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成立的五大戰區如何履行職責,一直都充滿神秘色彩。10月7日,解放軍官方媒體的報道撩起這層面紗,通過南部戰區開創“戰區主戰”新局面的事跡,讓外界一窺中國戰區到底是如何打仗。

不只負責“打仗”

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近日連續發佈一組“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報道,10月7日的該報頭版以“鎮守南疆著風流”為題,講述南部戰區自成立之日如何開創“戰區主戰”新局面。

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戰區取代七大軍區,聯合作戰體系進入“新體制時間”。從使命職責上講,戰區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擔負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我們通俗講的“打仗”只是作戰任務的一種形態,戰爭行動和非戰爭軍事行動都由戰區直接指揮,意味著搶險救災、巡邏執勤等也都是由戰區指揮。

從戰區“打仗”使命任務來看,戰區首要任務是研究制定戰區戰略,切實把與誰打仗、在哪打仗、打什麼仗,怎麼塑造態勢、管控危機、打贏戰爭等全局性重大問題研究透。這也意味著,不同方向的戰區戰略是不同的,比如南部戰區和西部戰區的職責使命、因“和誰打,在哪打,打什麼仗”不同,戰略制定就不同。

統一指揮配屬力量

報道稱,南部戰區的外部環境是“放眼戰略全局,戰區方向正逐步成為戰略博弈熱點和利益衝突前沿,周邊及轄區熱點多、燃點低,應急處突要求高,維權維穩壓力大……”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相關分析人士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意味著不同戰區需要根據不同對手的作戰體系、作戰裝備、作戰戰法甚至對方的軍事思想等方方面面的研究,分析對方特點,根據對方弱點制定作戰方案,採取針對性用兵。

從時間上講,戰區統一指揮轄區力量存在試運作和全面履行兩個階段。該報道稱,“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南部戰區從試運作進入全面履行指揮權責的新階段,正式對戰區部隊和其他配屬力量實施統一指揮。”相關人士分析稱,這意味著在南海地區執行巡邏任務的海軍艦艇部隊指揮權由此前的海軍交接至戰區聯指。這種交接標誌著以前各軍種的巡邏任務統一歸於聯指,海軍艦艇、空軍戰機可以由聯指統一指揮,巡邏任務可以海、空聯合完成,資訊、指揮都是一體的。

從隸屬關係上看,“以戰區為樞紐,縱向承接軍委聯指、聯動戰區各軍種指揮機構和任務部隊,橫向銜接各軍種、戰略支援保障力量和相關戰區。”這充分展示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而且戰區管轄的不僅有轄區內的各軍種,還同時對進入戰區範圍內執行任務的部隊也有指揮權。以7月30日在朱日和舉行的建軍90週年閱兵為例,朱日和基地隸屬中部戰區,時任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擔任閱兵總指揮,統一指揮在朱日和基地執行任務的其他戰區任務部隊。

其次,“戰略支援保障力量”在橫向銜接中單獨列出,透露出目前在縱向戰區指揮體系中,戰略支援部隊尚未在列。同時戰區與軍種的銜接顯然有兩條線,一條是轄區內的各軍種指揮機構,另一條是各軍種參謀部。

分析人士認為,這説明聯指和轄區內各種兵力,以及各軍種的關係正在逐步理順中,並且在一年多的時間中得到顯著改善。最有力的證明是九寨溝地震救援大行動。8月8日,九寨溝發生地震後,西部戰區聯指統一協調兵力,派遣戰區陸軍、空軍、四川省軍區、西寧聯保中心的陸航、工兵、醫療、民兵等多軍兵種展開救援。這次救援行動的迅速、及時是戰區改革後在實踐中的一次應用。

培養聯合作戰人才

從日常運作看,戰區聯指中心已經形成一套聯合作戰指揮資訊系統,可以統一指揮、調動轄區兵力。報道稱,“南部戰區聯指中心,熒屏閃爍。指揮人員正通過指揮資訊系統,對戰區軍以上部隊進行呼點抽查。”

與系統相呼應的是,戰區人員結構也與此前大陸軍、大軍區模式不同,戰區人員由陸海空火箭軍等軍種人員組成。“身著各色作訓服的作戰值班人員,學習聯合作戰值班流程……”

據此前報道,聯指中心每一個席位上的指揮員必須通過資格認證,每一支保障力量必須按照作戰編組值班,一個編組由十多人組成,分別來自戰區機關和四大軍種,目的在於體系深度聯合促進指揮一體融合。戰區參謀人員需要掌握戰區陸海空火箭軍基本情況和相關兵種知識,具備熟練操作資訊系統進行戰備值班的能力。

這種人才應用模式的轉變,帶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每個人都具備聯合作戰能力,了解陸海空天各軍種情況,除了自身業務特長,也能涉獵其他軍種。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聯合作戰的根本最終在於人的思維方式轉變,既有專業知識又具備聯合作戰思維,才能在各種作戰行動中讓各軍種更好聯合。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個過程。(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