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大學生羅東方回到家鄉高密,開始了創業之路。兩年後,他將目光“鎖定”在人工智慧,創辦了山東盛揚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現在,該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以智慧機器人核心ARM整合模組研發為主的科技型公司。“我們新自主研發的智慧教育、家居機器人,可以解決市場上90%以上老舊紅外電器的智慧控制問題。目前已經測試完畢,計劃明年初上市。”這位32歲的創業者信心滿滿。
從大學生到“海歸”,從“白領”到農民,在山東,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創新創業大軍。透視這股涌動的“雙創”大潮不難發現,山東的創新創業主體日益多元,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創新創業理念日漸深入人心。
位於青島市市北區延安三路67號的湛山創客工廠,如今已成為在青創業者們心中的一個重要“地標”。近年來,湛山創客工廠累計孵化201家企業,當前在孵企業63家,帶動就業創業800余人,培育新三板上市公司2家,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1家,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2家。
“我們就是在這裡起步的。”青島聯合創享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田崇哲告訴記者,自2018年進駐以來,在園區政策扶持、服務保障、硬體支援之下,公司已從早期的初創8人,發展至今天擁有從策劃、導演、製片、攝影、後期製作到市場推廣等完整的商業體系。近年來,公司專注于高端影視製作,每年創作影片百餘部。
在政府引導、鼓勵和扶持下,一大批有經驗、有技術、有資金的外出務工人員也紛紛回到家鄉創業。
菏澤是農業大市、人力資源大市,常年在外創業就業人員一度達160余萬,他們遍佈全國,有的成為行業精英,是菏澤加快高品質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寶貴資源。為吸引在外人員返鄉創業,菏澤大力實施“歸雁興菏”行動,成立菏澤市返鄉創業服務中心,全力推進在外人員返鄉創業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累計返鄉創業就業36.58萬人,領辦創辦經濟實體14.66萬家,引進過億元返鄉創業項目290個,總投資779.64億元,帶動就業50余萬人。
創客雲集山東,離不開山東打造“雙創”升級版,不斷優化政策體系、制度保障和服務支撐,完善“雙創”生態。
堅持創業扶持,發揮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啟動“創業齊魯·樂業山東”行動,實施創業助推計劃,強化創業補貼政策落實,推動創業帶動就業。截至7月底,2021屆非師範類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8243人。全省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96051.1萬元,惠及57232人。今年1-9月,全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6.43億元,發放量和增量居全國第一。
聚焦意識培養,突出增強創業能力提升。推進“萬名博士、十萬碩士、百萬大學生創業齊魯計劃”等,組織開展山東省2021年度省級創業培訓示範項目,計劃在全省範圍內培訓在校大學生2萬人,充分激發大學生創新意識、豐富創業知識,提高創業成功率。
強化平臺支撐,全面加強創業載體建設。截至目前,我省入選的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總數達到7家;建成158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和創業園區。持續推進省級創業型城市(縣、區)、創業型街道(鄉鎮)創建工作,形成了以5個國家級創業先進城市為引領、40個省級創業型城市(縣、區)為主體、152個創業型鄉鎮(街道)為依託的梯次格局。
突出服務增效,加大靈活就業保障力度。率先出臺支援多渠道靈活就業“20條”,更大力度支援多渠道靈活就業。如,大力發展小店經濟,做大做強平臺經濟,推動新就業形態發展;再如,擴大新就業形態規模,優化靈活就業供需匹配,在全國首創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意外傷害保險補貼,全面清理對靈活就業不合理限制和收費。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辦理靈活就業登記同比增長57%。
“種子需要土壤、空氣和水分,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同樣,一個優秀的想法成長為成熟的企業,離不開‘雙創’生態系統的支援。”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夏魯青表示,今後將繼續突出創業引領,進一步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創業生態和就業環境,力爭每年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高校畢業生留魯來魯就業50萬人以上。
□ 本報記者 張春曉
本報通訊員 顧 巍 范洪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