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王飛雪(左一)帶領團隊先後攻克關鍵技術近200項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 (記者李悅)衛星導航系統,歷來是世界科技競爭的重要領域。中國“北斗”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坐標”。在“北斗”問天的征程上,每一步艱難與探索,都與一個名字密不可分,他就是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飛雪。

1995年,研製中的北斗導航系統建設遇到信號快速捕獲瓶頸問題。得知此事後,還在讀博的王飛雪和2名同學大膽創新,提出“全數字化快速捕獲信號與接收技術方案”。

3年後,在北京星地對接現場,當信號捕捉成功那一刻,在場專家們都不敢相信,十幾年未能突破的瓶頸技術,盡被幾個年輕人僅用3年完美破解。

王飛雪説:“在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上,決不能含糊,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用超常的努力實現超常的跨越。”

2007年4月,北斗二號第一顆衛星進入某一區域後,受複雜電磁信號干擾與地面失去聯繫。

王飛雪説:“當時面臨一個抉擇,一個是‘躲’,一個是“抗’。‘躲’就是換頻率,避開這個東西;‘抗’就是在星上增加主動的抗干擾措施,抑制它。”

“躲”已有先例,而“抗”還是未知。多數國內同行傾向於“躲”。但這一“躲”國家就要遭受數十億的損失!王飛雪當場立下軍令狀,3個月內拿出“抗體”。他和團隊玩命般與時間賽跑,吃住都在實驗室。不到3個月,難題破解,北斗衛星抗干擾能力提升了1000倍。

國防科技大學孫廣富説:“他是很隨和的一個人,但是真正面對工作,特別是面對指標,高難指標,一旦定了,他是非常較真的一個人。”

正是在這樣的“較真”下,王飛雪帶領團隊先後攻克關鍵技術近200項,個人先後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國科協“求是獎”,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軍優秀共産黨員。

2013年,習主席視察國防科大期間,王飛雪講解了北斗科研成果。當主席關切地問:“核心技術是不是掌握在我們手裏?”王飛雪自豪地向主席報告:“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完全自主可控,系統的安全性能能夠保證。”

王飛雪説:“牢記習主席囑託,讓一項又一項‘世界首創’印上‘中國製造’的標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