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8月31日訊(通訊員 焦龍)他守得清貧,耐得寂寞,把青春刻在了環境苦厄的深山陣地上;他愛軍精武,牢記使命,常年奮戰在雷達技術保障的最前沿。他是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雷達技師陳雁飛——一名強軍路上的科技精兵。

青春理想,勝利之光

鄂西山區腹地,一場空中突擊突防實戰演練如期拉開。

戰鬥打響兩小時前,擔負情報保障任務的某型雷達突然“趴窩”。怎麼辦?這時,一個消瘦的身影從人群中竄出,幾分鐘後,只見這個人雙手漆黑,灰頭土臉的下山來,身後雷達天線運轉如常。

“陳技,怎麼不跑了,剛才快的像道閃電呢。”“也得讓咱陳技緩緩勁兒啊,他若累壞了,咱的雷達就沒人保障了,”戰友的打趣讓他欣慰,雷達的“病”能治好,自己累點算啥?

提起他,全旅官兵沒有一個不豎起大拇指的,他是戰友口中的 “天眼神醫”,演習演練,雷達出現險情,他總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

醫者,堪雜症,除病患者也。陳雁飛的“神醫”之路,還得從入伍之初講起。作為直招士官的他,剛下連時,白白凈凈,一副“書生相”,第一次見到雷達時,眼前的龐然大物讓自己心裏直打鼓,説實話,那時自己心裏真沒底。

大雁高飛,圓夢空天

陳雁飛在地方大學學習的是電子資訊工程,雖然看過一些書,但對雷達的了解幾乎為零。“剛來就要放棄?”陳雁飛在心裏這樣拷問自己,“怕難,怕吃苦的話,我當初為啥選擇軍營建功立業?”

他邊幹邊學,很快掌握了雷達發射、接收到信號處理,各個分系統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一次,在學習過程中,他發現某器件故障頻繁、返修率很高,詢問廠家後得知,此問題一直較為突出,目前還處於技術空白區至今尚未攻破。

他帶著技術攻關小組,主動請求到雷達裝備生産廠家交流學習,結合一線的技術保障維修經驗,同雷達廠家設計師共同探討技術難題,廢寢忘食、反覆論證,最終將這個難題拿下。該型雷達總體設計師感慨:“這個士官不簡單!”

今年七月,該旅一部高機動雷達參加“朱日和”演練,當到達指定陣地展開架設後,卻出現了問題,改機技師束手無策,只得上報前線指揮部,請求支援搶修。

此時,陳雁飛所負責的雷達裝備正準備進行年維護,當他得知消息後,主動請纓,連夜出發,徑直奔赴演練場進行戰場支援搶修。到達陣地不久,天降暴雨,無法滿足室外搶修雷達故障條件。

怎麼辦?陳雁飛當機立斷,捲起袖子,像醫生為病人把脈似的,在雷達上小心翼翼摸索起來,給雷達來了個全面的“體檢”。

雨停間隙,他帶著搶修小組爭分奪秒進行搶修,一次性排故 13項。完成支援搶修後,他婉拒了參演部隊留隊休息的好意,顧不上喝口水,立刻返回連隊,重新投入到雷達裝備年維護工作中。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陳雁飛紮根深山、常年奮戰在技術保障最前沿,以站為家,苦厄的條件沒能阻擋他成長的腳步,從事技術保障工作,他愛護裝備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一部部被他擦亮的“天眼”正傲視蒼穹,守衛著祖國的藍天。

逢雷雨風雪天氣,別人想的都是找地方躲一躲,他卻總是大步流星往裝備陣地上竄。從小學徒到兵專家,八年戎裝歲月,陳雁飛的成長進步,離不開這股“犟”勁。

今天,他已能獨立保障多型數部雷達裝備,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技術論文6篇,先後6次被裝備科研院(所)評為”優秀技師”,2014年被某裝備研究所評為全國“十佳技師”, 2015年獲得人社部高級技能鑒定證書, 2016年應邀參加空軍舉辦的裝備保障學術研討會,撰寫的裝備保障創新理論文章被推廣並結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