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名樓十九座 超然名遠揚
超然樓老殘遊記陶藝館 鵲華秋色圖《泰和寶璽》印巨型木雕《泉城攬勝》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供圖)
在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畔,矗立著一座宋元風格的巍峨樓閣。晴時菡萏映日、楊柳生煙,雨後橫橋空蒙,波光瀲艷,是泉城最令遊客流連的景觀之一。這裡就是大明湖超然樓。
在這個金秋十月,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傳來佳音——在煙臺蓬萊閣舉行的2021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年會上,首次申報的超然樓,便成功加入中國名樓協會。
中國名樓協會成立於2004年,共有涵蓋全國10省、18市的18個名樓理事單位,各名樓都是一定的地域文化甚至中國文化的代表。超然樓的加入,必將為中國名樓協會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壯大協會隊伍,也將進一步提升超然樓自身和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從而不斷推動“名士文化”“泉水文化”“山水園林文化”“泉城文化”的宣傳推廣,為泉城濟南的文旅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三年籌備 成功加入
中國名樓協會是國內名樓的大家庭,影響力大,聲譽高,目前其成員有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山東蓬萊的蓬萊閣、山西永濟的鸛雀樓、雲南昆明的大觀樓、江蘇南京的閱江樓、湖南長沙的天心閣、浙江寧波的天一閣、陜西西安的鐘鼓樓、浙江杭州的城隍閣、江蘇泰州望海樓、浙江溫州望海樓、山東聊城光岳樓、山東濟寧太白樓、四川綿陽越王樓、廣東廣州鎮海樓、雲南建水朝陽樓等共18座。
能成為其中一員,是國內各名樓的夢想目標,大明湖畔的超然樓作為“江北第一樓”,一直對這個大家庭心嚮往之。
2019年開始,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就將超然樓申請加入中國名樓協會列為景區文化建設的首位工作;2020年向社會做出莊嚴承諾,並得到各級部門和領導的一致認可。
2021年,經過不懈努力,超然樓申請加入中國名樓協會的工作接連取得可喜進展。
7月9日,中國名樓協會專家考察組蒞臨超然樓,對超然樓及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展開了為期兩天的考察。考察中,各位專家針對超然樓的景觀品質、展陳內容、社會功能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景區所做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讚賞,同時針對超然樓申請加入中國名樓協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給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自從專家考察組離濟後,景區立即召開會議,針對專家集中提出的超然樓的歷史沿革、文學作品、代表文化以及建築特點等問題,逐項佈置工作,進行整改落實。兩個多月以來,景區員工查資料、翻古籍、訪專家,在超然樓歷史文化挖掘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也找準了超然樓的文化定位,以濟南“名士文化”為載體與代表。
功夫不負有心人!9月底,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接到了來自名樓協會的邀請,景區以特約觀察員單位的身份參加了2021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年會。在這次年會上,超然樓成功加入中國名樓協會。
歷史名樓 文化深厚
超然樓列入“中國名樓”,堪稱實至名歸。
超然樓歷史悠久,源起于700年前,其最早的建設者為元代著名大學士,濟南人李泂。約在元武宗、仁宗時期(1307—1320),不晚于元至治元年(1321),李泂在大明湖畔修建了以超然樓為主要建築的湖上別業,以供回鄉時居住。
李泂的湖上別業包括居室與亭園,居室即超然樓,樓名效倣蘇軾所建、蘇轍命名的超然臺,取離塵脫俗,不受拘束之意。樓北辟為亭園,水岸建有舉辦宴集活動的天心水面亭,亭名取自北宋理學家邵雍詩句“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表現了“靜中體道”的理學追求。
李泂在世時,湖上別業內的建築屢有增建,據虞集《題李溉之學士湖上諸亭》詩可知,超然樓周邊的景觀有煙蘿境、金潭雲日、漏舟、紫霞滄洲、秋水觀、無倪舟、紅雲島、蕭閒堂、松關、大千豪發、觀心等。
元末時,李泂湖上別業的建築遭到破壞,天心水面亭被毀。明代初年,超然樓及天心水面亭又得以修復。明代靖難之役期間,鐵鉉曾在此犒勞守城將士。
據《明史》記載,崇禎十二年初(1639),清軍攻克濟南城,城內建築多被焚燬。在這次清軍入侵中,超然樓毀於戰火,樓後的天心水面亭因位於水中而免於兵禍。
至此,超然樓在原址共存在310餘年。
清代初年,濟南的士紳在天心水面亭以南的水岸上,即原超然樓舊址附近另建一亭,亦名“水面亭”,亭後有樓,仍稱“超然樓”,但其規模遠遜於元、明時期的超然樓。
復建的超然樓逐漸成為客舍,供來濟的學生、舉子們居住。作為超然樓的孑遺,新建的水面亭成為追思先賢、名士聚會的所在。但至遲在嘉慶年間,重建的超然樓以及天心水面亭再次一併破敗。
滄海橫流,時代變遷,歷經清代、民國逾210年,直至2008年,代表名士園林的超然樓得以重建,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超然樓。
大雅不隨荒草沒,新樓仍傍碧湖修。
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但超然樓承載的文化卻一脈相承、源遠流長。超然樓由“名士”建成,成為“名士”聚會、雅集的場所,後來又有“名士”在此地結詩社、著名篇,更有一代代的“名士”在此懷古,觀賞濟南的湖山景觀,因此超然樓成為濟南獨特的,具有“泉城”特色的“名士文化”的代表。
從元代張養浩、虞集、柯九思、王沂、薩都剌、張可久、范梈、吳師道、宋褧,到明代汪廣洋、楊衍嗣,再到清代蒲松齡、杜首昌、任弘遠、施閏章、董蕓……歷個朝代的眾多文人名士都曾與超然樓有著難解難分的交集。他們的活動印記,以及他們對於超然樓、大明湖的歌咏、品題,極大地豐富了超然樓、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了濟南“名士文化”的深厚內涵。
館藏眾多 內涵豐富
“近水亭臺草木欣,朱樓百尺回波濆”。
如今,超然樓屹立於大明湖畔,是“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遠”景觀的核心建築。其為一大型樓閣式建築,銅瓦、銅欄、銅門、銅柱,典雅大氣,氣勢宏闊,上下共7層,樓高51.7米,主體建築面積5673平方米。拱衛左右的裙樓博藝堂、賀勝齋,與高聳挺拔的超然樓共同構成一組總建築面積7473平方米的宋元風格建築群,佈局美觀,巍峨挺拔,氣勢雄渾,蔚為大觀。漫步于內,可盡覽濟南泉景文化;登臨頂層,則可一覽泉城風光。
超然樓不僅是觀賞泉城美景的絕佳去處,還是一座藏品豐富的“寶樓”。裏面既有李泂代表作《過採江詩》石碑拓片,李泂在黃庭堅《松風閣貼》的題跋等珍貴展品,也有《濟南八景》《萬馬奔騰》《龍吐九鯉》等木雕、根雕作品,還有大量的匾額楹聯、名家書畫作品、雕刻奇石等,可謂豐富多彩、精彩絕倫。
此外,超然樓建成以來,還多次進行文化挖掘和展示提升,並注重泉城文化的融入和展現。為突出濟南市井生活,2015年,在超然樓二樓建設“老殘遊記陶藝館”,佔地面積388平方米,陶藝館共有陶俑700余個,展館參照老殘的遊覽路線,規劃設計出15個老濟南代表景點(街巷),生動描繪出清末民初的濟南市井風情。
2016年,景區投資1000余萬元,以“泉甲天下、雲遊古今”為主題建設泉水電子展覽館,展廳分為泉生濟南、湖畔聽泉、曲水流觴、泉水園林等8個主題、10個展區,展示面積1200多平方米,採用文化、泉水、科技相結合的模式,以文化為靈魂、以泉水為載體、以科技為手段、打造真實與虛擬相結合的場景,突顯泉水在濟南發展史上的重要作用,通過全沉浸的遊覽方式,穿越古今,領略濟南泉水文化特色。
為豐富超然樓展品多樣性,2020年,景區還將國內著名書法篆刻家馬子愷創作的主題大印“泰和寶璽-文博印”在超然樓進行長期展出。泰和寶璽將泰山、孔子、黃河等齊魯人文代表性符號巧妙集于一體,是全國各大文博會首次推出的“文博印”,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文化宣傳價值。
同時,超然樓作為濟南市新崛起的地標性文化景觀,也積極融入城市發展,主動對接社會公益活動,擴大超然樓影響力。
2013年8月30日,在超然樓廣場,舉行泉水大碗茶“最大的茶拼圖”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活動,並取得圓滿成功,為名泉申遺搭建起國際認知平臺。超然樓還充分利用平臺優勢,積極參與和承接省內重要文化活動,先後舉辦網紅濟南節、濟南國際時尚周、山東省文博會系列品牌文化活動,借勢借力宣傳超然樓的文化地標品牌。
以終為始 再接再厲
近些年,加入中國名樓協會一直是景區的重要工作,也是矢志不渝的目標。10月10日,超然樓終於圓夢。這既是對超然樓、對景區的肯定,同時也是一種鞭策,激勵著超然樓、景區以此為契機,在新的起點上再接再厲。
“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接下來,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和超然樓將會再接再厲,緊緊結合城市發展趨勢,與城市同頻共振,主動承擔更多、更深、更廣的工作,努力承擔起“名士文化”“泉水文化”“山水園林文化”“泉城文化”宣傳的龍頭和生力軍作用。
同時,圍繞文旅融合大勢,將緊緊圍繞超然樓歷史文化,在向全國各名樓進行廣泛學習和交流的基礎上,適時舉辦超然樓詩詞賦徵集大賽、攝影大賽、楹聯大賽等活動,進一步充實完善超然樓文化,賦予時代文化內涵,發展濟南文旅事業,將其打造成為文旅融合的新標桿。
此外,景區和超然樓還將繼續堅持“為民創建、創建為民、以人為本、全民受益”的理念,不斷提升管理服務工作,時刻關注遊客需求,不斷滿足遊客的多樣性、多層次的需求。牢固樹立精品旅遊景區的理念,不斷提升景區的品牌化、智慧化、人性化、國際化水準,以服務品牌創建為抓手,全面提升服務品質,推動超然樓提檔升級。進一步完善超然樓線上導覽和VR全景服務功能,實現線上、遠端旅遊的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文旅産業鏈條,站在文化傳播和遊客需求的角度,推動超然樓文創産品研發,促進“文化+旅遊+科技”的組合更新升級。
一湖擴而全城增色,一樓起而滿湖添輝。
在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新機遇下,濟南正站在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起點上。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緊緊圍繞濟南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將以超然樓順利加入中國名樓協會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機遇意識和使命擔當,堅定信心,凝聚力量,以最堅決的態度、最紮實的作風、最有力的舉措,為打造文化濟南、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劉燁通訊員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