黃土老人,講述著曾經的滄桑。

亮相此次展覽的張雷平的《交河故城》系列由三幅作品組成,色彩令人耳目一新。“當我揮汗走進交河故城遺址,穿梭于斷壁殘垣之間,辨認著這裡曾經的繁華街道和成熟的城市規劃,以及先人留下來的點點生活痕跡時,心裏充滿敬意和感嘆。”張雷平告訴記者。

在感嘆之餘,她一連創作了幾幅以交河故城為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以現代構成的方式對這座遺址進行提煉和概括,以厚重而流暢的金石書法線條結合點、面,並用土紅等褐色調展現雖蒼涼卻溫暖古樸的場面。這組作品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透出交河故城雄渾厚重的身姿、動人心魄的氣勢和悠遠神秘的力量。

“走出”交河故城,一頭水墨駱駝映入眼簾。在畫家楊正新看來,駱駝是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交流媒介,它們曾肩負著東西方交流的重任。有趣的是,他並沒有畫出完整的駱駝,而是畫了一幅駱駝轉過頭來的大特寫。寥寥數筆,以簡勝繁,構圖清奇。駱駝嘴邊的紅繩使人聯想起它的身邊有一個駱駝隊,穿越在浩瀚的沙漠中。

花鳥畫如何表現“一帶一路”這一主題?畫家唐逸覽匠心獨具,將十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國花匯聚于《一帶一路之花》中。畫面中心位置是中國國花牡丹,大氣又嬌艷。右下角有著紅色密集花瓣、形態與繡球花頗有些類似的,是緬甸國花龍船花,又有“水繡球”之稱。畫面上方垂下的黃色小花,是泰國國花金鏈花,又名“黃金雨”,花開時如黃色瀑布,明亮艷麗。此外,畫中還可見新加坡國花胡姬花、寮國國花雞蛋花、蒙古國國花翠雀花、馬來西亞國花扶桑花、越南國花蓮花、菲律賓國花茉莉花、汶萊國花杜鵑等。唐逸覽是著名畫家唐雲先生之子,他的畫風既承襲了父輩的傳統,又不乏自己的探索與創新。“花開預示著豐收,各國國花彼此映襯,生機勃勃,表達了美美與共的願景。”唐逸覽説道。

滄桑的韻味

畫家張培成一向以畫人物畫著稱,此次展出的《玄奘西行》是他近年來的力作。玄奘曾經沿著絲綢之路一路西行,克服重重困難,去佛教發源地古印度學習佛法、求得真經。《玄奘西行》講述的便是絲綢之路上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

遠遠望去,畫面的色調讓人聯想起敦煌壁畫,如置身於風蝕塵剝的洞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讓我過足了畫癮。”張培成對記者説。他非常喜愛敦煌壁畫與新疆的克孜爾壁畫,並從中汲取了諸多藝術養料。“敦煌壁畫本身就是中國與中亞等地文化交流的産物。而在新疆克孜爾壁畫中,有一些出自歐洲匠人之手。這些文化瑰寶都是文化自信、開放共融的成果。”

在這幅《玄奘西行》中,張培成力圖帶給觀眾一種新鮮的視覺感受。“我的人物造型並不寫實,而是有一些變形,但又不是很誇張。畫中的馬、駱駝都參照了敦煌壁畫。服裝則參照了波斯等地的細密畫上的服飾。畫面的空間佈局帶有一種虛擬性,植物、山、土坡也是參照壁畫組合起來的。”

這幅作品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畫面中的斑駁效果,既增添了歷史滄桑感,又打破了常規的視覺觀察邏輯。剝落的瘢痕呈現一種獨特的視覺美感,並帶有一種抽象的意趣。

馬球起源於西元前525年的波斯(今伊朗),漢代通過西域傳入中國,到了唐代尤其興盛。這項運動可以説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見證。畫家韓碩的《馬球圖》充滿動感。畫面中共有8人在打馬球,他們都身著唐代典型的裝束,在馬上競相揮動著馬球桿。每一匹馬的姿態、每一個人的表情都不相同,足見藝術家的功力。韓碩告訴記者,畫中的人物姿態參照了唐代墓葬壁畫,力圖表現那個時代的大氣、瀟灑與興盛。

靈動的抽象

展廳中的一幅抽象水墨《重合》令人回味良久。“我想換一種方式,用抽象水墨讓觀眾聯想到‘一帶一路’這一主題。”畫家鮑鶯説,“‘重合’這個題目可以理解為絲綢之路上多元文化的重合,也可以理解為古代絲綢之路和現代絲綢之路的重合。”

這幅獨特的抽象水墨是如何創作的?鮑鶯告訴記者,她先用蠟染花布的方法,把宣紙疊揉後浸泡在墨汁裏,經過一晝夜後取出,待自然風乾後再徐徐展開鋪平,宣紙上就出現了自然又縹緲的墨跡和深深淺淺的圖形。整個作畫的過程有點像行為藝術,她從當中撕下一條宣紙,並讓分開的兩邊邊緣有不同形狀,然後復原宣紙原尺寸去托裱,在留下的空白處用墨點點滿,同時留出撕開紙邊的邊緣,以凸顯兩條蜿蜒的白色線條。為了增加這條墨點帶子的速度感和流動感,她還在當中做了空白和深淺處理。

擅長山水畫的龐飛以潑墨潑彩法帶來了一幅表現敦煌氣象的《敦煌·營造》。這也是一幅抽象風格的作品,圖中難以辨認出具體的物象,橙黃與赭石相間的主色調自然而然地讓人聯想起敦煌。畫面中揮灑的墨色肆意淋漓地留下深深淺淺的印漬,形成某種碰撞感,與敦煌作為多元文明交匯地的複雜性格外契合。

今年5月,上海中國畫院曾組織一批畫家赴敦煌寫生,龐飛在敦煌獲得了許多藝術靈感。返滬後,他不斷翻看敦煌畫冊,還下載了一些網路圖片,其中有一張圖片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發現敦煌壁畫的斑駁脫落、千年風化和潑墨的效果非常相似,於是他試著選取了敦煌元素中的地磚等紋樣構成了畫面的元素主體。潑彩則選用硃砂、石青、石綠,再加上幾何地磚元素的運用,使得畫面呈現出壁畫的斑駁感,同時也讓人聯想到世界地理的宏觀。於是,龐飛從“世界”概念出發,在左右兩邊用古宋体寫了“東”和“西”,畫面立刻就有了大陸和海洋的氛圍。左邊落款的“敦煌”寫完後,他又寫了“沙州”和“敦薨”,這些都是敦煌的古地名。 

青年畫家週全的《海港圖畫》無疑是一幅展現美好生活的畫卷。他描繪了一群在洋山深水港鄰近山頭上畫畫的孩子。洋山深水港是中國最大的集裝箱港,也是今天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孩子們描繪的既是他們眼中的海港,也是中國航運及貿易的明天。

(原標題:筆墨丹青繪就絲路精神)

(記者 陳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