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能源局:未來十年山東將打造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
“山東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建成集創新研發、裝備製造、産品應用、商業運營于一體的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
6月10日,山東省氫能業發展國際合作(北京)推介會在京舉行,山東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副處長趙楠楠在推介會上解讀了《山東省氫能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相關內容。
山東具備發展氫能産業的堅實基礎
記者在推介會上了解到,氫能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加快推動氫能開發利用,順應全球能源革命趨勢,符合我國綠色發展的長遠要求。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氫能産業發展,明確提出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形成産業化能力,打造山東氫能品牌,建設國家氫能及燃料電池示範區,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2020年6月17日,《規劃》正式發佈實施,主要內容包括發展環境、總體要求、發展路徑與空間佈局、重點發展任務、保障措施和環境影響評價等6個部分,規劃期限為2020年-2030年。
“在發展環境上,山東具備發展氫能産業的堅實基礎。”趙楠楠進一步解讀,山東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氫氣平均年産量260萬噸左右,多數為品質較好的工業副産氫,具備大規模利用的成本優勢;同時,山東的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全國第一、風電裝機規模全國第四,核電正在加快發展佈局,具備綠色制氫的良好條件。
其次,山東技術創新優勢較強,山東能源集團、濰柴集團、東嶽集團等氫能産業骨幹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聯合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核心部件製備、系統整合及智慧化控制、新一代高能效制儲運氫與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體系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此外,山東産業基礎較堅實,山東的氫能産業基本覆蓋氫氣制取、儲運、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燃料電池汽車及配套産業領域,重點企業(研究機構)近80家,産業龍頭企業通過示範帶動為全省氫能産業加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打造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
趙楠楠告訴記者,根據《規劃》,山東將圍繞建設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的發展目標,實現“三步走”。
“從現在起至2022年,為全面起步階段。”趙楠楠表示,山東産業發展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工業副産氫純化、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材料和動力系統整合等核心技術率先取得突破,達到國內先進水準,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公交、物流等商用車領域率先示範推廣。2023年至2025年,為加速發展階段。産業鏈條健全完備,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準,氫能制、儲、運、加及配套設施網路逐步完善,氫能在商用車、港口機械、分佈式能源、儲能等應用領域量化推廣。
“2026年至2030年,為塑造優勢階段。産業規模、品質效益全面提升,關鍵技術綜合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知名企業和品牌,建立氫能産業與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新業態深度融合的新型智慧生態體系。”趙楠楠表示,“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將山東建成集創新研發、裝備製造、産品應用、商業運營于一體的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
“山東在發展佈局上,圍繞‘中國氫谷’、‘東方氫島’建設,將濟南打造成為氫能産業創新研發、裝備製造、商務會展、商業應用基地;將青島發展成為氫能軌道車輛及船舶研發製造、氫能港口機械及物流應用、氫能熱電聯供及固定式、分佈式電源研發應用基地。”趙楠楠透露,山東將借助兩大高地引領示範作用,培育壯大青島-濰坊-淄博-濟南-聊城-濟寧為重點區域的“魯氫經濟帶”。
在重點任務上,山東將從最有潛力和優勢的方面重點突破,著力破解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等瓶頸制約,著力推進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汽車及相關裝備産業加速發展,著力推動氫能在交通、船舶、港口、冶金、發電等領域推廣應用,著力抓好標準體系和安全環保建設,加快構建創新能力強、産業化水準高、示範應用領先、配套設施完善、品質安全可靠的氫能産業體系。
山東形成全省氫能産業發展路線圖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山東發展路徑明確,已形成了全省氫能産業發展的路線圖、施工表。
“山東的指標體系健全,目前已確定了技術研發、産業發展、推廣應用等3大類11個具體指標,分別測算了近、中、遠期發展目標。”趙楠楠提到,山東特別突出“十四五”,對能夠逐年推進落實的“加氫站數量”、“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氫能産業總産值”等目標分年度進行了細化明確,增強發展的指導性。
此外,山東聚焦創新平臺、裝備製造、基礎保障、示範應用等關鍵環節,規劃佈局了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産業城、青島中德氫能産業園、濰坊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淄博燃料電池用質子交換膜産業化、東營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示範等一批帶動引領作用強、前期研究論證紮實的重大示範項目,保障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我們支援先行先試。加快氫能多領域多場景示範推廣應用,促進氫能産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趙楠楠告訴記者,山東鼓勵各地制定推動氫能産業發展的行動計劃和具體政策,破解發展制約瓶頸,加快全産業鏈的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通訊員 姚旭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