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經濟圈起勢,“縣域一體化”是突破口
專家解讀一體化發展規劃,表示把“規劃圖”變成“實景圖”需要“破壁”發展,在更大的空間中加速要素流動
8月26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在構建“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總體佈局新聞通氣會上透露,省會、膠東、魯南三個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已經印發實施。這也意味著,山東半島城市群“三圈”一體化發展有了“施工圖”。
承載著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先鋒重任,膠東經濟圈如何定位在新發展格局中的位置?青島又將如何在其中發揮中心城市引領作用?一體化發展有機遇也有挑戰,如何破除體制機制藩籬?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劉雲中、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中英、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邵光平,透過專家的視野進一步解讀“規劃”:探究“膠東”語境中的青島角色,尋求“經濟圈”構築中的破壁之策,重思“一體化”進程中的中心與邊緣關係的轉換與重塑……
在更大空間形成增長動力源
當前,我國區域發展推進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産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進而帶動經濟總體效率提升。
這背後,“一方面是經濟發展的需求,經濟活動的規模和範圍越來越大,需要突破原有的行政區劃的空間範圍來組織市場,組織供應鏈;另一方面,交通、通信的快速發展,讓城市群、經濟圈的組織模式具備了可行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劉雲中表示。
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
為此,國家“十四五”規劃確定了“五大國家戰略、四大區域板塊”的總體佈局。其中,五大戰略是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四大板塊是指東、中、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
“具體到山東半島城市群,一方面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區域,另一方面是東部地區加快現代化進程的重點範圍。”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中英錶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總體定位在於,強化對黃河流域的龍頭帶動、發揮對現代化建設的示範引領、探索建設全方位開放型經濟體系,其核心路徑在於發揮濟南、青島中心城市引領作用,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總體佈局。
“其中,膠東經濟圈是我省經濟基礎最為堅實、創新動能最為突出、一體化發展走在前列的地區,最大的優勢在於開放、最大的特色在於海洋。”張中英説。
放在全國區域發展的格局中看,膠東經濟圈的特色十分鮮明。對此,劉雲中分析道:“它是一個陸海統籌發展、承載經略海洋戰略的重要地區;它也是一個全方位開放的地區,不僅從地緣上看是對接日韓、東北亞的門戶,跟歐洲、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往來也日益密切;從國內大迴圈的角度講,它跟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的聯繫都非常密切。這讓它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中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也是經濟實力和産業結構最強的區域。”
“正是著眼全國區域發展格局,發揮海洋經濟領先、智慧製造發達、開放程度較高等稟賦優勢,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在制定膠東經濟圈‘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為膠東經濟圈標定國際海洋創新發展高地、國際海洋航運貿易金融中心、新經濟發展先行區、高水準改革開放引領區、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五大戰略定位。”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邵光平介紹。
“從膠東經濟圈承載的使命出發,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有利於向海圖強,做優做強做大‘海’的文章,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産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推動山東海洋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有利於在山東半島城市群高品質發展中當好先鋒;有利於發揮五市比較優勢,提升區域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中更好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邵光平説。
在全球城市網路中定位青島
引領膠東經濟圈昂起山東半島城市群乃至黃河流域的龍頭,作為中心城市的青島重任在肩,如何在區域發展新格局中定位自己?如何擔當先鋒引領使命?
在邵光平看來,青島作為核心城市,應以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思維和視野,發揮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特大城市的引領作用,提升自身城市能級,對標上海、深圳,強化開放門戶樞紐、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産業引領功能,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疏解一般要素,輻射帶動膠東經濟圈發展,引領膠東經濟圈經濟總量顯著提升,努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青島應該在全球城市網路裏找到自己的位置。”劉雲中表示,“依託海洋科研、貿易、産業等活動擴大城市在全球的影響力,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就是青島在全球城市坐標體系裏的定位。”
向海洋挖潛城市發展動力,是青島在城市競爭中不可替代的天然優勢,也是必然選擇。“隨著海洋在全球中的戰略地位日趨突出,未來,青島的城市地位會越來越重要。”在劉雲中看來,青島有製造業的深厚産業底蘊,近年來在現代金融服務業、物聯網新經濟、新能源上進行了前瞻佈局,下一步,除了深耕海洋,還要在發展實體經濟和先進製造業中抓住關鍵産業,進一步放大比較優勢;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中,不能拘泥于原有的青島的行政區劃範圍,而是在整個膠東經濟圈裏來配置要素,放大要素配置的空間;還要利用好上合示範區這樣的“國際級”平臺,擴大資源整合能力和全球影響力。在邵光平看來,青島要更好地擔當起在膠東經濟圈中的開放先鋒職責,應進一步發揮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
建成實力雄厚、宜居宜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經濟圈,也是膠東經濟圈面向2035年的遠景規劃。著眼陸海聯動發展新格局,膠東經濟圈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進一步發揮青島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青島為核心,依託高鐵、高速等交通軸和濱海發展帶,培育壯大灣區經濟,構建“中心引領、軸帶展開、灣區帶動、多點支撐”的陸海統籌發展佈局。
張中英錶示,這是借鑒國內外灣區發展經驗提出的,也是這份規劃的亮點之一。未來膠東經濟圈將依託膠州灣、芝罘灣、萊州灣等,打造生態優美、風貌突出、綠色智慧的特色灣區。
“破壁”的突破口
對於膠東經濟圈和青島來説,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打破行政壁壘,“破壁”發展,有機遇,更有挑戰。
“規劃中關於處理好國家戰略、全省戰略與膠東經濟圈之間,三大經濟圈之間,以及膠東經濟圈內部特色發展的關係,既是未來的發展導向,也是規劃實施的重點難點。”張中英錶示。
作為膠東經濟圈“十四五”規劃的十大戰略之一,規劃文本用一個章節敘述如何高水準建設一體化發展戰略支點,並提出高標準建設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膠州高密臨空臨港協作區、平度萊州昌邑綠色化工聯動區、即墨龍口産業高品質發展合作區,探索建立海陽乳山新能源産業、牟平威海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區高科技産業、青島西海岸新區五蓮臨港産業、海陽萊陽即墨海洋産業等聯動區。“這有助於以小範圍的合作試點為突破口,更好實現大範圍的區域協作。”張中英説。
“從山東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縣域經濟是山東經濟的動力來源。”在劉雲中看來,在空間設計上,在城市交界地帶進行縣域一體化的細緻設計、佈局先行區,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為破解體制機制藩籬尋求的突破口。
在國家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先行區和新“飛地經濟”是優化産業空間佈局、引導産業項目突破行政區劃與地理空間邊界、帶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與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的重要途徑。“在交界地帶部署先行區的規劃設計,大家都在嘗試,積極探索經驗。”劉雲中説。
破除體制壁壘,最重要的就是加速要素的流動。膠東經濟圈要如何突破?劉雲中表示:“要素流動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流動,一體化的發展未來或許會進一步打破五市購房、社保、就業上的限制;其次是土地,在一體化的發展中,需要突破城市行政區劃,在更大的空間中配置土地要素。”
市場也是一體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在劉雲中看來,市場會自行規避風險和配置資源,城市則要從體制機制上提供一個好的營商環境。
在邵光平看來,作為“引領城市”的青島還要牽頭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對外開放、科教創新、公共服務一體化領域深度合作,分享一體化的紅利,把膠東經濟圈打造成為産業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