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臨沂實踐”
發佈時間:2021-07-27 16:43:3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宋振遠 袁軍寶 楊文 | 責任編輯:高靜

  脫貧之後怎麼“幹” 鄉村振興如何“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臨沂實踐”

  整體脫貧和全面小康實現後,“三農”工作歷史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上。脫貧之後怎麼“幹”,鄉村振興如何“興”?

  2020年山東省對各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考核中,臨沂市位列全省第一名。《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走進臨沂的社區工廠、田間地頭,聽民聲,察農情,談改革,看作為,欣喜地看到一幅幅幹事創業、振興鄉村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發展出題目,創新做文章。圍繞産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振興”,沂蒙山區各級幹部改革攻堅、破題起勢。加快鄉村振興的“臨沂實踐”表明,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以“雙迴圈”思維謀篇佈局,推動産業補鏈強鏈和區域融合發展;以“五個振興”為抓手創新突破,守住農業基本盤,推動要素改革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現代化短板。

  6月1日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三井村田間拍攝的收割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産業振興:對接“長三角”打造供應鏈迴圈鏈

  臨沂是山東脫貧攻堅重點市,貧困村和貧困人口數量均佔全省的1/6。近幾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1275個貧困村全部摘帽,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45.1萬人。如何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臨沂走出了一條立足地方特色、跨區域互補合作、打通國內大迴圈的發展路子。

  在蘭陵縣徐皇路村,記者驚奇地看到“上海市蔬菜外延基地”的招牌。村支部書記徐振東指著招牌説:“有了這塊牌子,如果我們村的蔬菜滯銷,上海有義務幫助銷售並吸納滯銷的蔬菜;反之,當上海市場蔬菜短缺時,我們要優先保證上海市蔬菜供應。”一塊小牌子,折射臨沂“大生産”與上海“大市場”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

  “上海點單,蘭陵接單,蔬菜可當天採摘,當天送達”,徐皇路村近500人在長三角地區從事蔬菜銷售行業,形成了“農戶+基地+合作社+産銷+配送”為一體的現代化行銷模式,有力帶動農民增收。

  在沂蒙山區,類似徐皇路村的“上海市蔬菜外延基地”還有很多。時任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現任蘭陵縣委書記的王康亮表示,臨沂去年重點對全市優質農産品進行梳理摸底,編制完成涵蓋10大類、513個單品的優質農産品品牌目錄,發佈了對接長三角優質農産品“臨沂標準”,集中制定5類30個主要農産品團體標準。

  這背後,是臨沂市委立足國家“雙迴圈”戰略,主動對接長三角地區、打通産銷堵點和痛點、振興鄉村産業的一個縮影。

  談到融入長三角的新思維,臨沂市委書記王安德分析説,臨沂大體處於京滬兩大城市的中間位置,地理條件像“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與長三角27個中心城市具備區域合作基礎。特別是産業發展具有互補性,我們積極融入長三角,可以為鄉村振興打開巨大市場空間。“只有用統籌的理念、系統的觀念來謀劃,鄉村振興才能落到實處、持續發展。”

  2020年,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三步走、融入長三角”戰略,目標是打造山東對接長三角門戶,路徑是鄉村振興“三步走”,即打造長三角區域的“菜籃子”、休閒旅遊“後花園”、承接長三角地區産業轉移“大後方”。

  在臨沭縣,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正加速推進。縣委書記劉飛説,臨沭縣打通供需鏈條,以優質糧油、特色蔬菜、杞柳編織等為重點,加快建設蛟龍航空主題公園、紅色朱村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沭河生態旅遊文化長廊等項目,構建“一廊引領、三園支撐、多點突破”現代農業發展格局,辦好柳博會、藍莓節、板栗節等活動,叫響“産自臨沭”農産品品牌,推動農業、旅遊業等各領域加速融入長三角,為鄉村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6月3日,遊客在臨沭縣大興鎮藍丰采摘基地採摘成熟的藍莓。臨沭縣種植藍莓16000余畝,年産鮮果3.2萬噸,銷售收入6億元。形成了完備的種苗供應,鮮果冷藏、銷售、深加工和休閒旅遊融合發展的産業體系,交出了鄉村振興的“藍色答卷”。(臨沭縣委宣傳部供圖)

  日漸完善的高鐵、高速網,為曾經“四塞之固,舟車不通”的臨沂積極對接融入長三角、京津冀等廣闊經濟圈,帶來更大機遇。

  初夏時節,莒南縣厲家寨村周邊的片片櫻桃園裏綠中帶紅,團團簇簇,格外誘人。通往村裏的路上滿是慕名而來的小轎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愚公移山”整山治水,厲家寨曾是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2019年11月,高鐵開進沂蒙山,從此有了“厲家寨”的高鐵站。

  遊客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坪上鎮的大棚櫻桃園裏採摘櫻桃。2019年11月,“厲家寨”站高鐵開通,櫻桃乘上了“復興號”。新華社發(孫運亮 攝)

  “搭上高鐵快運,當天下午採摘的櫻桃,第二天就能送到南京上海,再也不用為銷路發愁了。”村民厲明聰説,在厲家寨周邊18個村,如今櫻桃連片種植面積超過2.6萬畝。

  蒼山蔬菜、莒南花生、平邑金銀花、費縣核桃、蒙陰蜜桃、沂南黃瓜……行走在臨沂各地,到處看到特色種植基地,他們因地制宜發展“一鎮一品”特色農業,以標準化加工、品牌化行銷為引領,形成了畜禽、糧油、蔬菜等産業集群,有力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目前,臨沂已聯合認定優質農産品供應基地100家,推出精品旅遊線路60條,在建長三角地區企業投資項目270個、到位資金275億元,佔全市引資總量的23%。

  人才振興:“四雁工程”培育鄉村振興“主力軍”

  中央明確提出,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縣市幹部主要精力要放在“三農”工作上,縣委書記要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

  記者在臨沂各縣市採訪,“一線總指揮”們普遍認為,鄉村振興貴在人才,人才振興重在激勵。

  近年來,臨沂市委探索實施了以“頭雁、歸雁、鴻雁、雁陣”為主要內容的“四雁工程”,重點抓好回鄉創業人才、鄉土專家等的選拔、培育,讓他們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唱“主角”、顯身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基層黨組織書記是鄉村振興的“頭雁”。2018年底,臨沂對能力不勝任、工作不盡職、作風不合格的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調整,面向優秀機關幹部、退役軍人和回鄉創業企業家等群體,優中選優、強中選強,掐尖選配村黨組織書記1530名,打造了沂蒙的“頭雁矩陣”。

  新選配“村書記”高中以上學歷佔比84%,平均年齡43歲,隊伍結構明顯優化,為推動全市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臨沂市河東區東嶺村,曾是一個基礎設施落後、信訪矛盾多發、集體經濟薄弱的難點村,黨組織軟弱渙散。在2018年村“兩委”換屆選舉中,支部書記一度無人可選。“頭雁”工程實施後,從市政法委選派優秀機關幹部擔任村支書,現在的東嶺村已建成省級美麗鄉村、全市黨建示範點。

  為了吸引外出人才回鄉創業,臨沂栽下梧桐樹,為“歸雁”創造良好條件。鼓勵和引導返鄉人員利用新理念新技術,圍繞特色種養、鄉村旅遊等領域,落地“歸雁”項目600余個,涌現出一大批“農創客”。2019年以來,臨沂成功回引1200余名“歸雁”,聘為“鄉村振興顧問”269名。

  沂水縣青年設計師宋娜,從杭州返鄉創業,在沂南縣發起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將一個空心村變成青年創客基地。到處是老屋改建而成的精緻茶館、咖啡屋,還有鄉土氛圍濃郁的文化館、民宿……這處“世外桃源”,帶動周邊28.7平方公里、23個村莊、1.6萬人走上致富路,獲評全國首批、山東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新農村需要新農民,新農民才能更好地建設新鄉村。臨沂注重發掘培養“土專家”“田秀才”,打造技能型“鴻雁”隊伍。為此,臨沂市與浙江大學推動戰略合作,雙方共建浙江大學山東(臨沂)農研院,同時臨沂大學成立鄉村振興學院。依託這些平臺,臨沂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6.8萬人、連續6年居全省第一,形成“鴻雁”人才儲備庫,認定“鴻雁”9000余名。

  有了人,還要腳踏實地幹事。臨沂通過培育頭雁、歸雁、鴻雁,培育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又通過實施“雁陣”工程,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加快形成鄉村振興的“雁陣效應”。

  臨沂市市長任剛表示,下一步臨沂要著力構建“物質激勵+臺階激勵+精神激勵”的正向激勵機制和長效引導體系,激勵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施展才華、大顯身手。

  生態振興:改革“賦能”探索生態産品價值轉化渠道

  “明月竹間照,清泉石上流”,許多來到沂南縣竹泉村的遊客,都會由衷讚嘆這裡的清幽之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竹泉村打造了一個自然風光與古村落結合的旅遊景區,有力踐行這一理念,成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年接待遊客達150萬人次。村民由2007年的每人平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增長到每人平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竹泉村也被稱為“最美鄉村·齊魯樣板”鄉村振興的典範。

  6月12日,遊客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竹泉村參加穿越竹林活動。端午小長假期間,不少遊客徜徉在綠水青山之間,盡享夏日清涼。新華社發(王彥冰 攝)

  不僅竹泉村,在臨沂各地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深入人心,良好生態環境資源正轉化為經濟優勢。沂南縣依託生態資源和豐富的紅色資源,建設了佔地28.7平方公里的田園綜合體——朱家林村。通過生態旅遊和招商引資,輻射帶動23個自然村、1.6萬人,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的有效結合。

  生態振興離不開保護,也離不開建設。錢從哪來?

  流蘇樹也能做抵押貸款?近日,費縣核桃峪村黨支部書記吳強,從成立不久的“兩山銀行”,獲得230萬元授信額度,解決了村子下一步發展的燃眉之急。他説,村裏有北宋年間的流蘇樹,每年花期吸引眾多遊客觀賞,周邊村民吃上了“生態旅遊飯”。今年村裏想規劃一座流蘇文化館,“兩山銀行”的“流蘇貸”幫了大忙。

  費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生態資源豐富,林地面積80.5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7.4%。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將豐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在考察調研基礎上,臨沂決定在費縣成立山東省第一家“兩山銀行”——費縣生態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對此,臨沂市副市長鄭連勝説:“‘兩山銀行’並非真正意義的銀行,本質上是交易服務平臺,能有效盤活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資源資産,進而實現生態資源向資産、資本的高水準轉化,幫助集體和農民增收。”

  “兩山銀行”為已確權的土地經營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等産權,開展抵質押貸款業務。目前,費縣已有8家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獲得750萬元“兩山銀行”貸款。

  林木作抵押,空氣賣好價。不久前,蒙陰縣完成了山東省林業碳匯首單交易。6月中旬,山東鑼響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向山東翰逸神飛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購買4000噸二氧化碳排放權。

  蒙陰縣境內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54.69%。這次碳匯交易使蒙陰縣的“一縷好空氣”,賣出10萬元。近幾年,蒙陰縣勇於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路徑,創新開發林業碳匯資源,率先啟動林業碳匯交易,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了有效載體。

  “臨沂將繼續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通生態産品價值轉化通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推進農村産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鄭連勝表示。

  文化振興:鄉風“鑄魂”浸潤鄉村社會治理

  蒙山流金八百里,沂河泛銀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規範,植根于鄉土社會,源於鄉土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説,鄉村文化振興,就是振興鄉村的“鑄魂工程”。

  在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一條著名的“博士巷”,吸引江蘇、安徽、河南的家長,專程帶著小孩來參觀。原來,這個村不足500戶,先後走出16名博士,30多名碩士,100多名本科生。最早的博士在上世紀60年代出生,最小的在讀博士僅26歲。

  村支書劉全啟發現村裏有這麼多優秀人才,決定打造“英才榜”“博士巷”。步行在劉湖村,門牌上除了戶主名字,還強調了家風家訓,諸如“崇文尚學,志存高遠”。在墻壁上、宣傳欄裏,還有不少勤勉好學的古籍典故。

  “優秀的家風影響深遠,在鄉村社會治理中能發揮作用,並能起到法律‘硬治理’達不到的效果。”郯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郝玉芳説。2020年初,郯城縣提出《關於開展“立家訓、樹家風,爭創最美家庭”活動推進社會治理向基層延伸的實施方案》,全面推開“立家訓、樹家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一手抓産業振興,用以“塑形”;一手抓精神文明,用以“鑄魂”。兩面發力,臨沂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農民精氣神。

  據沂水縣委書記薛峰介紹,近幾年來,沂水縣實施以“惠葬禮葬”為核心的殯葬改革,在全國率先推行“殯葬全免費”政策,對具有沂水戶口、在沂水去世的居民,遺體接運費、火化費、骨灰盒費、公益性墓穴和墓碑費全部免除,相關費用由縣鄉兩級財政承擔。同時,蒙陰、平邑也實施“惠民禮葬”,推進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

  平邑縣豐陽鎮鄭家峪每年開展“好媳婦”評選活動;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蘭山區讓百年老唱腔溜山梆子重新散發活力;固定時間,臨沭縣石門鎮轉林新村的志願者穿上紅馬甲,為村裏的困難老人開展到府志願服務……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文明實踐新風正在沂蒙大地徐徐吹拂,浸潤百姓生活。

  5月21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港上鎮珩頭西村洗衣志願者在清洗收集的衣服。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港上鎮為全鎮23個村配備全自動洗衣機,並選拔志願者257名,開展“孝老洗衣坊”志願服務活動。洗衣志願者定期收集村內獨居和孤寡老人的衣物集中送至村內洗衣點,人工或者用洗衣機進行分類清洗,晾曬完畢後,再分疊整齊送回老人家中。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組織振興:職業化管理激發村幹部“內生動力”

  忙到下午6點多,莒南縣坊前鎮南高莊村黨支部書記劉長剛收拾工具回家。他身後的黑松育苗地裏,幾棵一人多高的黑松樹,被鐵絲、繩子等拉出了各種造型。“別看現在這些造型松不起眼,等枝條定型了、松針長齊了,一棵黑松能賣幾千塊呢!”劉長剛説。

  南高莊村500多戶,絕大部分村民都在從事黑松産業,每年這裡培育的黑松、側柏等苗木達到8000萬株,年産值6000萬元。

  作為村支書,劉長剛也是南高莊村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這個由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為黑松苗木銷售提供保障,並定期舉辦電子商務培訓班,指導苗農及經紀人在網上開設店舖、發佈供應資訊。“苗農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全國的訂單。”

  “前幾年苗木供需出現失衡現象,以黑松銷售為主的南高莊村受到衝擊。”劉長剛説,村兩委考察、學習先進經驗,聘請專家入村現場指導,最終確定以黑松育苗和觀賞性景觀松、盆景松相結合的全新種植模式。

  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增收入。臨沂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合作社的抱團發展、農民的能動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在農村,“誰來種地,如何種地”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起源於臨沭縣金正大集團的金豐公社,通過與農村基層黨組織合作、農戶耕地託管等方式,推動分散農業走向規模農業。臨沭縣出臺激勵政策,探索形成“黨支部+金豐公社”集體增收、農戶增收模式,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從臨沭縣起源,金豐公社目前在全國20多個省建立了300多家縣級公社,服務上千萬戶農民。

  山東小縣城裏出生的金豐公社,如何成長為全國性的農業生産服務組織?“增收是最好的廣告,社長是流動的口碑。”金豐公社負責人坦言,借助“總社—縣社—村社”平臺化服務網路,一村培養一社長、社長駐村做託管,立足“多打200斤、多收200塊”和“種植成本下降10%”兩個核心,將差異化的服務方案切實落地。一位金豐公社參觀者的話令人印象深刻:“40多年前,小崗村是讓農民有地種;今天,金豐公社是讓農民的地有人種。”

  基層黨組織書記專業化、職業化管理,則是臨沂探索激勵農村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另一項創新,旨在確保優秀幹部在農村“留得下”“穩得住”“幹得好”,提高基層黨組織書記待遇,讓村黨組織書記“升職加薪”。

  “工資漲到每月4712元,比以前高了一倍,我還挂職了縣民政局副局長,村支書當得更充實了!”談起農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郯城縣廟山鎮仇村黨支部書記田武華高興地説。

  2019年8月,郯城縣試點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田武華被納入首批專業化書記。2019年10月31日,臨沂全面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重點提升工作標準、管理要求和待遇保障水準。

  納入專業化管理的書記也並非“一納定終身”,而是每年動態調整一次,確保“有進有出、動態平衡”。2020年底,臨沂共有4410名專業化管理書記,退出224名,目前專業化管理書記佔全部村黨組織書記六成。

  一年多實踐,臨沂村黨組織書記崗位由“冷”變“熱”、村黨組織能力由“弱”變“強”。臨沂市委組織部分管負責人説,在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推動下,農村基層組織“有人管事、有人擔事、有錢辦事”,基層幹部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升,賦予了鄉村振興更強動能。

  打通“振興”堵點 回答“時代之問”

  脫貧之後怎麼“幹”,鄉村振興如何“興”?這是當前“三農”發展的“時代之問”。

  過去,沂蒙老區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歷史性貢獻,形成了寶貴的沂蒙精神。今天,上千萬臨沂人傳承紅色基因,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全面起勢,奮力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令人鼓舞。

  從全面小康路到發展新征程,最艱巨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業,最龐大的潛能依然在農民。未來,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從單一的産業扶貧轉向産業振興、從外導型發展轉向內生型發展、從以城帶鄉轉向城鄉融合。

  需要指出的是,鄉村振興是系統工程和長期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仍然任重而道遠。像全國許多地區一樣,臨沂市未來在鞏固成果基礎上還需要綜合施策、雙向發力,持續打破産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振興”的堵點和中斷點。

  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一方面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深化農村土地、金融等要素改革,著力創造高品質産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提高鄉村産業的供應鏈價值鏈水準,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另一方面積極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升以城帶鄉、以工補農的能力水準,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彌合城鄉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差距,加快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期待農業農村現代化早日實現。(記者宋振遠 袁軍寶 楊文)

 

熱點新聞
滾動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8月12日轉場
青島自貿片區發佈綠色指標體系
濟寧小麥已收近九成 降雨將推後整體麥收時間
濱州:百萬尾魚苗放歸大海湖泊
濟南大北環高速公路建設啟動 強省會迎來三環時代
菏澤打造兩條“金絲帶” 擦亮“黃河入魯”品牌
濟寧:“十四五”聚力推進“八個強市”建設
聊城試點運作電動車新型智慧無線充電樁
日照:杜鵑花驚艷綻放,遍地芬芳
煙臺市首個居民區充電示範點建成投運
青島114個項目入選“省重點” 項目覆蓋13條産業鏈
淄博全力打造三大平臺 助力“中國膜谷”建設
+更多
4F最高等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即將正式啟用
4F最高等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即將正式啟用
濟南東部發現山東地區最大規模元代壁畫墓群
濟南東部發現山東地區最大規模元代壁畫墓群
山東部分5A級景區給中、高考生送遊覽福利
山東部分5A級景區給中、高考生送遊覽福利
濰坊科技學院荷花盛開 美不勝收
濰坊科技學院荷花盛開 美不勝收
威海劉公島:海上仙山、世外桃源
威海劉公島:海上仙山、世外桃源
臨沂:近萬朵“煎餅花”製成“錦繡球”
臨沂:近萬朵“煎餅花”製成“錦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