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1日新媒體專電 題:修改歷史教材,我們是認真的!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日前,有關教育部修改全國大中小學歷史教材,將“8年抗戰”改為“14年抗戰”引發網友熱議,也掀起了一輪全民重溫抗戰歷史的學習熱潮。通行多年的“8年抗戰”為何要修改?修改背後經歷了什麼過程?修改後又將有哪些影響?

修改教材掀學習熱潮 “重寫歷史”有理有據

“14年抗戰,8年全面抗戰,一直都是這麼學的。”“不論幾年抗戰,落後就要挨打,銘記歷史是為了面向未來。”對於此次修改抗戰時間,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表示理解和認可。記者注意到,此次歷史教材修改的新聞在網路上已掀起討論熱潮,進一步喚起了公眾對抗戰歷史的關注和學習。

教育部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為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

“從‘8年抗戰’到‘14年抗戰’,並不是對歷史的重新發現。”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史桂芳認為,8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開始的全國性抗戰,14年抗戰則包含從1931年開始的局部抗戰在內的整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兩種表述之間沒有實質矛盾,長期以來在不同場合環境下分別使用。

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大肆進攻東北。“九一八事變”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呼籲社會各界民眾以武裝手段驅逐日本強盜,並相繼派出楊靖宇、趙尚志等中共黨員領導武裝抗日。不屈的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擊侵略者的奮勇抵抗。

此後,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在東北抗日遊擊隊、東北人民革命軍等革命武裝的基礎上成立。在殘酷的鬥爭中,抗聯的創建者和主要領導人大多戰死,僅軍以上指揮員就犧牲30多位,佔半數以上,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大批著名的抗日英烈。在極端艱苦環境下,他們與數十萬敵人殊死搏鬥並付出巨大犧牲,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罕見的。

記者追訪“來龍去脈” “14年抗戰”早有提及

針對部分網友提出“為何現在才改?”的質疑,史桂芳説,對歷史時期的重新劃分,尤其是修改教科書關乎青少年曆史觀、價值觀的形成,我們始終是建立在慎重研判基礎上的。

其實,在2012年和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就先後有不同政協委員建議,將“中國人民抗戰十四年”寫入中小學歷史教科書,引發公眾關注。2016年9月,教育部公開回應稱,根據2011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正在抓緊組織編寫修訂義務教育歷史教材。

就此次教材修改,教育部介紹,之前組織歷史專家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教材修改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礎教育二司又專門發函對中小學地方教材修訂提出了要求。此番教材修改是為了落實中央關於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有關精神。

記者梳理髮現,“14年抗戰”的表述也多次出現在中央領導人的公開發言中。比如,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表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

2005年9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表述調整”具多重意義 既是銘記也是尊重

專家認為,將1931到1945視為整體,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的敘述邏輯和認識上更為統一、連續。此外,局部抗戰更多體現了中國人民抗戰的自覺性特徵。“14年抗戰”觀點可以對局部抗戰予以科學定位,充分肯定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共産黨獨立領導的抗日鬥爭、特別是東北抗日聯軍的英勇鬥爭和其他一些中國軍隊的奮起抵抗。

部分歷史學家表示,針對日本右翼修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掩蓋、歪曲侵略歷史的行為,此次修改抗戰時間是一次反擊,有助於增強青少年和全民族的危機意識,推動抗戰歷史研究的深入。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會員王宗仁表示,將“8年抗戰”修改為“14年抗戰”,不僅是抗戰時間長短的改變,更突出和體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和倡議下的各黨派、各民族以及廣大人民聯合對日抗戰的貢獻和作用。

北京一些中學歷史教師告訴記者,現行教材使用“8年抗戰”概念,但實際教學中一直同時強調發生在“七七事變”之前的“九一八事變”“長城事變”“華北事變”等史實,將整個抗日戰爭過程串聯起來。

對於從今年春季學期起開始使用“14年抗戰”新表述,中學歷史教師們普遍認為,教學習慣需要扭轉,但並不困難,這個改動反而會幫助學生更好更深入地學習和記住那段歷史歲月。

還有專家學者多次提出,將更多抗戰史納入教材。哈爾濱市政協原主席姜明曾提出,將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行史納入中學歷史課本,提高青少年對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認知,教育青少年勿忘歷史。

“將‘14年抗戰’寫入歷史教科書,體現了對歷史本源的回歸,以忠實、客觀的態度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軍史專家、日本問題專家薩蘇説,“現在是歷史的延續,尊重歷史就是尊重自己,銘記歷史是為了不愧對未來。”(采寫記者:梁天韻 付光宇 李建平 馬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