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支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40條(2024版)》,從穩崗擴崗、基層就業、創業扶持、人才吸引、技能提升、就業服務六大方面,對有關政策整合整合優化形成“新40條”。
■支援企業事業單位等設立不少於1萬個見習崗位
穩崗擴崗方面,“新40條”延續了小微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獎補、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補貼、職業介紹補貼、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社會保險降費率政策等。其中,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且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4個月以上的,按照“由企業隨工資發放,據實向市、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經辦機構)申領”的方式,每人一次性發放2000元。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1年,執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
基層就業方面涉及“三支一扶”計劃、青年見習計劃、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其中,支援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設立不少於1 萬個見習崗位,吸納擇業期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按規定支付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補助(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併為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吸納畢業生就業見習的基地,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見習基地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加項目研究的,視為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起計算。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2年。
■高校畢業生可申請不超過3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
創業扶持方麵包括創業稅費減免政策、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等11條政策。其中,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持《就業創業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2.4萬元為限額依次扣減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申請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30萬元,貸款期限不超過3年;對符合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借款人合夥創業的,按照每個創辦企業借款人最多不超過(含)3名合夥人,最高不超過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上限之和的110%。創業擔保貸款利率上限為LPR + 50BPs,其中LPR為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對符合條件的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給予貸款實際利率50%的財政貼息。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申請的20萬元及以下的創業擔保貸款,市級及以上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或信用社區(鄉村)推薦的優質大學生創業項目,原則上取消反擔保。
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400萬元的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2年。創業擔保貸款利率上限為LPR+50BPs。對符合條件的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給予貸款實際利率50%的財政貼息。
■來濟求職應屆畢業生每人每年可免費入駐2次青年驛站
人才吸引方麵包括優秀大學生獎勵政策、大學生體驗濟南優惠政策、青年創客支援政策、人才住房保障等14條政策。其中,大學生體驗濟南優惠政策為“新40條”新增,全國在校大學生線上申請審核通過後,可于30日內享受免費公交地鐵出行、免費遊覽部分公園景區服務。在校大學生入駐青年驛站享受8折優惠,外地來濟求職應屆畢業生每人每年可申請免費入駐2次青年驛站,每次最長7天。在校大學生經預約申請通過後,可免費在市屬國有劇場觀看相關演出。
支援區縣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公司等,建設創新樓宇、創業街區、眾創空間,為在校或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提供低成本或免費創業工位。對新備案的國家級眾創空間,根據績效評價結果,給予80萬元-100萬元建設經費資助。對新備案的市級眾創空間,評價期末績效評價為優秀的,給予40萬元-50萬元建設經費資助。建立創客導師隊伍,為創客人才(團隊)提供創業策劃、技術指導、市場分析、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諮詢和指導服務。
技能提升方面涉及加強就業指導、一次性培訓補貼、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其中,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擇業期內在我市行政區域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參加短期就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合格證書)並與在濟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最高3000元每人的一次性培訓補貼。
就業服務方麵包括就業招聘服務、就業困難幫扶、離校未就業實名制服務、維護就業權益。其中,進一步升級完善濟南市産業人才供需對接服務平臺和常態化互動式招引平臺,進一步加大“濟南人才就業·雲聘e碼通”小程式推廣使用力度,助力高校畢業生求職與企業招聘精準對接,實現“雲上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進一步完善升級“海右”人才就業數智平臺,搭建企業需求資訊庫、人才供給庫,推進供需智慧匹配。(記者 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