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時節,博興縣呂藝鎮高渡村的櫻桃園大棚裏一片熱鬧場景,村民們薅花、剪枝、授粉、翻土……正在授粉的高渡村村民張紹東樂呵呵地説:“自從村裏引進種植了俄羅斯大櫻桃,我們就在家門口就了業,從農民變成了櫻桃園裏的‘上班族’。”據高渡村黨支部書記封曰亭介紹,目前,高渡村的俄羅斯大櫻桃産業發展示範園完成土地流轉567.4畝,建成溫室大棚21個,種植櫻桃25萬餘棵。這種田園綜合體發展新模式,輻射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現有22名周邊村民在櫻桃園大棚長期打工,最多時,櫻桃園大棚內可以見到上百名村民忙碌的身影。
猴頭菇、鹿茸菇、羊肚菌……在距離高渡村不遠的呂藝鎮馬家村鹽鹼地上建起的34個食用菌大棚,溫度和濕度自動調節,平時只要一個技術人員管理就行。據博興三一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韓克平介紹:“我們的菌種靠自有技術培育,菌包來自農作物秸稈和樹枝樹杈,成品菌包大部分出口到國外,且提供遠端視頻技術指導,實現了生産模式的可複製、可推廣。”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近年來,呂藝鎮發揮高效生態農業示範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助推農業生産轉型升級,初步構建起園林苗木、健康食材、智慧農業、生態觀光四大産業體系,每畝土地收益實現3倍增長。
在加快農業高品質發展步伐的同時,博興縣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走進博興縣喬莊鎮,道路兩旁成方連片的蝦塘便映入眼簾,方方正正的蝦塘,一個接一個,綿延數裏。喬莊鎮水産辦主任程玉華介紹,經過近20年的發展,喬莊鎮已形成從蝦苗淡化、飼料供應、病害防治到産品銷售、冷儲加工“一條龍”的産業鏈。“目前,喬莊鎮蝦池達1.2萬個,養蝦戶3200余戶,超千畝的水産基地11個,面積3.5萬畝,平均畝産500公斤,最高畝産2000公斤,年産量2萬噸,産值10億元,實現利潤4.5億元。”
博興縣店子鎮素有“中國優質番茄之鄉”之稱,以盛産優質番茄聞名。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蔬菜大棚,至今已有蔬菜大棚12000個,年産值約7.8億元。“在這片示範園區裏,應用了物聯網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熊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秸稈制肥及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等,推廣應用率達到75%以上。”在店子鎮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區裏,種植戶張海珍趁著摘番茄的間隙介紹起來。在店子鎮,像張海珍這樣通過種植蔬菜大棚發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數,種植的品種也不再局限于番茄,而是形成了番茄、五彩椒、網紋瓜、羊角蜜四大品類。
“為了進一步提升蔬菜産業,我們在源頭上對品種進行更新。每年都會跟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進行對接,試種十幾個新品種。同時,請來農業技術專家,跟種植戶採取座談培訓的方式,或者直接到棚內現場指導,提高菜農的種植技術。”店子鎮副鎮長曹茂林説。
“去年底我們還註冊了‘臻味·店子’這個區域品牌,幾大特色農産品和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産品,都可以使用這一區域品牌。”曹茂林説,“然後通過與專業運營公司合作,利用網路直播平臺進行宣傳、帶貨,利用品牌將全鎮的優質農産品進行整體形象提升和包裝行銷。”
錦秋街道的草柳編、城東街道的老粗布、曹王鎮的葡萄……鄉村振興就像一條“金扁擔”,一頭挑著綠水青山,一頭挑著金山銀山。博興縣各地通過積極探索,綜合運用現代科技、品牌增效、園區共建等手段,突出“一鎮一業”,對各鎮(街道)進行發展定位,把村莊規劃與片區規劃結合起來,加快構建起了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目前,博興縣在全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流轉土地40.3萬畝,高標準農田達56.8萬畝,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48.1%、25%,全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到95.30%。全縣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52家,其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家,數量位居全市前列。”博興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鵬飛介紹。(大眾日報記者 姜斌 通訊員 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