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賢達不僅躋身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第一批士官發射指揮長,還獲評最高等級的一級操作號手、一級指揮長。火箭軍為他榮記一等功。
“王牌號手”養成記

當兵在一營,親眼見證中央軍委授予“導彈發射先鋒營”榮譽稱號;戰鬥在一連,親身經歷第二炮兵授稱為“科技練兵模範連”;當班長在一班,帶領全班22次奪得"比武"第一;幹到一級軍士長,65次受到軍以上表彰,他就是聲名赫赫的導彈方陣“第一兵”,火箭軍某導彈旅班長何賢達。

當兵25年,何賢達處處與“一”結緣——

崗位是一班長,戰位是“一號手”,何賢達不僅躋身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第一批士官發射指揮長,還獲評最高等級的一級操作號手、一級指揮長,2次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

火箭軍為他榮記一等功。

何賢達被問起爭當“第一”難不難?他回答,難。但是,“王牌號手”也有“秘籍”。

秘籍一:心中有憂患,逢敵敢亮劍

2021年4月,何賢達作為“在黨旗下成長·我的奮鬥故事”火箭軍高級士官代表宣講團成員,從中原腹地到西北高原一路巡講,數萬人聆聽“兵王話憂患”。

何賢達回憶,那次發射車維護保養,晶片讀取數據不穩定。他就請戰友來“會診”、打電話問廠家,都認為是“偶發故障,沒啥影響”。

可何賢達仍有憂慮

“如果不明不白上戰場,就會稀裏糊塗吃敗仗。”何賢達説。他逐級上報故障,主動請纓對全旅發射車進行排查。30多個晝夜,吃住在車庫,判讀校核5萬多組數據,最終形成一份詳盡的故障分析報告和解決方案。不久後,廠家對故障元器件全部進行升級改制,徹底排除了隱患。發射車設計總師為他豎起拇指:“這個老兵,牛!”

遇事操心、幹事盡心,這是何賢達的做事原則。

何賢達不僅導彈專業精湛,思想教育也很有方法,被評為火箭軍優秀政治教員。圖為何賢達為戰友講授黨史軍史知識。中國網發 劉明松 攝

旅長呂爾參是何賢達的老營長,他毫不掩飾對這位老兵的喜愛:“他有擔當、愛琢磨,我們很省心、也放心。”

前幾年,該旅接收一批新型導彈裝備,“先鋒營”率先轉型淬煉“新劍法”。此時,營長在外執行任務,“種子選手”何賢達臨陣受命擔任“總教頭”。那段時間,全營所有操作單元“輪流訓”,何賢達守著導彈車“連軸轉”,天天只能睡個“囫圇覺”。一個多月後,上級組織操作能力考核,所有號手全部“通關”。

營長得知消息,連呼“沒想到”,何賢達卻憨厚一笑:“新裝備早一天形成能力,就能早一天展露鋒芒,接下來還要開展全崗操作訓練。”

該旅組織換型轉訓、全崗操作、減員訓練,何賢達次次迎著困難上、頂著壓力幹,趟出一條條訓練新路子。

該旅發射歷史上第100枚導彈,寒區亮劍、困難重重,何賢達帶著沒有發射經驗的操作單元“征戰大漠”,打出了“滿堂彩”,他也戴上一枚金燦燦的一等功獎章。

何賢達堅信:心存憂患,胸膛裏永遠激情燃燒;狹路逢敵,大國長劍必將所向披靡!

何賢達事事衝在前幹在先,他在“獵人意志訓練”中第一個穿越火障。中國網發 劉明松 攝

秘籍二:練最硬本領,當一流好兵

沙場論劍,千里點兵。那年初夏,火箭軍某型導彈集訓式比武如火如荼。多支導彈勁旅、數百發射號手早已“就位”,何賢達卻“遲到”了。

集訓吹響號角,何賢達正在外地參加某重大活動,等他匆匆趕回訓練場,不少號手早已成竹在胸、躍躍欲試。歸營當晚,何賢達便帶著骨幹制定“強訓計劃”,連夜展開“火線突擊”。

集訓一個多月,天天鏖戰到淩晨,終於迎來比武交鋒的日子。理論比拼、故障判讀、實裝操作、戰法運用,一輪接著一輪交鋒博弈,從下午4點一直考到淩晨2點,何賢達帶著發射單元“彎道超車”,以接近滿分的驕人戰績,殺出重圍,斬獲第一。

打仗本領越練越硬,何賢達卻越來越瘦。比武歸營,一稱體重,居然輕了20多斤。回到家裏,妻子胡玲麗看著很心疼:“你也40多歲的人了,哪能這樣不要命?”

何賢達笑著説:“武藝練不精,咋配當老兵?”

軍人的最美樣子是在演兵場上,何賢達正在指揮發射操作訓練。中國網發 劉明松 攝

二級軍士長汪明喜,與何賢達在“先鋒營”一起戰鬥了20多年,雖説他也是全旅導彈專業的“大拿”,但對何賢達卻充滿佩服之情:“他就是一本會走動的‘導彈字典’。”

何賢達到底有多牛?戰友們扳著指頭,如數家珍般列舉他的“數字新聞”——

精通3型導彈武器,執行30余次重大任務,9次將導彈送上藍天,參與編寫20多種專業教材和40余項規程規範,排除200余起裝備故障,奪得14次比武冠軍,被評為火箭軍“工匠型”士官。

“我們也就是‘學會了、記熟了’,何賢達卻是‘學通了、研透了’。”汪明喜的這句話,道出許多官兵的共同感受。

2018年11月,汪明喜參加專業技師考核,精心撰寫一篇“關於瞄準號手發展趨勢”的論文,幾經打磨後,請何賢達給“把把關”。

本以為“無可挑剔”,沒想到何賢達研讀半宿,提出10多條建議,從“瞄準原理”到“智慧技術”,從“單一型”到“全型號”,汪明喜聽了自嘆不如:“相比我的‘就事論事’,他的建議很‘高級’,充滿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

練最硬本領,當一流好兵,何賢達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導彈精兵”從旅裏走向全軍,也走進全國人民的視線:他先後參加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慶祝建軍88週年國防部招待會、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火炬傳遞活動……

訓練間隙,何賢達(中)為號手詳細講解裝備故障判斷和搶修技能。中國網發 宣澤輝 攝

秘籍三:甘為先行者,勇當探路人

何賢達在發射一營一連一排一班戰鬥25年,一次次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沒有先例,我就來當第一人!”

當兵第二年,何賢達憑藉精湛的吊裝技術,將全旅“第一吊”的桂冠收入囊中,在新中國成立50週年閱兵中展露頭角,閱兵場上火線入黨。當兵第三年,何賢達經過旅總師、發射營長、專業教員“三堂會考”,通過了當時由高學歷幹部擔任的發射“一號手”考核,成為全旅首個擔此重任的士官。導彈發射“男一號”,一幹就是12年。何賢達再度發力,一路打拼,成為戰略導彈部隊歷史上首批士官發射指揮長。

那一年,該旅列裝新型導彈武器裝備,何賢達打起背包又出發了:第一批赴廠家培訓、第一輪編寫規程、第一波開展模擬訓練……

在何賢達的軍旅生涯中,這樣吃螃蟹、開先河的事情,多得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但他心中有個堅定的信念:“爭第一、當王牌”,這是所有火箭兵的夢。

該旅“先鋒營”有個創新工作室,名曰“礪刃”,房間雖然不大,卻出爐30多項成果,既有小革新、小發明,也有新訓法、新戰法,工作室的始創者便是“首席創客”何賢達。

一次演練,導調組突然宣佈2名號手“退出戰鬥”,“打”得何賢達措手不及,導致“敗走麥城”。戰罷歸營,他心裏仍在“後怕”:“這要真打起仗來,咋交代?”

一遍遍回放、一次次燒腦,何賢達冒出一個大膽想法:“減員操作”。此言一齣,讓不少人捏了一把汗:“導彈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規程哪能説改就改。”

何賢達做事認真負責,他正在進行裝備維護檢修。中國網發 宣澤輝 攝

何賢達經過100多次研究論證和反覆試訓,摸索出“號手隨機互換、單元隨機重組”的全新“東風劍譜”,成果在部隊廣泛推廣。

時隔不久,一次夜間發射訓練,不巧趕上山區大霧,操作號手費了半天勁,轉彈瞄準卻“找不到北”。何賢達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戰爭不分晝與夜,只有提升夜戰夜訓水準,才能讓“長劍夜引弓”成為常態、出鞘生威。

何賢達帶著幾名骨幹,緊盯訓練難題創新攻關,研製出“瞄準三腳架夜間照明裝置”“指示器精確定位裝置”,將夜間瞄準速度和精度提高近一倍。

秘籍四:你是兵的樣子,兵是你的影子

何賢達一路載譽前行,11次被評為各類標兵。然而,他最珍視“班長標兵”這個榮譽,最看重“兵頭將尾”這個角色。

何賢達説:“一班之長,不僅自己要成才,還要帶動全班成長。”

何賢達在這當了21年班長。

讓人沒想到的是,他現在的幾名“頂頭上司”,居然曾是他帶過的兵。

“先鋒營”營部參謀張磊,剛入伍時是個“小胖墩”,體能不過關,體重老超標。何賢達帶著他“邁開腿”,盯著他“管住嘴”。眼看著肉下去了、本事上來了,當兵第二年張磊就考學提幹,現在見了何賢達,還一口一個“何班長”。

裝備維護保養時,何賢達正在與號手一起檢查車輛底盤。中國網發 宣澤輝 攝

一連指導員李磊,2013年9月入伍到一班,第一次五公里越野就被何賢達“套”了兩圈,把他搞了個大紅臉。何賢達跟他結成對子,手把手地幫、面對面地帶,一直把他送進軍校的大門。

幾年後,李磊回到一連當指導員,面對30多個比自己兵齡長的“老班長”,心裏直髮怵,何賢達再次靠上去:“你大膽去幹,有我幫你兜底。”李磊説:“這種感覺仍如當年,有老班長在,我就有信心。”

何賢達“帶”幹部,在旅裏不是新聞,旅領導四處推廣經驗:“老士官發揮‘身在兵中更知兵’的優勢,要為新幹部當好‘雷達’和‘參謀’。”

“先鋒營”教導員袁怡光到任當晚,何賢達就敲開他的房門,既講“亮點事”,也説“重點人”;新排長白宇思分到連隊,一時沒有合適的專業崗位,何賢達主動讓出發射指揮長,還“扶開工送一程”:“排長不當指揮長,不僅個人發展受限,帶兵也難有威信。”

他兩次被火箭軍評為“好班長標兵”,引來不少幹部骨幹請教帶兵之道,他毫不吝嗇傾囊相授——

“班長也不能‘一桿子插到底’,要搞能級管理、壓茬培養。”何賢達推行士官帶上等兵、上等兵帶列兵,一茬一茬傳幫帶,讓人人肩上有責任、個個能夠受鍛鍊。這些年,一班為部隊輸送14名幹部、20名班長。

何賢達(左一)正在組織發射單元操作號手進行實裝訓練。中國網發 劉明松 攝

“育才不能搞‘一刀切’,發揮所長才能人人成才。”何賢達為每名戰士畫出成才“路線圖”,科學確定成才目標。下士黃德斌,電腦玩得溜,何賢達就讓他幹通信號手,還請來2名“高手”面授機宜,把他送上全旅比武的“擂主”寶座。初中文化的汪國平,本打算學有難度的“一號手”,何賢達認為“目標過高”,為他調整了崗位,不僅培養出“獨當一面”的專業大拿,還鼓勵他函授學習圓了“大學夢”。

戰士們説:“願意跟著這樣的班長,上戰場、打勝仗!”

《中國軍人》“特戰尖刀”劉近

《中國軍人》|中國網軍事頻道出品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楊新華

監 制:蔡曉娟 唐佳蕾

編 導:謝露瑩 李永飛

文字: 李永飛

圖 片:劉明松 宣澤輝

後 期:李佳懌

編 審:張艷玲

(版權作品,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