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生態濟寧綠色發展的“水”故事
發佈時間:2024-06-21 14:21:53 | 來源:濟寧日報 | 作者:王粲 | 責任編輯:闞金劍

圖為大運河濟寧段沿線生態持續改善,運河實現水清岸綠。■記者 楊國慶 攝

  夏日的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植被茂盛、水波瀲艷,飛鳥成群,處處生機盎然。

  比起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象,十幾年前,南四湖周邊重污染企業林立,入湖河水水質超標,湖區魚類、鳥類和水生植物種類大幅減少,4000多個排污點,使得南四湖在短短幾年間就變成了“醬油湖”。微山縣通過大力實施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建成6萬餘畝人工濕地,修復10萬畝原始濕地,南四湖水質持續改善,微山湖再現草長鶯飛的景象,湖區群眾也實現了從“靠湖吃湖”到“靠湖養湖”的轉變。

  一汪清水兩相宜——在濟寧,這樣治水護水興水的“故事”,不只發生在微山縣。

  濟寧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點地區和重要輸水通道,擔負重要調蓄功能的南四湖承接著蘇魯豫皖4省8市34個縣市區3.17萬平方公里的來水,直接入湖河道達53條,承擔著調洪蓄水、調節氣候、降解污染物等多種生態功能。

  為確保這一泓清水的優質安全,濟寧聚全市之力,落實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堅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抓好重點河流、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治理保護,尤其是實施河湖長制以來,四級河湖長共同守護,使得河湖環境明顯改善。今年1至4月份,全市28個國省控斷面全部達標,水質優良率100%,水環境品質指數位居全省前列。

  這一切,濟寧護水人功不可沒。

  在梁山縣西北部黃河灘上有一個叫蔡樓的小村子,那是個推開門就能看到黃河的地方。每天一大早,趙堌堆鄉水利站站長、巡河員蔡繼民就會開啟他的“巡河之旅”。“我從小是吃黃河水、聽黃河故事長大的,從小黃河就是我的玩伴,現在黃河就像我的朋友,早已分不開了,所以,只要我還有力氣,就會盡最大努力保護好它。”蔡繼民的話分外堅定。

  蔡樓村村民告訴記者,清晨的黃河邊,總能看見蔡繼民的身影,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堅守,“愛水、護水、親水”逐漸成了蔡樓村村民的“綠色自覺”。

  蔡繼民只是我市眾多河湖長中的一名。

  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目標,我市把河湖長製作為“一把手”工程,累計明確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4658名,按照“四個一”要求開展巡河,不斷完善優化河湖管護長效機制體制流程,制定出臺《濟寧市南四湖問題整治方案》,創新“南四湖流域五連線制”(資訊情況聯通、矛盾糾紛聯調、非法行為聯打、河湖污染聯防、防汛安全聯保),合力強化南四湖流域邊界區域河湖管護力度,沿河沿岸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

  一泓清水的守護,傾注了太多護水人的奉獻與擔當,也催促著全市上下在“水文章”上持續探索。

  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文章

  在鄒城市城前鎮污水處理廠,記者看到,廠區內一個個處理池、一行行排水管、一台台機器設備平穩高效地工作著,原本具有異味、渾濁的生活污水,經過一番複雜的工序處理後,變成了達標的生態水。

  “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處理後的尾水實現綜合回用或排放至城郭河。污泥採用新型一體化深度脫水系統,脫水至含水率≤80%後,進行外運無害化焚燒處置。目前,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2500方,滿足了城前鎮的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山東公用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劉旭告訴記者,為保障城前鎮農村供水工作,山東公用擬投資180萬元建設4處沿河供水廊道井,目前正在建設階段;投資138萬元實施15個村莊的村通供水並網,計劃6月底完成;投資165萬元實施3個村莊的整村供水改造工程,計劃年底前完成。

  金鄉縣境內共有24條河流,形成四大水系,最終匯入南四湖。2022年,金鄉縣創新“低成本、易維護、生態化、資源化”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一體化治理模式,選定地形、經濟等綜合條件較好的村莊為中心村,建設一體化污水處理站,收納、處理周邊4至6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同時,堅持源頭把控,疏通村莊溝渠、坑塘與水系連通,實現村內村外雙迴圈,變死水為活水,達到坑塘流水不腐的效果。

  做好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文章

  大沙河發源於鄒城市城東張莊鎮,于太平鎮匯入南四湖重要入湖河流白馬河,是鄒城的母親河。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聚集,大沙河周邊工業企業、畜禽養殖、農村污水排放等與日俱增,河道中污水橫流,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指標一度惡化為劣Ⅴ類。

  為恢復大沙河往日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風貌,鄒城市通過截污控源和生態修復等措施,推動大沙河環境面貌大變樣,水質躍升至Ⅲ類,成為美麗鄉村景觀帶,並帶動周邊採摘、民宿、文旅等業態快速發展。如今的大沙河,從過去的“臭水溝”,一躍變成了光彩奪目的“金項鍊”,成為周邊人人嚮往的“打卡地”。

  近年來,濟寧積極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成功打造泗河兗州段、東魚河金鄉段等33條省級美麗幸福河湖、55條市級美麗幸福河湖,梁濟運河城區段、洙趙新河嘉祥段被水利部淮委授予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稱號,梁山縣梁濟運河、鄒城市大沙河入選第一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微山湖先後榮獲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金鄉羊山湖入選水利部首批紅色基因水利風景區。

  做好以水興業、以水富民文章

  水生態改善、老百姓增收。多年來,南四湖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吸引越來越多的鳥類來此棲息。每年初冬到來年春天,微山湖便進入最佳觀鳥季,全國各地前來的觀鳥客帶動了當地的觀鳥經濟。

  微山縣高樓鄉渭河村獨具特色的漁家水街,成為觀鳥客的首選,來這裡觀鳥既可流連湖上美景,也可到漁家船頭品嘗湖鮮。“我們利用觀鳥經濟引導村民發展特色鄉村遊,提升民宿和餐飲標準,豐富旅遊業態,不僅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還帶動了當地群眾就近務工。”渭河村黨支部書記化明偉告訴記者,2023年,渭河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突破3萬元,加上生態養殖業和航運業,村集體年收入突破了300萬元。

  人因河湖美而樂,城因河湖美而興,這種水與人、水與城的和諧圖景,正是眼下濟寧的真實寫照。

  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系統推進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持續鞏固‘黃河清廢’行動成果”“推進南四湖漁業養殖生態化改造”“開展河湖‘四亂’問題常態化整治”“國省控斷面、南四湖入湖河流、南水北調幹線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一系列部署指引了發展方向,也讓濟寧肩負的使命更顯光榮。

  ■本報記者 王粲

熱點新聞
滾動
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主橋橋面瀝青攤鋪進展順利
山東德州:積極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山東青島:每斤不到1元,“吃瓜群眾”有口福!
山東薛城:打造城鄉養老服務網 讓老人老有所養
京臺高速黃河特大橋正長高
農文旅融合發展,齊長城腳下這個村成打卡勝地
濟南:畝産收入最高能達萬元 養殖戶探索“鵝藕蝦混養”新模式
山東日照:農光互補綠富同興
德州夏津黃河故道椹果生態文化節開幕
濰坊市濰城區:打造“家門口的老年大學”
“德州標準”走向世界
德州:與時間賽跑 重點項目高效推進
+更多
山東濰坊:抗旱保苗 全力“補水”
山東濰坊:抗旱保苗 全力“補水”
山東今年免費開放49處人防納涼點
山東今年免費開放49處人防納涼點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濟南:城市更新 鄉村振興項目“蝶變”展新姿
濟南:城市更新 鄉村振興項目“蝶變”展新姿
生態濟寧綠色發展的“水”故事
生態濟寧綠色發展的“水”故事
山東青島:借水生景拓展功能,城市“綠帶”立體起來
山東青島:借水生景拓展功能,城市“綠帶”立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