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27年“千里走單騎” 紅色“尋寶人”自建黨史“寶庫”
發佈時間:2021-03-11 13:41:49 | 來源:中國網新山東 | 作者:劉兆陽 李鐘蕓 | 責任編輯:高靜

  中國網新山東3月11日訊 3月8日一大早,山東省榮成市崖頭街道沽河社區80歲的戴玉山坐在家裏唯一能坐人的沙發上,把頭埋在一紙箱資料中翻找。不到60平方米的家中,除了床和灶臺沒被“佔領”,其餘全堆滿了他的“寶貝”。妻子伯金榮有些不好意思:“這破爛屋,讓你們見笑啦。”

  “就是它了!”拿起一本小冊子,戴玉山欣喜地説:“1950年蘇聯版的《共産黨宣言》。”儘管已經無償借出了5000件“紅色傳家寶”,戴玉山仍覺得今年得再幹點啥,就先挖一挖自己的“庫存”。

  放著安逸的退休日子不過,賣掉了3處房産、投資400萬元,騎行10萬多公里搜尋“紅色傳家寶”,挖掘不為人知的黨史故事,老兩口至今還欠著不少債。再次走近戴玉山,聆聽他27年“千里走單騎”的心路歷程和那些動人故事,老人説:“就為一件事,提醒大家別忘了來時的路,別忘了自己的初心。”

  “別忘了!”——一條破洞行軍毯的故事

  一條舊得發黃的綠毛毯,五個硬幣大小的窟窿。林林總總萬餘件“紅色傳家寶”裏,戴玉山最珍視它。

  1995年冬天,一位工友告訴戴玉山,榮成斥山溝姜家村姜學鳳老人那兒有“寶貝”。那天風一瓢、雪一瓢,戴玉山還是騎行了20多公里登門。得知來意後,深受感動的姜學鳳就把這條行軍毯贈給了他。

  “不要錢,難得你還想著!”姜學鳳講起了這條毯子的故事。20世紀50年代,姜學鳳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那幾年,他把這條行軍毯打在背包上。每當受到襲擊,毯子就形成了緩衝,一共幫他擋過了五發子彈,也留下了五個窟窿。回國後老人一直保存著這條毯子。

  雙手接過毯子,戴玉山如獲至寶。他和老人聊起在解放濰坊戰鬥中犧牲的岳父,聊起1965年入黨時的心情,聊起自己還作為學雷鋒標兵與沈秀芹烈士同臺交流……戴玉山還説起這幾年看到烈士陵園掃墓的人不見多,他一咬牙把收藏的字畫全部賣掉,專門收藏看似沒有經濟價值的“紅色寶貝”。

  70年前的彈藥味消散了,這條見證著姜學鳳老人出生入死保家衛國的行軍毯,常被戴玉山作為活生生的“教材”,帶進校園和展廳。每回,他都小心翼翼地展開毛毯,讓孩子們數一數上面的窟窿,告訴他們:“冒著槍林彈雨,也要衝鋒向前的,就是共産黨員!

  “用實物講故事,效果是不一樣的。”在戴玉山看來,有紅色印跡的,才是“紅色傳家寶”。他説:“這些東西有魔力,提醒人們別忘了革命先烈,別忘了優良傳統,別忘了來時的路……”

  “得找著!”——一面嶄新黨旗的故事

  別看只讀了四年書,戴玉山卻愛好寫作。一本厚厚的順口溜多以自嘲為主。但《烈士墓旁有感》是個例外,“天蒼蒼,北風狂,十幾年來為你忙。發已白,鬢已蒼,鬼子早已投降,不需你再站大崗……”

  這首順口溜裏,藏著一面嶄新黨旗的故事。

  故事得從十幾年前説起。戴玉山得到一個紙片,是個叫于鐵生的共産黨員的入黨材料。但寥寥數語沒有交代太多,于鐵生是何許人也,他又有哪些故事?這勾起了戴玉山挖掘的興趣。

  不知多少回,戴玉山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還找到媒體幫忙,得到了“于鐵生是在隋家村犧牲的”這一線索。他又跑遍3個帶“隋”字的村莊,最終從榮成當地河北隋家村村民口中得知,于鐵生就是當年日軍掃蕩時被打死的青年,屍體就葬在村裏水溝旁。

  線索好像就此斷了,之後的幾年再無進展,戴玉山卻一直惦記:“得找著才行!”

  2000年,戴玉山又得到了一頁《服務證明書》,上面寫著:具證明書人車錫亭係威海衛海西頭村人,現年十九歲,曾在省立文登鄉師肄業二年半,在威海衛公立官莊小學服務一年半……

  “都是21歲犧牲,都是小學教師”,諸多線索經過反覆走訪考證,戴玉山證實了車錫亭就是于鐵生。當年,車錫亭化名于鐵生組織領導農村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他在日軍掃蕩中遭槍擊犧牲。

  一張舊紙片,苦尋十餘年。戴玉山登報找到了車錫亭的親屬,終讓烈士魂歸故里。為了感謝戴玉山,親屬們把車錫亭遷入烈士陵園時蓋的黨旗送給了他。

  為了收藏“紅色傳家寶”,戴玉山不僅身體力行,還堅持出價最高,一個月工資淘一個“寶貝”是常有的事,家裏的兩本欠賬本越來越厚。別人笑他癡傻,戴玉山回應:“和烈士們的生命相比,這點錢算什麼?”

  “傳下去!”——一紙泛黃獎狀的故事

  上午10時,戴玉山啟程去榮成市第三十七中了。作為校外輔導員,他隔三岔五去學校講故事。不少家長們反映,孩子養成了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這次,拉不上拉鏈的公文包裏,裝著一張泛黃的獎狀複製件。這也是戴玉山的一樁心事,“留栓是萬畝林場的奠基人,可沒幾個人知道他。”

  小學部三樓的展覽室裏,手工做的步槍、大刀、草鞋等“紅色物件”擺成一排。見到戴玉山,學生們就圍上來問候:“戴爺爺,您可來了!”

  手持獎狀,戴玉山盡可能抬高嗓門:“孩子們,這張獎狀的主人叫李留栓,是咱成山林場的技術員,他一年到頭吃住在林場,鑽研出了海灘綠化的‘三不用、四不栽’種植法。1988年,47歲的李留拴在一次土方運輸中遇塌方不幸身亡……”

  2014年,戴玉山開始收集關於李留栓的故事。當看到李留栓殘破不堪、無人問津的墓時,戴玉山便萌生了一個想法,出一本李留栓事跡的冊子,把他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眼前這本20頁的《萬畝林海植樹人——李留栓(初稿)》,是戴玉山找人按字收費打出來的。他在《後記》裏寫道:留栓家屬説,留栓走了30多年,有人還沒忘記他。

  “故事講完了,下次輪到你們講了,咱一起把這故事傳下去。”戴玉山對孩子們説。

  “戴老説,十份報告也比不上一件實物,這對我們啟發很大。”三十七中教務副主任董文科介紹,學校正在打造紅色印跡館,讓同學們親手製作和收集“紅色物件”。

  這些年,戴玉山把真金白銀尋來的“紅色傳家寶”布展到榮成20個展廳中,講述一個個動人的黨史故事。為讓“紅色傳家寶”代代相傳,榮成市委宣傳部及崖頭街道也著手幫戴玉山進行分類整理,並邀請專家學者對“寶貝”拍照、編注並集結成冊。今年7月1日前,戴玉山的藏品輯錄就可出版面世。

  一名共産黨員的“貧窮與富有”

  戴玉山很“清窮”,和老伴蝸居在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裏,子女結婚買房沒幫一分錢,每個月領退休金第一件事是還債;戴玉山挺“富有”,花了400萬元置辦萬餘件“紅色傳家寶”,疫情暴發時他捐款2000元……戴玉山老人的身上,體現著無數共産黨員的“貧窮”與“富有”。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百年砥礪奮進,百年風雨兼程。從不到60人的革命黨,成長為世界最大的執政黨,靠的是共産黨人堅定不移的共産主義理想信念、堅如磐石的初心使命。如同戴玉山一樣,沒有堅定的信念和精神上的富足,就捨棄不了退休後優裕的生活,自甘清貧;沒有閃亮的初心和神聖的使命感,就不會為了找尋烈士奔波十餘年而從不放棄。戴玉山深知,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使命如山,80歲的他豁出半條命“千里走單騎”,把萬餘件“寶貝”匯成了一座黨史“寶庫”。(通訊員 劉兆陽 李鐘蕓)

 

熱點新聞
滾動
菏澤:催花牡丹新春俏 直播帶貨收益高
山東安丘:老年大學點亮銀發生活
看家鄉變化 讚五好淄博
菏澤市成武縣胡蘿蔔喜獲豐收
魯南高鐵菏澤段開通在即
青島:建設“綠色城市”,5個試點片區全面鋪開
墨泉再現“一泉成河”
“十一”黃金周:魅力青島活力十足
淄博市今年糧食有望豐産豐收
青島邁向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城鄉全覆蓋”
淄博市文昌湖區開辦長者食堂:為老年人暖胃暖心
水清灣美:青島給河長灣長“壓擔子”
+更多
山東青島:“金虎”花餑餑惹人愛
山東青島:“金虎”花餑餑惹人愛
山東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畫的精美鼻煙壺和炫彩琉璃瓶
山東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畫的精美鼻煙壺和炫彩琉璃瓶
【于燕説電影】暖心動物電影:一個男孩與一匹馬的傳奇
【于燕説電影】暖心動物電影:一個男孩與一匹馬的傳奇
菏澤開展“春雷行動” 嚴打各類“非法營運”
菏澤開展“春雷行動” 嚴打各類“非法營運”
淄博4500余家企業同上安全生産“開工第一課”
淄博4500余家企業同上安全生産“開工第一課”
青島舉辦“110開放日”活動
青島舉辦“110開放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