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將會呈現哪些新變化

發佈時間:2018-01-27 12:42:36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董強 等    責任編輯: 郭澤涵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有人説,也將是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元年。可以預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雙向支撐拉動,在2018年將呈現出鼓舞人心的動人旋律:伴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將在組織管理、工作運作、政策制度等諸多方面呈現出更加鼓舞人心的新變化。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雙向支撐2018律動

2017年,無疑是我國軍民融合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兩次召開全體會議,軍民融合發展列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並寫入黨章。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有人説,也將是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元年。可以預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雙向支撐拉動,在2018年將呈現出鼓舞人心的動人旋律:伴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將在組織管理、工作運作、政策制度等諸多方面呈現出更加鼓舞人心的新變化。

高品質發展 更深度融合

——中國軍民融合發展2018展望

■解放軍報記者 董強

誰言博弈尚優遊 利害相磨未始休

組織管理體系 日益優化①

1月3日,黑龍江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兩位副主任專程趕到哈爾濱工程大學調研。利用寒地、極地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成為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

同一天,青海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全省軍民融合發展工作,圍繞探索符合青海實際的軍民融合發展路子集思廣益。

一東一西,兩個舉措,是巧合也是必然。在廣大軍民翹首企盼中,截至去年12月底,31個省市自治區黨委軍民融合領導機構相繼組建運作。

組織管理體系建立完善,最重要的是明確了責任主體。行業、領域如何相互聯通、怎樣形成合力?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戰略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張正貴認為,這正是各地需要下大力抓好的一件大事。

舊問題解決之後,新矛盾會隨之而來。組織管理體系也不例外。“誰言博弈尚優遊,利害相磨未始休。”博弈對壘中,“優遊”難以企及,“相磨”才是常態:決策層經過磨合,統一領導才能告別“懸空”;協調層經過磨合,軍地協調才能避免“隔空”;執行層經過磨合,順暢高效才能杜絕“空轉”。

在陜西,西安市正全力以赴落實好國家下達的軍民融合創新改革試驗11項授權任務;而在千余公里之外的湖南長沙,當地政府繼續對新獲批建設國家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的企業提供資助……歲末年初,各地新舉措接連不斷,這也意味著:2018,建設,在磨合中日益優化,既大有可為又任重道遠。

川平直可追飛箭 風健還能溯急流

工作運作體系 健康發展②

2018年1月4日,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運作3週年。令人欣喜的是,這個平臺年度資訊發佈總量,從第一年1200條到第三年4500余條,增長了近4倍。

軍隊採購網運作情況同樣令人振奮:截至1月24日上午9時,總訪問量已超過220萬次。

而在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軍民融合需求欄目則成了軍地許多單位“離不開”的固定瀏覽板塊。信用體系網創始人孫藝豪説,從這裡不僅能夠看到具體需求資訊,科學的大數據分析也能把握“軍轉民”“民參軍”許多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

三大平臺只是一個縮影,軍民融合工作運作體系健康發展,成績令世人矚目。

而今,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三大平臺運作維護團隊正在積極行動:2018 年,進一步以需求為牽引,把培育軍民融合微觀主體作為重要任務,落實在細節上。

大盤取厚勢,落子開新局。展望2018,軍民融合領域的國家主導將緊緊圍繞三重定位,持續強化精準設計:把軍民深度融合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國家戰略和基本方略的高度,統籌謀劃、全面落實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川平直可追飛箭,風健還能溯急流。”軍民深度融合,既要不斷回頭“補課”補齊短板,更要“立項”發展善謀新篇。怎樣從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思考軍民融合?如何關注國家應對重大威脅風險的戰略需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這些深層次問題必須回答,2018年軍民深度融合令人期待。

1  2  3  4  5  6  >  


分享到: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中國軍網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