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九天 永不失重——記“奮進新時代、築夢寫忠誠”的航太員群體(下)

發佈時間:2018-01-22 19:12:23    來源:中國網    作者:謝露瑩 趙金龍 劉克 孫偉     責任編輯:金玉澤

2008年9月29日,神舟七號航太員劉伯明返回航太員公寓與妻子擁抱。朱九通 攝

中國網軍事1月22日訊(記者謝露瑩 通訊員趙金龍 劉克 孫偉)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英雄航太員的每一段壯美航程,都標定下中國航太事業發展的新高度,開創了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境界,無不在人類探索太空的偉大征途上,刻下深深印跡。

這印跡,不只是他們一次次刷新的飛天高度,以及所留下的神聖瞬間、偉大呈現,還有背後比天還高的精神境界、比天還大的大愛情懷。

身體失重,心靈永不失重

20年來,航太員為國出征、六上太空、連戰連捷,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贏得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鮮花、掌聲和讚譽聲,收穫了許多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榮譽和光環。

然而,無論世界如何歡騰,英雄的內心卻始終波瀾不驚——

2003年10月16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內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6時23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在這片曾孕育一代天驕的神奇土地。楊利偉身著乳白色航太服,輕快地跨出外表被大氣層摩擦燒灼成古銅色的返回艙,圓滿完成我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任務。面對鏡頭,他説的第一句話,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1963年6月16日,前蘇聯宇航員捷列什科娃駕乘東方6號宇宙飛船升空,成為世界第一位女航太員。49年後同一天的18時37分,劉洋隨神舟九號載人飛船一飛沖天,在太空留下中國首位女航太員的身影,使中華民族傳誦千百年的“嫦娥飛天”傳説成為現實。她返回地面出艙時,説的第一句話,還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聶海勝兩度飛天、景海鵬三上太空,每次凱旋後的第一句話,仍然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

“我為祖國感到驕傲”,這未曾刻意安排的一句話,表達了一名革命軍人對祖國的摯愛,折射了一個英雄群體對待榮譽的清醒。

這份摯愛,源於航太員們深知,遠征九天代表的是中華民族,背後站立著一個強大的祖國,榮譽應該屬於祖國、屬於全國人民、屬於每一名航太科技工作者。

這份清醒,源於航太員們懂得,為托舉他們一飛沖天,多少人把鋪蓋搬到車間晝夜苦戰,多少人累倒在機器旁爬起來繼續工作,多少老專家過早地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多少年輕人過早地霜染兩鬢……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摯愛和清醒,他們每次任務凱旋,他們最先做的就是歸零成績、歸零經歷、歸零心態,一切從頭開始,繼續日復一日地重復著飛天和準備飛天的工作。

如今,航太員中有7人已是年過半百的將軍,每次訓練他們仍然帶頭參加,航太生理功能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骨骼代謝變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功能更是普通人無法比的。

對此,曾經有人問他們:“你們已經功成名就,又過了知天命的年齡,還用得著這麼拼命嗎?”他們的回答鏗鏘有力:“黨和人民給予我們崇高榮譽,祖國托舉我們飛上太空,我們唯一的使命就是為國出征,只要黨一聲令下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身體失重,心靈永不失重。面對黨和國家給予的崇高榮譽,面對人民群眾給予的莫大支援,航太員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回報國家、回報社會。20年來,他們用上千場報告、數百次公益活動,詮釋了肩負的社會責任。他們説:“傳播飛天夢、傳遞正能量,這是飛天任務的繼續,累但快樂、幸福!”

2011年10月,景海鵬回中學母校作報告。看到老師和同學們坐在露天操場上,報告席卻設在搭著涼棚的主席臺上,他執意不肯。“我是來向各位老師、校友報告自己離開母校20多年間的學習工作經歷的,應該站著向大家彙報。”最後,他站在操場上整整講了4個半小時。

2013年春,景海鵬應邀到某高校作報告。活動結束後,校方按規定想給授課費,不料被他婉言拒絕。回到航太員大隊吃過午飯後,景海鵬發現學校竟然把裝有授課費的信封,塞到了他的手提袋裏。於是,景海鵬第一時間向大隊領導作了彙報,並委託隨行人員將授課費迅速給邀請方送回去。學校領導欽佩地説:“景海鵬真正做到了任務前後一樣出色、天上地下一樣完美!”

1  2  3  4  >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