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一站加強和拓展黨支部建設紀實之二

位於鄂西巴山深處的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一站。


中國網9月15日訊 都説基層黨支部是堅強的戰鬥堡壘,這種戰鬥性到底從哪來?面對新的形勢應該怎麼建?

9月初,記者走進位於鄂西巴山深處的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一站,解讀這個黨支部的“戰鬥密碼”。

剛到站就趕上一場戰鬥演練。警報響起,戰鬥打響!只見,雷達在雲霧間飛旋,操縱、報務、油機等各專業人員衝向戰位,迅速進入一等戰鬥值班狀態。

方艙內氣氛凝重,資訊流交織暗涌。屏顯穩定跟蹤,目標向雷達網某區域方向突圍,其超低空突防蓄意明顯,近了,更近了。突然,“敵機”釋放強電子干擾,信號源淹沒在雜波中。“目標將從XX點方向進入,請密切跟蹤監視。”“迅速判明干擾種類,採取反干擾措施!”一道道指令發出,“敵機”回波重現,被牢牢鎖定。

養兵千日,用兵千日。作為祖國的千里眼,官兵們要時刻睜大警惕的眼睛,捕捉熒光屏上的每一個“目標”,為上級提供最準確、最及時的情報。

身在一站,就與戰鬥為伴。46年的站史,也是一部“戰鬥史”。盤山公路還未修通前,這裡每年冬天大雪封山,最低溫度達-10℃。由於海拔高,濕氣重,連隊不少官兵患有關節炎、濕疹等慢性病。

一次,該站擔負重大雷達情報保障任務,一號班要24小時值班,一日三餐都得靠戰士們送上山,晚上天氣又冷又潮,雖然穿上了厚厚的棉大衣,生起了火爐,但大夥還是凍得直打哆嗦。油機班長盧運全對油機不放心,索性把床搬進了油機庫房,在裏面一住就是10多天,導致本來已患有風濕的右腿積了水,在鎮上的醫院躺了10天才有所好轉。從那以後,盧運全的右腿每天要貼兩片膏藥。

“生命可以透支,履行使命決不欠賬!”在奉獻與索取、堅守與退縮之間,高山雷達兵選擇了奉獻和堅守。

“編制是首站,戰鬥力更是排頭兵”“支部帶頭謀打贏,黨員帶頭練本領”“不懼雷霆不懼風,火眼金睛審長空”……出了方艙,記者沿陣地道路拾階而上,一道道火熱的戰鬥標語映入視線,它們記錄著一站黨支部帶領官兵常年厚積、隨時薄發的實戰化練兵足印,更見證了一站軍事訓練水準到達第一後再次出發的不斷攀高之路。

然而,一站也曾經歷過戰鬥力建設的低谷。

2010年,旅裏在軍事考核中加入了實戰背景,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改變,讓習慣了以往考核模式的他們,在這次考核中墊了底,黨支部被要求在旅年底軍事訓練總結會上作了檢討。這次的經歷,對官兵觸動很大。當時,連隊每個人都在反思,問自己:“如果戰鬥現在打響,我準備好了嗎?”圍繞這個問題,全站官兵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討論,每個人都發了言。為了銘記這次墊底,他們還將這個問題立在了通往雷達陣地的臺階旁,讓官兵的每一次衝鋒,都帶著職責之問。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