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記者了解到,生態環境部研究起草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擬於近期印發實施。在實施範圍上,2021-2022年秋冬季攻堅範圍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基礎上,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部和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吳險峰介紹,2017年以來,通過實施秋冬季大氣攻堅行動,重點區域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PM2.5濃度比2016年同期分別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數分別下降70%、65%,長三角已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但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還不穩固,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等區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仍然高發、頻發。為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有關要求,持續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生態環境部制定了今年的攻堅方案。
吳險峰進一步介紹了今年攻堅的總體考慮: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降低PM2.5濃度為主要目標,在繼承過去行之有效工作基礎上,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對攻堅範圍、攻堅措施進一步優化調整;堅持標本兼治,推動産業、能源、運輸結構調整等治本之策的同時,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堅持鞏固成果、穩中求進,科學合理設置相關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和重污染天數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考核問責,切實壓實工作責任;堅持統籌兼顧,在大氣治理攻堅的同時統籌社會經濟平穩運作和民生保障,突出做好煤、電等能源保供和保障溫暖過冬相關工作。
“具體措施方面,今年攻堅主要有10項重點任務措施,包括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落實鋼鐵行業去産量相關要求,積極穩妥實施散煤治理,深入開展鍋爐和爐窯綜合整治,紮實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加快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強化秸稈禁燒管控,加強揚塵綜合管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吳險峰表示,為確保攻堅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援、完善監測監控體系、加強監督幫扶、強化考核督察等保障措施。(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