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就《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進行介紹。
集聚優質要素資源
提升發展能級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主任助理胡家華介紹,濟南片區啟動建設兩年來,累計推出480項改革創新措施,形成150余個創新成果和案例,新註冊企業2.8萬家,新設外資企業213家,實際利用外資近20億美元。以不到全市0.4%的土地,貢獻了全市40%的外貿進出口和利用外資額。
胡家華説,濟南片區聯合市委政法委、市總工會、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法院、市檢察院、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濟南仲裁辦等12個部門和律所、公證、智慧財産權等法律服務單位,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與創新進行了多輪深入調研,反覆研究論證,共同起草制訂了《行動方案》。《行動方案》的實施,將有助於濟南片區在法治化軌道上探索出更多制度創新成果,形成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濟南特色,推動濟南片區實現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
有助於推進改革創新邁向“深水區”。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和重要使命,隨著改革不斷深化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更需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謀劃和推進改革,確保自貿試驗區建設始終沿著法治化軌道向前推進。這次出臺的《行動方案》,旨在為各級各部門開展改革創新,提供更有效的法治化環境。
有助於提升濟南片區環境軟實力。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法治保障服務水準等軟環境上有新突破。《行動方案》,旨在更好發揮法治在保障市場經濟良性運作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為集聚優質要素資源,提升自貿試驗區發展能級提供制度性支撐。
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法治化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的普遍訴求。《行動方案》,旨在將營商環境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著力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實施“六大行動”
優化營商環境
胡家華介紹,《行動方案》明確了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主要是深入開展實施“六大行動”: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體系行動。強化國家、省、市有關營商環境法律法規落實,推動現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立改廢工作,研究制定濟南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評價評估體系,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效制度供給。
二是提高司法保障能力行動。深化自貿司法服務平臺建設,優化破産案件審理流程,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探索開展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司法創新成果,為片區企業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三是優化執法監管水準行動。實行行政執法領域包容審慎監管,提升執法規範性,不斷細化量化執法自由裁量基準,優化行政執法流程,推廣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多合一”聯合執法檢查模式,創新數字化監管模式,提升行政執法效能。
四是強化智慧財産權保護行動。培育具有濟南片區特色的智慧財産權服務生態,構建智慧財産權強保護格局,嚴厲打擊智慧財産權違法犯罪行為,提高智慧財産權侵權成本。培育智慧財産權服務業集聚區,構建一站式、全鏈條、國際化智慧財産權服務體系。
五是提升法律事務開放發展水準行動。加強與境外法律服務機構的聯動合作,探索建立合夥聯營律所試點。創新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探索實行臨時仲裁製度,支援引進境外仲裁機構在濟南片區落戶,建設國際法律服務生態圈。
六是深化自貿法治創新行動。推行公證服務新模式,持續深化“調裁審援會”勞動糾紛化解機制,多渠道化解勞動糾紛,建立“法治會診”服務模式,解決片區企業法律疑問,全面提升法律服務智慧化水準,以創新引領濟南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據介紹,下一步,濟南片區將充分發揮國家賦予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制度創新的政策優勢,以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方案為統領,通過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和工作聯動機制,進一步凝聚省、市、區各有關部門工作合力,在構建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積極探索,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為推進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提供強有力的法治環境保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