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山東濱州6月7日訊(張志祥 通訊員 單勇 常立偉)2017年以來,濱州市農村商業銀行積極響應中央和上級黨委工作號召,按照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大會總體部署,結合實際,精心謀劃,制定了“333”金融扶貧工作思路,即立足“三個明確”、突出“三項重點”、實現“三個全覆蓋”,紮實做好金融精準扶貧工作,走在了全市各銀行機構前列。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商業銀行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2.8億元,其中發放“富民農戶貸”112筆、金額450.2萬元,發放“富民生産貸”140筆、金額2.76億元億元,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2個,惠及貧困人口3029人。
一、立足“三個明確”,推動扶貧工作有序開展。一是,明確組織領導。山東省聯社濱州辦事處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並組織轄內各行社成立相關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扶貧工作組織領導架構。二是明確實施方案。結合濱州市經濟發展和産業發展實際和特點,切實抓好《山東省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操作辦法》、《山東省農村信用社“232金融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濱州市關於貫徹落實中央、省扶貧開發工作部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等政策落實,制定了《濱州市農村信用社金融扶貧實施方案》,把扶貧工作納入各行社績效考核體系,提高各級對扶貧工作的重視程度,為扶貧工作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三是明確監測機制。開展扶貧貸款發放“回頭看”,將各行社對各類扶貧貸款的發放、擔保、風險以及政策支援等情況納入統計框架,動態跟蹤監測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確保各項扶貧措施落到實處。
二、突出“三個重點”,確保扶貧工作出實效。一是以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為重點,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援力度。積極推廣“信保扶貧貸”,逐步推行“專業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等扶貧模式,支援貧困農戶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和再就業。截至目前,分別向惠民縣亞虎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惠民磊鑫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發放扶貧貸款500萬元和300萬元,執行基準利率,利息額的3%由財政進行補貼,間接幫助8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脫貧,逐步建立起了“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新型經營主體走”的扶貧新機制。二是以促進勞動力轉移為重點,加大對提供就業崗位多、吸收勞動力強的骨幹企業的支援力度,由企業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增加其工資性收入,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三是以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為重點,積極開展信貸産品創新。創新“經營承包權質押、集體土地流轉、農村宅基地抵押”等新型擔保方式,加大農戶生産經營貸款、農村婦女、青年創業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産業鏈貸款、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等信貸産品的投放力度,有效破解貸款擔保難題。
三、實現“三個全覆蓋”,讓貧困群眾共用金融資源。一是打通“最後一公里”,實現城鄉金融服務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農村信用社共有營業網點213家,在職員工2700余人,共布放自助設備383台、農金通540台、農匯通6341台,電子銀行客戶100.05萬戶,真正幫助農民朋友實現了足不出戶能轉賬,身不離村能取款,在田間地頭享受到了和在城市同樣的金融服務。二是暢通結算服務渠道,實現惠農補貼發放全覆蓋。義務為廣大農戶發放各類惠農補貼及代理新農保,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辦理“小額現金存取、轉賬、查詢”等金融業務62.17萬筆、金額13.37億元,發放惠農補貼78.58萬筆、金額1.19億元,代理新農保業務394.06萬筆、金額7.49億元,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三是信用評級“聯姻”精準扶貧,實現信用評定全覆蓋。年初以來,省聯社濱州辦事處組織開展了“走村訪戶,進區入企”文明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評定工作,形成了覆蓋城鄉、涵蓋農商的全市文明大創建格局。截至5月末,共評定信用戶47.4萬戶、信用村3366個、信用鄉鎮43個,在提高群眾誠信意識、改善城鄉信用環境的同時,為確保涉農扶貧貸款的精準投放提供了有力保障。