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人民日報記者“新春走基層” 報道山東各地黨建引領新年新氣象
發佈時間:2021-02-19 09:15:53 | 來源:中國網·新山東 | 作者:闞金劍 | 責任編輯:王顯卿

  2021農曆辛醜年春節,是“十四五”開局年的春節,在山東各地都錨定“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目標,加足馬力努力奮鬥之際,駐山東的人民日報記者堅持延續多年的“新春走基層”的優良作風,過節不離崗,採訪了多篇反映山東各地在黨建引領下人民群眾過新年的新氣象、新風貌稿件。人民日報先後在頭版頭條等重要位置分別進行了報道。

  老人共用團圓飯 幸福食堂話幸福

  2月12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記者肖家鑫採訪的曲阜市的“共用團圓飯”。除夕下午,山東曲阜石門山鎮西焦溝村,村裏的幸福食堂裏升騰起濃郁的飯菜香氣:香菇燉雞、山藥燉排骨、蒜蓉大蝦……“跟鄰里鄉親一塊過年真是熱鬧!”72歲的老人孔祥金樂得合不攏嘴。西焦溝村邀請22位老人來幸福食堂共用團圓飯。村幹部記錄了每位老人的飲食偏好,志願者拿出手機為老人視頻連線未能返鄉的親人。孔祥金對記者説:“這是俺這輩子過得最幸福的一個年!”

  村幹部志願服務 讓“空巢老人”暖心過年

  同樣,2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位置報道了記者侯琳良、李蕊采寫的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東寨村張德會老人過年的情況。文中説,這幾天老人家裏格外熱鬧,“今年孩子們雖然不在身邊,但這個年過得心裏暖和。”張德會笑呵呵地告訴他們,村幹部們陪他過了一個特殊而溫暖的“團圓年”。為確保村裏留守老人有人管、有人幫、有人陪,新區動員社會組織、志願者廣泛參與,建立了常態化聯繫幫扶制度,實現關愛工作全覆蓋。

  新春佳節到 魚香迎大年

  在青島即墨一帶,素有過年吃白鱗魚的習俗。特別是年夜飯,擺滿各色菜肴的飯桌上如果缺少一道白鱗魚,就很難稱其為豐盛。記者王溱抓住了這大好題材,報道了即墨地區“魚香迎大年”的盛況。人民日報用大篇幅進行了報道。

  白鱗魚是一種常見的海水魚,身體扁扁,嘴巴尖尖,銀白色的魚身長滿了厚密的鱗,片大而晶瑩,魚刺特別細還特別多。

  白鱗魚學名為鰳魚,但即墨人最喜歡“鲞魚”的叫法。鲞魚開胃、暖臟、補虛。“鲞”字的諧音順耳,正如宋代詩人范成大所言:美下著魚,是為鲞字。到即墨説白鱗魚可能有人一時反應不過來,但説鲞魚,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白鱗魚是飯桌上的“名貴”佳肴,逢年過節必有,並逐步演變成了習俗。記得小時候大院裏有位鄰居是即墨人,每到臨近過年就到處打聽什麼地方能買到白鱗魚,抽空還特意跑去菜市場跟賣魚的售貨員套近乎,請托進了白鱗魚給她預留出來。其實那年月很少能見到新鮮的白鱗魚,因為冷凍條件所限,漁民出海隨身都會帶上一大包粗鹽,魚打上船就用鹽鹵起來,等上了岸還要趕緊挂在繩子上晾幹,以防止腐爛。所以,很多時候飯桌上見到的大都是“鹹”白鱗魚、“幹”白鱗魚。但即便這樣,人們照舊樂此不疲地到處尋找。

  白鱗魚刺雖多,但吃起來非常香。一般的做法是清蒸,鮮的、幹的、鹹的都是如此。魚洗凈,放上蔥薑蒜之類的調料,倒上花生油,在鍋裏猛火蒸。熟透的白鱗魚不光肉香,鱗也很香。腌制過的白鱗魚,經過滷水發酵,會發出一股異味,聞上去不敢恭維,但吃起來停不下嘴。

  過年過節吃白鱗魚,在即墨人眼裏不光是一種象徵,更是一種念想。許多即墨人説,看到白鱗魚就會想到家鄉與親人。特別是那些年少就離家的人,一條白鱗魚會勾起許多難以忘懷的往事。我那位老鄰居就是這樣,她家鄉已經沒有直系親人了,但她卻依舊牽掛著那裏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個發小兒玩伴。平時她串門跟鄰居們聊天,話題總是少不了家鄉。每次弄到了白鱗魚,她都會滿臉笑容,拎著在大院裏走上一圈,然後逢人就説,我有白鱗魚了,跟在老家過年一樣。那神色、那得意勁兒,就像中了大獎。有了它,似乎就可以解了自己的鄉愁,心裏充滿了甜美。

  白鱗魚被喜歡的另一原因,是量少。聽漁民説,白鱗魚的習性比一般魚難以捉摸,氣溫低時大都在深海裏,漁網下去很難成群地捕撈,捕撈上來的多混在其他魚裏。一網有個幾條、十幾條,運氣就不錯了。物以稀為貴,白鱗魚無形中成了魚中的“珍品”。家裏有閨女的即墨人,更是對其“高看一眼”,不僅年夜飯不能缺,閨女出嫁也要捎上,最少四條,多則八條。因此,白鱗魚也被看成“祥魚”,寓意著吉祥,福祥。哪個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兒女日子吉祥,誰不期盼自己的親人百福呈祥?

  這些年生活蒸蒸日上,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然而作為即墨人,過年飯桌上一定要上一道白鱗魚的習俗依舊沒變。不同的是現在想吃新鮮的,就有新鮮的;想吃腌制的,就買腌制的;想要幹曬的,就有幹曬的。冰庫裏儲存著保存完好的新鮮白鱗魚,漁民自己晾曬和用傳統辦法鹵的白鱗魚,逢年過節都被一搶而空。

  小年前去了趟菜市場,在魚攤前看到有人在買白鱗魚,既要新鮮的,又要幹鹹的。上前隨口一問,買這麼多,吃得了嗎?對方回答,新鮮的自己留著吃,幹鹹的寄給外地的親戚。品著魚香的味道,就會想起親人,想到一份過年的吉祥。

  黨建引領鄉風文明 除舊推動鄉村振興

  2月18日,人民日報報道記者李蕊采寫的移風易俗過春節的稿子,格外引人注目。

  “以往過個年,人情往來得大幾千元,如今花錢少了,但情分一點都不少!”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斜屋村村民陳玉璽對記者李蕊連説“省心”事。近年來,陰平鎮以黨建為引領,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

  陰平鎮將鄉風文明建設與主題黨日活動相結合,圍繞移風易俗開展系列主題黨日活動,讓黨員幹部成為傳播鄉風文明的主力;選拔黨建指導員12名,對鄉風文明進行全面督導、考核,切實把鄉風文明抓到實處;組建50余人的“志願者宣講團”,廣泛宣傳厚養薄葬、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

  在黨組織指導下,陰平鎮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群眾公開推選村裏德高望重、處事公正的熱心人為理事會成員,制定本村紅白理事會章程。紅白理事會重新制訂村規民約,張榜公示。理事會細化紅白事辦理標準、宴請人數、操辦流程等,遏制大操大辦之風。

  陰平鎮黨委副書記陳傳會説:“我們將繼續創新工作方式,推進移風易俗,以高品質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讓鄉風文明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

  《人民日報》還突出報道了在節日期間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的勞動者,以及失去雙親或單親的困難兒童如何過一個“幸福年”。2月9日、2月15日,《人民日報》先後刊發了記者肖家鑫、王沛采寫的題為《山東臨沂組織志願服務團救助困難兒童:用心呵護 精準幫助》、《黃河修防工李濤——守護大堤 使命在肩(我們的2020)》的文章,分別聚焦山東臨沂困難兒童獲精準幫助,舍小家、顧大家的黃河守護人。

  山東臨沂組織志願服務團救助困難兒童:用心呵護 精準幫助

  在山東臨沂,有一支志願服務團,一對一精準幫扶困難兒童,把物質解困和精神陪伴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關愛中健康成長。

  在實施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臨沂市關工委調研發現,失去雙親或單親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撫養的孩子以及特殊原因形成的事實孤兒,急需各方救助。調研還發現,不少愛心熱心人士單槍匹馬救助困難兒童能力有限,幫扶力量擰不成一股繩。

  基於此,2018年4月,臨沂市關工委困難兒童志願者服務團成立。公務員、教育工作者、醫護人員、個體經營戶以及“五老”(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多個群體的熱心人紛紛加入。自成立以來至今,臨沂市12個縣(區)、156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了困難兒童志願者服務團分團,形成了市、縣(區)、鄉鎮(街道)全覆蓋的三級幫扶工作網路。

  服務團成立後,組織上千名志願者深入全市9494個村莊進行了地毯式摸排,對15歲以下孤兒、事實孤兒、單親父母無勞動能力、父母殘疾無經濟來源、貧困家庭的兒童,逐個進行全面走訪。以此為基礎,建立幫扶資訊庫,精準確定幫扶對象。據服務團團長徐軍介紹,截至目前,共計走訪11萬多人次,共摸排出5317名符合幫扶條件的困難兒童。

  臨沂市委書記王安德表示,關愛幫扶困難兒童,不是單純地給錢給物就可以,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長期的關愛、陪伴和正確的引導,把扶貧、扶心、扶志、扶技等結合起來,一幫到底。

  志願者與很多困難兒童實現了“一對一”結對,組成“臨時家庭”。根據困難兒童的實際需求,服務團對他們實施以心靈關懷和精神陪伴為主,扶貧、扶心、扶志、扶技相結合的精準長效幫扶模式,確保他們在愛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成才。扶貧重在對生活極度困難的孤兒及其家庭實施物質幫扶,改變其生活匱乏狀況。扶心重在通過心理輔導、情感撫慰、愛心感化、思想引導等,真正把孩子的心暖起來。扶志是通過舉辦各種學習、訓練活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積極向上的志氣提起來。扶技重在通過對接愛心學校和教師志願者,讓他們掌握技術、技能,把融入社會的技能備起來。

  “我們把好志願者入口關,加強團隊建設,保證進來的志願者能夠真正幫助困難兒童。”徐軍説。據介紹,服務團制定了嚴格的志願者招募流程,通過個人申報、資質審核、簽署協議、登記造冊等程式,吸納具備豐富幫扶經驗的社會愛心人士加入。

  “志願者隊伍越來越大,我們還堅持學習型團隊建設。”徐軍説,服務團堅持開展每週4天、每天2小時以上的線上學習,舉辦了400余場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美滿家庭為主要內容的線下學習會。同時,加強對志願者關於心理輔導知識的培訓,同時組建教師志願者團隊,提供教學諮詢和學習輔導。志願者還持續不斷地學習政策精神、傳統文化以及兒童教育等各種知識,提升幫扶能力。

  黃河修防工李濤——守護大堤 使命在肩(我們的2020)

  隆冬時節,黃河山東德州段,橘黃色的救生衣緩緩挪動,他們是齊河黃河河務局的河道修防工。

  今年31歲的李濤是其中一員。李濤2012年退伍轉業到齊河黃河河務局潘莊段養護隊,成為一名黃河守護人。

  他所在的齊河潘莊段轄臨黃堤9.529公里,灣多、險工多,堤壩地形複雜。清掃堤頂路面、撿拾堤防和險工垃圾、修整坍塌備防石垛、植樹、病蟲害防治、防汛值班……日復一日,李濤從不懈怠。

  2020年,黃河防汛面臨重大考驗。上游來水迅猛,強降雨多,潘莊段內最高流量超過5000立方米/秒,“好多年沒有過這麼大的流量了。”李濤説,“越是颳風下雨,越要走出去,因為這時最容易出險,也最不易發現。”

  那幾個月,李濤顧不上回家,和同事們駐紮在段上。“進了汛期,一天要仔細巡查兩次,24小時輪流值班,進行根石探摸、水位測量等工作,及時排除隱患,我們才能放心。”

  巡查時,一條繩子一頭拴在李濤腰上,一頭拴在岸上兩名同伴身上,李濤手持3米長的探摸桿,沿著黃河岸邊“掃雷”。“汛期水裏的樹枝、雜草容易纏住探摸桿,將岸上的人卷走,必須做好防護。”李濤説,石頭和泥沙的聲音和觸感截然不同,有經驗的修防工一探便能洞悉水下堤壩的情況。

  一次,程官莊險工10號壩上壩根根石走失,造成大壩局部坍塌,並有擴大風險。不等挖掘機入場,李濤帶著隊友咬牙徒手搬運30多公斤的大石散拋入河,保護壩根穩定。來來回回半個多小時,人力配合機械,終於化解險情。

  坐下來,李濤才發現身上衣服早已濕透,繃緊的手指禁不住顫抖。“當時這樣的根石坍塌險情有兩處,好在及時處理,才免於更大損失。”而這樣的險情,他已經數不清處理過多少次。

  守護黃河,已成為李濤生命的一部分。“能見證治黃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很自豪。現在我們施工用上了推土機、挖掘機、自卸車等機械化設備,巡查用上了無人機。”李濤説。

  工作之餘,李濤癡迷鑽研出了名。有一回他碰到疑難問題,思索數日不得解,得知段上一老師傅有招,立刻驅車四五十公里前去請教。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濤逐漸在一系列河道修防職業技能比賽中斬獲佳績,先後榮獲“山東黃河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並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底,李濤黃委首席技師工作室正式運作。2020年,工作室完成改進和革新項目25項,榮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撰寫技術報告20余篇。

  “國家對黃河保護十分重視,守好黃河大堤,我們使命在肩、義不容辭!”李濤説。

  (闞金劍 綜合整理)

熱點新聞
滾動
濟南吹響現代化強省會建設衝鋒號
青島防疫物資企業加速“出圈”
總投資1258億元!淄博市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拔頭籌”
濟南這些地段要拆遷徵收 快看有你家嗎?(附位置清單)
濟南拆違後有證的商鋪租金漲五成
房産證“下崗” 5月1日起頒發不動産權證書(圖)
房子被查封狀態不允許買賣 如刻意隱瞞或構成犯罪
房東隨意進出90後女租戶房間 稱“有本事買房別租”
張鐵林北京豪宅曝光 張鐵林的收藏品值多少錢?
安居這座城 暢想這座城!愛上濟南只需要一個理由
濟南樓市新政:首付提高10% 非本市戶籍限購一套房
楊冪千萬豪宅內景照曝光 大牌明星豪宅霸氣PK
+更多
描繪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描繪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濟寧鄒城上演“打鐵花” 流光溢彩美艷夜空
濟寧鄒城上演“打鐵花” 流光溢彩美艷夜空
春色滿園!威海溫泉鎮櫻桃花競相綻放
春色滿園!威海溫泉鎮櫻桃花競相綻放
組圖|趵突泉涌,新春鬧!
組圖|趵突泉涌,新春鬧!
濟鄭高鐵山東境內工程預計2023年年底前建成
濟鄭高鐵山東境內工程預計2023年年底前建成
德州齊河:人勤春來早 草莓採摘忙
德州齊河:人勤春來早 草莓採摘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