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河三角洲完成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 累計修復濕地近30萬畝
11月11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發佈會上,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太明説,山東省高度重視黃河流域濕地生態保護,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要求,不斷提升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障黃河下游濕地生態系統健康。
一是加大黃河流域濕地公園建設。山東依託黃河水灌溉利用、引黃灌區沉沙池等濕地環境條件發展建設濕地公園,充分發揮了濕地的水體凈化、生態修復、景觀旅遊等功能,黃河流域9市共建設省級以上濕地公園112處(國家濕地公園33處,省級濕地公園79處),總面積84692.4公頃。其中,黃河流域25縣共建設省級以上濕地公園39處(國家濕地公園11處,省級濕地公園28處),總面積21084.37公頃。
二是強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制度體系建設。突出規劃引領,編制了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生態補水等9個專項規劃。精心編制《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實施規劃》,形成“1+9”規劃體系,在沿黃九省區中率先制定完成。堅持依法保護,研究制定了《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東營市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修復條例(草案)》等法律法規。
三是實施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工程。近年來,山東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通過自然恢復與工程修復相結合,黃河三角洲完成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累計修復濕地近30萬畝。自2019年以來,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先後實施黃河三角洲國際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等總投資10.8億元的16項生態保護恢復工程,通過多種修復方式,有效推進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的良性維持,濕地生態系統明顯改善,濕地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四是著力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補水常態化。為解決河流、沼澤、海灘沒有形成自然連通格局的問題,研究建立黃河三角洲水系連通機制,採取恢復黃河與兩側濕地的水系大迴圈和地表徑流,逐步形成黃河與自然保護區的大迴圈和貫通的濕地內部小迴圈,提升黃河水資源的生態綜合效益,推進生態補水常態化。2020年抓住黃河大流量過水的機遇,生態引水量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達到1.43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並首次實現漫灘式補水。2021年生態補水達到1.6億立方米。
五是研究創新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模式。針對不同的濕地類型分類施策,通過水系微迴圈、微生境改造、種子庫補充、水分補給等恢復及構建技術,逐漸形成了“河流水系迴圈連通、原生濕地保育補水、魚蝦生物繁衍生息、適宜鳥類覓食築巢”和“一次恢復、自然演替、逐步穩定”的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新模式,濕地生態系統明顯改善,濕地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底棲生物由原來的單一物種增加到了36種不同類型,鳥類由1992年的187種增加到371種,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黃河三角洲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國丹頂鶴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六是著力開展濕地生態保護和治理研究。外來物種的入侵,嚴重影響黃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樣性,結合黃河三角洲實際,重點開展了互花米草治理研究。從阻斷植株向根部輸送氧氣、營養過程入手,採取改進南方水田割草船,創新水力充填膜袋治理途徑,採用旋耕加圍壩水淹、多遍連續旋耕形成泥水不透氣膜、人工挖除等多種方式,對部分互花米草區域進行實驗性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黃河三角洲新淤地功能的改善、鳥類棲息覓食環境的提升和灘塗的形成。(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