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訓練基地史館95式主戰坦克模型。謝露瑩 攝

熠熠生輝的鐵甲榮光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開始了機械化裝甲力量的建設,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59式坦克,這也是我軍自行生産製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1956年,我國獲得了蘇聯T-54A坦克的技術資料和樣品,並在蘇聯工程師的幫助下建設了中國第一個坦克製造廠。到1959年,我們已經開始完全獨立製造T-54A坦克,因此也被命名為59式坦克。

從1963年3月開始,59式坦克及其改進型生産一直持續到80年代初,總共有超過10000輛坦克被交付到人民解放軍和國外用戶手中。同時,59式坦克還有包括59-I,59-II,59-IIA等多種改進型號。

1958年,我國研製出第一代輕型坦克62式坦克,並於1963年投産使用。62式坦克主要用於南方丘陵山地的裝甲師團,遂行偵察迂迴、同敵方輕型裝甲車輛作戰等主要任務,具有良好的機動性、一定的火力和防護能力。

62式坦克的改進型為62-1式輕型坦克,變型車有79式輕型坦克搶救車和82式軍用快速推土機,均已生産和裝備使用。

同時期,我國還研製出第一代水陸坦克63式。該坦克具有較強的火力和較好的兩棲機動性能,主要用於強渡江河和沿海登陸與反登陸作戰,尤其適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澤和水稻田等水網地區執行戰鬥和偵察任務。

在63式水陸坦克的基礎上,還進一步發展出77式水陸裝甲輸送車、76式水陸坦克搶救牽引車、63式水陸兩用自行榴彈炮等。

69式主戰坦克是我國首次獨立設計的主戰坦克,經過數次改進後形成了69式坦克車族,在防護和機動性方面甚至超過了美國的M60。

此後,由於我軍工部門獲得了一些先進坦克技術,59式和69式坦克的改進工作也持續推進,出現了59-1式和69-2式等型號坦克。其中,69-2式坦克加裝了火控電腦形成簡易火控系統,使用紅外/白光二合一觀察儀,性能較蘇制T-54/55坦克有一定優勢,又保持了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等諸多優勢。

在此基礎上,69式坦克進一步改裝了105mm線膛炮,隨即成為79式主戰坦克。79式坦克總體佈置與前幾型坦克基本相同,安裝的簡易火控系統反應時間不超過10秒,可用於晝間或夜間短停對運動目標的精確瞄準射擊,在千余米距離上的首發命中率達80%以上,同時還配發了第二代被動式夜視儀器。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