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之巔的雷達兵。

中國網新聞9月11日訊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九月初,在巴東雷達站,官兵們正在緊張排練歌咏比賽表演曲目,這首《在太行山上》,是官兵們集體投票選出來的。大家説,這首歌裏,母送兒、妻送郎,上戰場、保家國的場面,很是打動他們。四級軍士長、油機員李城繁談到妻兒時,話不多,句句哽咽。第一次見到兒子,他剛出生,第二次見到兒子,他剛學會走路,第三次見到兒子,他試著叫我爸爸……兒子在李城繁的印象中,成了定格在一張張照片中,無法串起的回憶。在7歲大的李思翰的記憶中,父親的形象又何嘗不是如此?

“聽爺爺説,我兩歲那年,爸爸提前休假回家,媽媽既意外,又高興,將我抱給爸爸,我卻對著這個‘陌生人’嚎啕大哭,喊著‘媽媽救我,媽媽救我!’”小思翰説話時,淚水在眼裏打轉。“還有一次,爺爺問我:‘想不想爸爸?’我卻拉著爺爺走到電腦前,指著電腦螢幕説:‘這就是爸爸,這就是爸爸。’”

每當李城繁想家的時候,他都會來到“同心林”尋找心靈的慰藉。到站第一天,他就聽人講起這樣一個故事:許多年前,該站一名老兵因被上級抽調參加演訓任務,耽誤了和女友約定的婚期,女友一度和他鬧分手。官兵了解到情況後,想了很多辦法,成功邀請這名“準軍嫂”上山。兩人見面後不久,誤會渙然冰釋,他們二人還在山上種下了兩棵樹苗,並取名“同心林”,寓意夫妻同心。在李城繁看來,舍小家顧大家這种家國情懷,在許多軍人家庭中很普遍。

軍嫂熊攀懷有身孕,前些日子,她專門到連隊來,叫丈夫暢煒安心工作,家中事務公婆在幫忙操持;排長楊超來連隊已經三年多了,與妻子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今年小孩剛出生沒幾天,他就匆忙趕回連隊執行任務,他覺得自己虧欠家庭很多;指導員俞夢溪給官兵們授課時,總有説不完的話,可談起愛人方伊思時,嗓子眼似乎被東西堵住了,只能不斷地用豎大拇指的方式,表達對妻子的感激。

“妻兒叫我紮根高山,守好空疆;我定全力以赴,枕戈待旦,織密無形天網。” 短暫的休息後,官兵們又精神抖擻,排練起歌咏比賽表演曲目。只聽,山間又回蕩著這樣的歌聲:“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