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山東充分運用科技創新和智慧化技改等手段,加快建設綠色製造體系,推動工業結構向高端高質高效邁進。
長期以來,大宗工業固、危廢物通常通過焚燒、掩埋等方法處理,耗時又費地。不久前,山東恒遠公司推出一種瀑落式回轉窯製備輕骨料技術,不僅能變廢為寶,還能節能減碳。
山東恒遠利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巨艷春説:“技術的核心原理是複製火山爆發的過程,通過不同廢棄物中硅鋁鐵等元素的合理配伍,在溫度1200度的情況下進行熔融結晶冷卻,形成低密度高強度的綠色輕骨料。節能5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0%。”
技術雖好,但因為需要配套環保裝備,增加了成本,推廣並不順暢。為此,國家科技部等部門撥給恒遠1100萬元扶持資金,今年8月,新技術裝備還獲批山東省首臺套。
臨朐縣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美新説:“按照省工信廳關於首臺套裝備保費補償有關政策,根據企業實際投保年度保費80%的比例,給予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貼,助力企業開拓市場。”
最近,省工信領域迴圈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出臺,鼓勵恒遠這樣的新興環保企業拓寬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渠道。
山東恒遠利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連濤説:“未來三年重點推廣建設50條首臺套生産線,形成年綜合處置大宗固廢危廢750萬噸的産能;同時可為下游客戶帶來綠色新材料,産品收益30億元左右。”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同時,山東還鼓勵傳統“兩高”企業利用資訊化手段,實現綠色化技術改造。在淄博,政府牽頭引進網際網路平臺,東華水泥與阿裏雲共同研發“水泥工業大腦”,通過生産數據預處理和系列演算法模型,在業內率先實現綠色技改。
山東東華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路説:“每12個小時就讓模型數字迭代更新一次,尋找前12小時最佳工況,綜合能耗下降了6.74%,以2020年為例,綜合經濟效益增加了2300多萬元。”
眼下,東華水泥正搭建面向全水泥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形成水泥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淄博市工信局局長王曉東説:“截至目前,已引進十幾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為15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問診賦能,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82%,拉動600余個重點技改項目完成投資400億元以上。”
按照規劃,山東要在工信領域持續推進綠色化技術改造等六大工程。到2025年,山東要建成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500家,綠色新興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35%,初步建成符合山東工業經濟結構的資源迴圈利用體系。
“加大對迴圈經濟基礎設施、綠色製造體系、重點項目和關鍵技術開發的支援力度。強化理念、機制、科技、模式創新,不斷提升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和綠色化水準,推動全省工業向綠色低碳迴圈發展,向高質高效高端邁進。”山東省工信廳綠色發展推進處副處長鄧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