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鬥中成長
我軍裝甲兵部隊誕生後,先後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和其他一些作戰行動。廣大裝甲兵指戰員不怕犧牲、英勇戰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通過實戰提高了部隊的技戰術水準;磨煉了吃苦耐勞、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造就了一批英雄模範人物。同時裝甲兵部隊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邊打邊建、越戰越強,逐漸成為我陸軍中不可或缺的作戰力量。
1、解放戰爭——摸著石頭過河
在解放戰爭中,我新生坦克部隊參加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和隨後的渡江戰役,在實戰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和提高,依靠繳獲,裝備的數量和規模得到了進一步擴充,主要以俘獲國民黨軍的美係坦克和前期收集的日係坦克為主,坦克部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些戰役中使用坦克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就是天津攻堅戰。
遼沈戰役結束後,東北戰車部隊馬不停蹄、晝夜兼程隨野戰軍入關,于1949年1月初進至天津寶坻大屯口、崔黃口地區集結,準備參加天津攻堅戰。任務是以連為單位分割配屬步兵縱隊,先以火力摧毀敵前沿火力點,支援步兵突破,爾後以排或單車支援步兵巷戰。
各戰車部隊于1月14日拂曉佔領進攻出發陣地,10時總攻發起。配屬1縱、2縱、7縱和9縱的坦克在炮火掩護下,迅速前出並以猛烈炮火摧毀敵前沿殘存的地堡和火力點,掩護工兵在護城河上架橋,支援步兵越過護城河,衝上城墻,突破敵防禦。各路大軍突入市區後,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由於市區街道狹窄,地形複雜,敵人憑藉高大堅固的建築物,構築了多種多重的火力點和碉堡,伴隨步兵突入市區的坦克,分散為排或單車支援步兵戰鬥。在支援1縱圍殲中原公司和金湯橋守敵的戰鬥中,坦克1連充分發揮坦克的威力,將敵人的碉堡一個接一個地摧毀,當第2師6團進至新旅社時,敵憑藉高大堅固的建築物負隅頑抗,步兵數次攻擊都沒有成功。恰好副司令曹懷裏和師長賀東生分乘兩輛坦克趕到,進行現場指揮,坦克很快撞開大門,轟擊敵火力點,引導步兵突入,全殲了守敵。
坦克2連,支援步兵消滅了自來水廠、鼓樓的守敵後,發現步兵進攻海光寺敵指揮所受阻。該連政治指導員張雲亭立即率領3排幾次往返衝殺。他所在的8號車中彈,駕駛員負傷,他一面給傷員包紮傷口,一面指揮坦克戰鬥。這時,8號坦克只剩下2發炮彈和少量槍彈。又因為天黑看不清目標,為準確消滅阻礙步兵前進的火力點,他毫不猶豫地打開炮塔門,探身車外邊觀察邊指揮,不幸中彈犧牲。戰後,上級黨委給張雲亭記特等功一次。配屬7縱的坦克,由民族路直插東站、金湯橋,摧毀沿途的街頭堡,掩護步兵攻擊回力球場之敵,迫使守敵1個團投降。配屬8縱的坦克,支援步兵殲滅王串場之敵後,沿小柳莊、中國銀行至玉堂街與敵巷戰,全殲守敵並摧毀40多個地堡。
14日夜,東西對進的解放軍主力在金湯橋會師。15日晨,守敵大部被殲,天津宣告解放。
天津攻堅戰中,我坦克分隊充分發揮坦克的突擊威力,以快速穿插和猛烈的突擊配合步兵割裂敵人部署,攻殲頑抗的據點,各個殲滅敵人,坦克分隊在脫離建制、高度分散的情況下,機智勇敢,孤膽作戰,那裏有啃不動的硬骨頭,那裏就有我坦克出現,遠者炮擊,近者碾壓,打的敵人望“車”而逃,減少了步兵傷亡,步兵對坦克的突擊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第2縱隊的戰史中寫道:“配合我作戰之坦克,在掩護步兵突破與縱深戰鬥中,皆起到很大作用”。
1949年天津戰鬥勝利後,“功臣號”坦克駕駛員董來扶同志與戰士們興高采烈,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