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造地域名片的思考——兼談德州城市名片的一種選擇
李文豪
地域名片是一個地區本質特徵與核心精神的濃縮凝練,是一個地區最鮮明、最直觀的標識。作為自身特色及價值觀念的載體,它是地區認同感建構的重要元素,區域之內的人以此實現對地域的心理認同,而區域之外的人則借此強化對該地的辨識和認知。一個好的地域名片有助於一個地區強化對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對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具體講,地域名片無論對地方發展還是地方宣傳都有著重要作用:于前者,如同豎起一面旗子,使人知所趨赴、有所依歸。作為共同的價值追求,政府據此確定發展規劃、明晰前進路徑,民眾據此凝聚奮鬥力量、增強行動自覺。于後者,如同抽出一條主線,使人有抓手、能使勁。宣傳者得以頂層設計、整體謀劃、錨定目標、持續用力,既克服宣傳碎片化、點狀敘事、就事論事的弊端,做到由點及面、以小見大、普遍聯繫,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又擺脫宣傳陣風式、主題多變、無綱可循的困境,做到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持之以恒,增強工作的連續性。
打造地域名片是一個從確立、光大到傳承的長期過程,更是一個多方參與、共同維護、全面強化的系統工程。名片一經確立,就要長期堅守並持續強化,鍥而不捨,久久為功,方能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而提煉出一個得到本地認可、外界認同並能經受住時間檢驗的地域名片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提煉地域名片是一個過濾、篩選內容與凝練、昇華表達相統一的過程。要萃取區域特徵中最核心、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不是面面俱到、顧及所有,而是抓住根本、不計其餘。只有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看本質,不為表像所惑,不為細節所困,跳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到達“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境界,淩空俯瞰,整體把握,才能得出系統全面的而不是零碎片面的結論。表達要高度概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做到言簡意賅、辭約旨豐:寥寥數字,風光無限;片語之間,天地無邊。
確立地域名片需遵循如下原則:一是植根歷史、立足現實、引領未來。借鑒經濟學術語,就是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兼顧。既要講是什麼,又要講應該是什麼;既要講現實的狀況,又要講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既要能體現這個城市的精神、氣質和品格,又要能引領這個城市的發展、進步與和諧。二是有高度、深度、溫度。高度是指境界高遠。高度決定影響力和知名度,有高度才能傳得遠。“居高聲自遠”,站位高、立意高、格調高才能吸引人、號召人、征服人。巍然聳立則令人矚目,卓然不群方受人推崇。深度是指思想深邃。深度決定生命力和持久度,有深度才能傳得久。“根深者葉茂,源浚者流長”,內涵厚重、寓意深刻、闡釋精闢,才能有價值承載力、心靈穿透力、時空跨越力,才能經久不衰、歷久彌新乃至世代相傳。溫度是指溫暖可親。溫度決定傳播力和接受度,有溫度才能傳得開。“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應民需、合民心、順民意,與受眾共情共鳴共振,才能感染人、打動人、引領人。力避自説自話、孤芳自賞、曲高和寡,切忌淩空蹈虛、華而不實、大而不當。三是具有唯一性、專屬性、排他性。內涵反映個性、外延界定清晰,確保名片只能為一地所獨享,而非他地可用,更非放之四海皆行。無需反覆強調、過多解釋,只要聽到或者看到該名片,想到的就是此地且只能是此地。最怕自我感覺就是自己、津津樂道,而別人不知所云、一臉茫然。名片所含地名必須是地名全稱或者眾所週知的古稱、別稱和簡稱,以防産生歧義、出現雷同。四是易傳播、弘揚、光大。字無生僻、音不拗口、意少晦澀、簡潔流暢是基本要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要講究形式之美,力求語言優雅、詞句對稱、結構和諧、朗朗上口。
特別強調的是,一個地域名片,文化內涵是必不可少的,畢竟經濟讓地方強大,而文化讓地方偉大。一個地方,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精神追求,才能找到合理的發展定位;一個地域名片,只有賦予了文化內涵,才能擁有跨越時空的力量。所以,一個成功的地域名片應該包含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內容,或者是兩個名片,一個自然名片(包括風景、特産、地理、地形、地貌等),一個人文名片(包括道德、精神、文化、性格、價值觀等);或者是一個複合名片,涵蓋自然與人文兩個方面。前者如“好客山東”與“美德山東”,“休閒齊河”與“大義齊河”等。這類名片,自然與人文互為補充、交相輝映。筆者曾在《略論大義齊河》一文中指出:“如果説休閒齊河是一張自然名片,那麼大義齊河就是一張人文名片;如果説休閒齊河是一張物質名片,那麼大義齊河就是一張精神名片;如果説休閒體現齊河外在之感,那麼大義則體現齊河內在之美;如果説休閒反映的是齊河的表層特徵,那麼大義反映的是齊河的本質特徵。”在《漫談休閒齊河》中進一步寫道:“大義是精神,休閒是氣質。如果説大義齊河是一張厚重的人文名片,那麼休閒齊河則是一張亮麗的自然名片;如果説‘時傳祥故里、孟祥斌家鄉——大義齊河’叫響的是魂魄,那麼‘齊魯溫泉城、濟南後花園——休閒齊河’展示的則是風韻。”後者如“誠義燕趙、勝境河北”“煙雨江南、詩畫浙江”“天下泉城、名士濟南”“海上花園、詩意廈門”“夢幻黃山、禮儀徽州”“山水宜城、人文安慶”等。這類名片,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兩種形式,各有韆鞦,各具其美,並行不悖。
具體到一個城市,名片能夠準確揭示城市靈魂、詮釋城市精神,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擴大城市影響。好的名片能使本地人更加熱愛這個城市,增強歸屬感和榮譽感;能讓外地人特別關注這個城市,心生崇敬與嚮往。那麼,何為德州的城市名片?對此問題,見仁見智。我心中的德州城市名片是“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
中國太陽城,一個響亮的名字,值得擁有。其一,德州被稱為“中國太陽城”,實至名歸。這裡是中國太陽能産業的發源地和最大集聚地,這裡的太陽能企業引領世界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潮流,這裡是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召開地和第二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舉辦地,這裡有城市地標中國太陽谷、太陽能小鎮,這裡被國家權威機構命名為“中國太陽城”。其二,“太陽城”內涵豐富、寓意深遠。其不應只理解為太陽能産業城,更應理解為新能源産業城,昭示德州堅持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路徑、致力成為中國綠色發展典範城市、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貢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尤為重要的是,太陽象徵永恒、光明、生機、繁盛、溫暖和希望,“太陽城”就是溫暖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未來之城,展示著德州的青春活力和光明未來。想到德州,就想到青春;看見德州,就看見活力;感受德州,就感受溫暖;擁抱德州,就擁抱希望;投資德州,就投資未來。其三,德州作為中國太陽城已得到較為廣泛的社會認可,且已形成一定傳播基礎。擁有中國太陽城稱號,德州已佔得先機,當珍惜擁有、強化優勢。畢竟,只有近者認才有遠者信。
上善,一個極富美感的詞彙、一種令人追求的境界,用在名片上是對一個城市的高度褒獎。其一,“上善”指至善、高尚的道德。上善德州即指德州乃大德之地、文明之城,其可作為道德品牌引領文明創建、厚植文明沃土、
構築道德高地。其二,“上善”亦指絕佳、極致的完美。上善德州指德州擁有絕佳的天時地利人和,包括絕佳的交通區位、絕佳的生活品質、絕佳的生態環境、絕佳的法治環境、絕佳的人文環境、絕佳的營商環境……其三,“上善”引申為上善若水,突出德州水韻。水文化貫穿德州古今:禹疏九河,其五在德,水孕育了這方土地;德州因地處德水(古黃河)之畔而得名,德州之“德”實為“水德”;德州漢稱“廣川”、唐為“長河”,始終與水有著不解之緣;德州既瀕黃河又臨運河,因黃河而名、因運河而興,黃河農耕文化與運河工商文化構成德州文化的底色。尤為重要的是,德州人具有水的品格:柔中有剛、開放包容、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是一個複合名片,融自然與人文于一體,但又與普通複合名片不同,它不是兩個詞的一般組合,而是別有意境——通過詞意別解,帶來靈動,使兩個簡單並列、看似無關的詞,變成一個完整的句子,進而豐富了名片內涵,賦予了名片新意。這裡,“太陽城”可理解為太陽之城、乙太陽命名的地方,“上善”可理解為上天善待,於是,“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變成了“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意即,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德州能成為太陽之城的落戶地,擁有中國太陽城的美名,乃上天所賜,可謂上天厚愛、垂青、眷顧德州。“中國太陽城”與“上善德州”自然銜接,有機融合,後者解讀前者,讀來氣韻流暢、音韻鏗鏘。
“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城市名片可分解為“中國太陽城”和“上善德州”兩個獨立名片,根據語境不同分別使用,如城市官方新媒體賬號宜使用相對簡潔明確的“上善德州”;還可延伸衍生出不同的子名片,如城市道德名片、城市旅遊名片……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這些都是城市名片在各自領域的具體化,以城市名片為統領,與城市名片一道,光耀宇內,聲傳天下。
(作者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德州市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