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造”,美在追求極致,強在不斷創新。
9月23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開幕首日,位於深圳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的山東展區,突出打造“山東手造”。省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參展國家級文化盛會,篩選了全省最有代表性的手造精品和知名度高、産業規模大、國際化程度高的優質企業參展。五天時間裏,還將以現場直播的方式為手造帶貨,力推“山東手造”出圈。
追求極致,詮釋手造精神
深圳文博會開幕首日,一件高35釐米、寬17釐米的內畫作品吸引了觀眾的注意。這是將魯派內畫和淄博琉璃燒制技藝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相結合後,設計出的一種新型內畫藝術品——炫彩琉璃內畫。
現場,中國內畫藝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魯派內畫代表性傳承人張路華,親自進行講解。這對逛展觀眾來説,無疑是一場高水準的藝術課堂。
“炫彩琉璃跟普通的琉璃有很大區別。”張路華從材質切入進行介紹,炫彩琉璃在琉璃坯體製作時就需要改變琉璃通體色狀的佈局,從而將部分色彩留白。
瓶內作畫是真正考驗內畫師手藝的步驟。現場,張路華以針尖大小的彎勾筆,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向作畫,幾乎看不到手部動作。“我們要運用手腕力量,稍微一抖,這個作品就天崩地裂了。每一件作品,都追求極致、獨一無二。”
觀眾的稱歎聲中,張路華不為所動,垂眼勾畫,直到告一段落,才長舒一口氣。“傳承首先是繼承老一輩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傳遞,當你有了技法以後,你還要去發展,傳承不只是傳遞,更是一種發展中的傳承。”
傳承創新,激活傳統手藝
孔府印閣首席篆刻師孔德邦,安坐在木幾前,被前來求印章的觀眾圍住。深圳文博會開幕這天,他幾乎沒怎麼起身。“快的話,十幾分鐘刻好一枚印章。慢的要半個多小時,一天‘産量’有限,為了滿足深圳觀眾的願望,只好一直刻下去。”
印章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曆史,在古時是一種誠信的憑證,在網際網路時代,雖然已不常用,但其所承載的文化含義卻一直在延續。
“我們一方面傳承優秀的技法,另一方面通過網際網路,直接接觸用戶,按照現代人的審美和個人訴求進行定制。”孔德邦説,印章現在已成了很多人愛不釋手的文化用品。從原産地選石,到自主研發各種印章,孔府印閣在售印章接近2萬種之多。
目前,孔府印閣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上擁有網店6家,眾創網店100多家,篆刻印章産品已佔有全國30%的市場份額,石印産品網上銷量全國第一。孔府印閣每天生産的印章數量在1.2萬-1.5萬枚之間,全年訂單不停,産品遠銷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多個國家。
産業賦能,手造走進千家萬戶
一口鐵鍋賣到2999元,現場還不斷有人要下訂單,這是章丘鐵鍋在深圳文博會受到的待遇。
因“舌尖上的中國”而被大眾熟知的臻三環章丘鐵鍋,是第二次參加深圳文博會。回想起第一次參展的情景,展位負責人尤麗記憶猶新。
“當時由於預估不足,現場鐵鍋脫銷,展期最後三天幾乎沒有展品可以陳列。但我們也真切感受到了,哪怕是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再發達的城市,對於人間煙火氣都有一份熱愛。”
2999元的大師鍋,有價無貨,這是非遺傳承人王玉海大師的作品,經過36000錘的擊打方才成鍋,只接受極少數客戶定制。而現場銷量最多的,是799元的鐵鍋,經過27000錘左右的擊打。
“好沉啊!”現場有觀眾試著單手拿起鐵鍋。尤麗説,“貨真價實的鐵鍋,一滴油就可以煎雞蛋,用多久都不怕有涂層剝落的危險,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涂層。”
現在,臻三環章丘鐵鍋更多地關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推廣,線上産品不斷豐富,把實用化、生活化的非遺産品推廣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