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萊蕪中元節習俗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新時代非遺:傳承精髓創新發展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我市共有2個項目入選,萊蕪中元節習俗名列其中。截至目前,濟南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共有13項,其中,烙著“萊蕪印記”的5個項目——萊蕪梆子、孟姜女傳説、錫雕、亓氏醬香源肉食醬制技藝、中元節習俗榜上有名。
對於中元節習俗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濟南市民間文學研究學會會長李勝華認為:“中元節幾百年來能夠盛傳不衰的原因就是有其傳承的價值,它是一個傳承孝德文化的習俗,讓家庭更和諧,社會教育功能也比較強。”據介紹,從2009年開始,他就積極籌備中元節習俗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各項工作,出版了書籍《中元節習俗》,對節日的來歷、歷史淵源和社會價值、教育價值等都作了詳細闡述。還與山東大學、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專家、教授對這個項目進行了實質性論證、現場采風以及歷史淵源的考查等。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生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産正在不斷消失。“一個項目既然要保護,那肯定是因為它正面臨瀕危。不只需要保護,更需要傳承。中元節習俗不像手工技藝項目,傳承技藝就行。一直以來,中元節習俗傳承都沿用口耳相傳的方式。下一步,希望中元節能夠利用其他方式去傳承。比如從靜態保護轉到活態保護。”李勝華説。
考慮到城市化進程加快,村民都住上了樓房,傳統的祭祀方式有諸多不便,李勝華構想通過建展館的方式,用影像、實物,去更形象地傳承。“我們想要傳承的不是燒香磕頭,而是孝德文化,是對孝道、對血脈的傳承。不管傳承的形式怎麼變化,傳承中承載著孝道文化的精華,永遠不會變。”李勝華説。
作為齊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萊蕪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比較豐富。近年來,很多非遺傳承人在傳承和發展上做了很多不懈努力。而且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管怎麼發展、怎麼創新,萬變不離其宗,老祖宗傳承下來的精髓都沒有變。
有著“天下第一團”之稱的萊蕪梆子劇團,近年來大膽改革,勇於創新,創造了很多具有現代氣息的劇目,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團長李長生説:“非遺項目的傳承和發展,首先要有人才,人才的傳承,首先要有新生的力量。”為了充實新生力量,萊蕪梆子劇團分別於2002年和2016年招收了兩批學員。為了創新和發展,改變培養方式,由之前的隨團學藝,改為到專門的培訓藝術學院培養。“之前我們有個戲叫《趙連岱借閨女》,現在已經到了第七代第八代的演員來演出了。每一批演員都是在傳承和發展。”李長生説。
在現代戲創作中,萊蕪梆子劇團緊跟時代步伐,在不失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對萊蕪梆子的唱腔、表演以及燈光舞美等各方面都進行了創新。實施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創新,另一條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李長生説:“不管怎麼創新,不能失去接地氣的東西,萊蕪梆子是深深紮根在萊蕪土地上的一個特殊劇種,有著土生土長的地域文化,老百姓對萊蕪梆子情懷的東西不能脫離。”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送豬記》《紅柳綠柳》到後來的《推媳婦》《沃土人心》《我喜歡大夥叫我書記》再到現在的新戲《新娘》等,萊蕪梆子劇團的劇目都緊跟時代步伐,以萊蕪的紅色文化、英模故事為題材,歌頌萊蕪、弘揚萊蕪。
對於傳承和發展,很多非遺傳承人紛紛表示,僅靠一己之力太單薄,希望能有更多的社會力量一起加入。
萊蕪區文化和旅遊局(文物局)副局長劉恒傑表示,近年來,全區積極開展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將切實增強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創新發展為動力,深挖非遺內涵,瞄準市場需求,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全區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今後,還將持續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逐步走進校園開展演講、非遺類展示等活動,與中小學生交流研學,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小的孩子心裏紮根。(濟南日報 記者:亓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