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生物技術改良鹽鹼地取得突破
“通過測産,利用微生物技術改良鹽鹼地的棉花平均畝産達到323.8公斤,增産17.8%,與非項目區相比增産效果顯著,具有重要的開發推廣前景。”10月15日,鹽鹼地“根際微域改良”土壤修復菌劑開發應用項目在利津縣鹽窩鎮王洼村通過專家田間驗收,山東省農科院經作所二級研究員、國家棉花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董合忠宣佈結果。
據調研,全省鹽鹼耕地面積570多萬畝。“鹽鹼地是我省的主要低産土壤,在黃河三角洲及濱海地區分佈比較集中連片,由於受到鹽分危害,地力水準低,農作物産量低而不穩。”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壤肥料部副部長、研究員李濤説。
鹽鹼地“根際微域改良”土壤修復菌劑開發應用項目,是由山東億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壤肥料部、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農業大學資環學院聯合承擔的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團隊採用國際領先的基因編輯技術Red/ET DNA重組工程技術進行攻關,經過了試驗和示範驗證。
李濤介紹,目前鹽鹼地改良技術比較多,有工程措施、農藝措施、化學和生物措施等。而對於廣大農民以及新型經營主體,畝投資較高的技術難以推廣應用。“利用微生物技術改良鹽鹼地,投資較少。應用土壤修復菌劑,一畝地投入100元左右。”他説,按照今年每公斤籽棉8.6元的價格,每畝能增收300元,增産增收效果顯著。
□記者 毛鑫鑫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