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早晨7時許,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深藍一號”網箱成為焦點,伴隨著現場負責人一聲令下,吸魚泵轟隆開啟。幾十秒的短暫空吸後,一條條三文魚從白色管道中穿梭而至,場面壯觀。這是國産深遠海三文魚首次收魚行動,15萬餘條三文魚將陸續“遊”上市民餐桌。
21日清晨5時許,伴隨著轟鳴的馬達聲,巨大的白色養殖工船駛近“深藍一號”。它緩緩掉轉船頭,尾部與網箱金色邊框漸漸接近。錨定完畢,作業隨即開始。不同於傳統網捕作業,此次採用吸魚泵進行真空負壓捕撈,這樣能夠減少魚體碰撞摩擦造成損傷,也讓後續加工更有序可控。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祺煥説,作業的養殖工船是全球首艘遠海作業三文魚加工船,被“吸”上來的三文魚經過“擊暈放血”、自動沖洗、降溫、內臟清理等環節後,被裝袋擺進藍色專用保溫箱,隨後等待上船運輸。
“從一條魚被吸魚泵吸取至車間,到完成全流程處理工序,整個過程只需45分鐘。”顧祺煥説,這也意味著一條魚的收魚工作全部完成。“目前,整個‘深藍一號’網箱中現存三文魚15萬餘條,平均體重超過4千克/條,品質達到了歐盟出口標準。”
據介紹,此次活動是試驗區項目實施以來首次規模化收魚,也標誌著我國首次規模化養殖高價值魚類取得成功。一箱箱三文魚裝船完畢後,將被運輸船運往全國各地,第一批國産深遠海三文魚陸續“遊”上消費者餐桌。
國産深遠海三文魚養殖從夢想變為現實,離不開“黃海冷水團”這個大自然饋贈的寶庫。“海水養殖三文魚主要集中在挪威、智利等冷水海域,在溫暖海域養殖成功,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世界上緯度最低的遠海三文魚養殖場。”作為項目技術支撐的團隊專家,中國海洋大學董雙林教授説,“這要感謝我們坐擁黃海冷水團這個水質優良的水體。這處位於黃海中部洼地深層及底部、覆蓋面積與山東省相當的水體,溫度、水質、溶氧量等指標都是冷水魚生長的絕佳之地,成了養殖三文魚的不二之選。”
如果説冷水團是養殖三文魚的“生態森林”,“深藍一號”便是孕育三文魚的“智慧襁褓”。這座“巨無霸”相當於40個標準游泳池大小、品質超過1500噸,是全世界最大的全潛式智慧網箱,它的設計研發突破了總體設計、沉浮控制、鯊魚防護等多項核心技術,是我國在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自主設計研發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完全獨立的智慧財産權。董雙林介紹,通過中央立柱及8根氣柱的注水注氣,設計團隊獨創了整個網箱的沉浮設計。夏天表層水溫過高時,將網箱下沉至海面25米下的冷水團所處位置;冬季底層水溫較低時,就將其上升至溫暖區域。無論冬夏都可以保證三文魚在適宜的水文環境中生長。此外,設計團隊還獨創了深海養殖的魚鰾補氣技術,讓在深水水域的三文魚不再因魚鰾缺氣而導致畸形。
據悉,與國外主産區相比,利用“深藍一號”在黃海冷水團養殖的三文魚,成魚快、品質優、病害少、人工與物流成本低。水溫適宜的前提下,預計每年可收穫30萬條,産量超過1500噸,年産值超過1億元。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王 雪 何 琳 代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